?

實現文物社會價值及文物保護規劃的重要性分析

2017-01-31 02:45
山西青年 2017年8期
關鍵詞:文物保護文物博物館

洪 梅

重慶市綦江區文物管理所,重慶 401420

?

實現文物社會價值及文物保護規劃的重要性分析

洪 梅

重慶市綦江區文物管理所,重慶 401420

文物是一部沒有語言的史書,它本身擁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通過對文物的研究和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很多過去的歷史、科學技術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內容。文物社會價值的實現更多地是憑借博物館這一平臺,博物館大力舉辦相關的活動,加強專業管理人員的素質,可以讓更多人們認識到實現文物的社會價值的重要性,同時可以對文物的保護規劃和管理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方法,以便更好、更全面地加大文物的社會價值的實現。

一、博物館里文物的社會價值的實現

文物社會價值的實現和商品價值的實現具有一定的相同之處,都不能缺少交換這一過程,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商品的交換內容是物質的交換,而文物價值的交換則為非物質的交換,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內容交換,也可以看成是文化上的交換。文物社會價值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精神來影響主體的認識和思想,使文物客體之外的社會價值量隨之上升,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在進行文物的社會價值實現過程中,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為文物研究的專業人員以價值主體的身份去進行文物價值的研究,從而為之后的主客體之間的價值交換提供一定的依據;第二則是博物館方面對文物的保護和管理開展一系列的工作,以此來展現文物的社會價值,并將有助于文物價值的提升,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進入到文物社會價值交換當中;最后是讓參觀人員等文化受眾成為價值主體,通過博物館內導游的講解,加上自己對文物的社會價值進行不斷地認識和探究,精神得到相應的提升,加深受眾對我國歷史文明的認識。社會教育是博物館工作開展的主要組成成分,在這個過程中,文物的社會價值可以得到體現。文物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博物館方面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和趨勢,提高創新能力,使文物展覽的藝術性得到提升,具有更高的觀賞性和教育價值,讓人們充分地了解到文物的社會價值。

隨著社會發展趨勢的不斷變化,具有欣賞價值、藝術性和趣味性的展覽普遍受到人們的追捧。博物館文物社會價值更體現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致上,處理好文物保護和文物旅游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將有利于文物社會價值的提升。通過和旅行社等旅游機構的合作,在生產制作旅行產品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增添優質文物及其相關資料,可以使旅游產品有所依托,令其精神內涵有所提升,這將有利于旅游行業的經濟增長;而游客們通過了解、購買和文物有關的產品,可以從中對有關概念和知識有著一定的認識,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樹立起保護文物的相關意識。如此一來,博物館可以大力實現文物社會價值的提升,旅游企業的相關內容也不再顯得那么單調和空白,文物及其相關內容為其形成有力的支撐,最終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同實現。

二、對博物館文物保護規劃策略的研究

(一)提高管理人員文物保護意識

在進行文物保護規劃和管理的過程中,提高文物管理人員對文物保護的認識,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文物管理的進程。文物管理人員的文化程度、生活閱歷等內容將對文物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的實現也會有所不同?,F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在該方面的意識還不夠成熟,特別是在很多的城市基礎建設當中,很多建設項目尚未得到審批,也沒有完善的文物保護政策和方案,這些都使得文物破壞現象層出不窮,導致珍貴的文物沒有得到保護,無法發揮其社會價值。由于以上原因,不僅需要博物館盡力地保護和管理文物,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對文物的保護需要制定并出臺有關的管理條例,協調好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之間的關系,讓博物館能夠更好地完成文物保護工作,讓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被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

(二)對文物進行科學的管理

文物的保護離不開科學的管理,在對博物館中的文物進行管理和規劃時,需要根據文物的特性對其進行分庫分級性的管理,這樣可以使賬目更加明確、提高文物保護的科學性。由于博物館中的館藏文物數量偏多,各個博物館的設施和條件各不相同,都會使文物出現各種程度的損壞現象,基于此,建立和完善文物的保護和管理條例迫在眉睫。根據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中的各項程序來對文物進行分類、科學的管理,可以提高文物保護工作的效率。

在進行文物保護和管理的工作中,對計算機技術的熟練運用將會促進文物管理工作的進行。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做好信息的應用和加工處理工作,同時也需要嚴格按照博物館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計劃的確定,通過專業技能培訓、業余進修等各種方式來對文物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培養。做好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完善好組織內部的體系,才能確?,F代信息技術充分地發揮其功能。

(三)構建公共文化活動范圍

在文物保護范圍和城市建設地帶內構建外部公共文化活動空間,可以對文物的保護起到良好的作用。在文物建設附近建設廣場、公園等公共文化活動空間,既可以達到對文物的保護效果,又可以讓文物的外部環境和現代化的都市生活相結合起來,形成以文物建筑為中心,四周建設相互映襯的風景地帶,讓更多的路人為此駐足,提高了文物的觀賞價值,增添了社會的人文景觀,實現文化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與此同時,由于文物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價值,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將會加大對文物的保護,進一步對其周邊的設施進行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將有利于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結語:文物保護是一項長遠的工作,也是屬于動態發展的體系,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步伐。文物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伴隨著經濟價值的體現,其社會價值可以得到不斷的延續。文物保護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所需,不斷進行更新和改革,以此提升文物的社會價值。

[1]黃瀚東,劉勇.文物價值的實現及文物保護發展計劃的研究[J].南方論刊,2016(05):93+106.

[2]程錦.文物社會價值的實現及文物保護規劃的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05):93.

TU

A

1006-0049-(2017)08-0205-01

猜你喜歡
文物保護文物博物館
文物的棲息之地
博物館
博物館與近現代中國文物保護
古建類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
文物的逝去
名勝古跡
露天博物館
文物失竊
文物掉包案
救治患病文物的醫院 文物保護實驗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