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意義學習理論的比較

2017-02-01 14:15陳園園
山西青年 2017年9期
關鍵詞:意義學習羅杰斯認知結構

陳園園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海南 ???571158

?

有意義學習理論的比較

陳園園*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海南 ???571158

本文主要通過閱讀法、比較法,針對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及羅杰斯的意義學習理論的涵義、側重點、研究視角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兩種學習理論的現實差異,并從所得差異中分析出其中對當今教育現實發展所具備的實際意義。

有意義學習理論;比較

有意義學習理論是由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以及羅杰斯意義學習理論構成的。作為兩種名稱相似卻不相同的學習理論,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作為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倡導者,奧蘇貝爾與羅杰斯在分別闡述其有意義學習理論的時候,具有各自的不同之處,以下主要從三個方面針對兩種學習理論的區別進行對比:

一、兩種意義學習理論涵義的比較

在英文里,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為“meaningful”,而羅杰斯的意義學習為“significant”。這里,“meaningful”指的是“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而“significant”則指“意義重大的,有價值的”。不難看出,“意義”被賦予了不同含義。前者強調可理解性,后者強調價值的存在。

奧蘇貝爾與羅杰斯關于“意義學習”的實質都作出了詳盡地闡釋。在奧蘇貝爾看來,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和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實質性的聯系,否則,就只是機械學習,非人為的聯系指這種聯系不是任意的、或人為強加的,是新知識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建立的某種合理的或邏輯的基礎上的聯系。

而羅杰斯則把學習分為兩種基本類型,即有意義學習和無意義學習。羅杰斯主要是在材料是否對學生有價值來闡釋的。前者是指學習的材料能為學習者所理解,或材料有價值、值得學習。后者是指學習的材料不能被學生理解,或者沒有什么價值,不值得學習。羅杰斯認為的意義學習主要包括四個要素:(1)自動;(2)自發;(3)滲透性;(4)自我評價。

由上可知,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強調的是新、舊知識建立起非人為的、內在的、實質性的聯系,羅杰斯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與人各部分經驗融合在一起的學習;而奧蘇泊爾則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個人意義。因此,按照羅杰斯的觀點,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只是一種“在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并不是羅杰斯所指的有意義學習。

二、兩種意義學習理論側重點的比較

行為主義與人本主義兩大流派在學習心理理論方面,研究的側重點就有明顯的差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研究學習時認為學習就是刺激與反應(S-R)之間的聯結;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了人的主觀意識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作用。接下來,筆者將圍繞著兩種意義學習理論其培養目標、核心概念的不同加以論述。

(一)兩種意義學習理論培養目標不同

作為旗幟鮮明打出“意義學習”口號的兩個人,奧蘇貝爾和羅杰斯在理解“意義學習”本身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是有區別的。奧蘇貝爾把充實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作為“意義學習”的終極目標;而羅杰斯強調要實現學生行為、情感、理智各方面的統一與完善來作為“意義學習”的最終目的。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就是要通過控制學習的外部條件,讓學生進行認知結構的建構,通過在教學這一外部條件,以達到激發、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的培養目標,不難發現,奧蘇貝爾則關注有機體其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作為實現其“意義學習”的最終結果和目標。

而羅杰斯認為有意義學習的培養目的就是要培養情感與認知合一的人。在這里羅杰斯所要強調的是:學習本身是一種需要學生自身自省的一個過程。不得不承認羅杰斯在研究學習理論方面,更強調了學生或人作為學習主體過程中的自我意識覺醒的重要性。

(二)兩種意義學習理論強調的核心概念不同

學生作為學習理論必須研究的主體之一,其自身包含著需要被開發的認知領域,也包含著需要發展的和諧身心。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與羅杰斯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則分別側重了兩種不同的方面,即他們對學生學習方面所強調的核心概念是不同的。

奧蘇泊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強調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其認知領域的發展和完善。奧蘇泊爾在闡釋其對學習概念的理解過程中已經旗幟鮮明地把“認知領域”作為其研究領域的要點和核心范疇??梢?,奧蘇貝爾其意義學習理論所關注的核心概念是涉及學生理智層面的“認知領域”。

而羅杰斯的有意義學習是一種使個體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為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羅杰斯關注的是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羅杰斯對學生學習理論的研究不僅關注學生的理智層面的學習,更集中于學生的情感層面的學習。我們可以把羅杰斯有意義學習理論強調的核心概念理解為學生“理智層面”與“情感層面”的結合。也可稱之為“身心”的有機結合。

由此可見,在當代教學過程中要體現理論和實踐的緊密銜接,就必須實現對行為主義心理學中“理智”與人本主義心理學中“身心”的接洽;就必須發揮教師外部動機與學生內部動機相互結合的作用;就必須凸顯教學過程中隱性課程的作用,實現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共同結合的目的。以保障學生在認知與身心方面的和諧發展,最終實現兩種意義學習理論的統和發展。

[1]謝海燕,傅敏.奧蘇貝爾和羅杰斯有關意義學習理論的比較與啟示[J].河西學院學報,2004,03:65-67.

[2]陳曼.有意義學習理論的比較與啟示[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5,02:53-55.

[3]胡冬茍.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意義學習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

[4]張丹.從意義學習的視角談自主學習[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2:5-7.

[5]譚紅英.有意義學習理論支持下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2:118-121.

[6]褚小婧.意義學習視角下我國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特點[J].現代教育技術,2016,04:87-92.

陳園園(1991-),女,回族,河南許昌人,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20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

G

A

1006-0049-(2017)09-0121-01

猜你喜歡
意義學習羅杰斯認知結構
化學“有意義學習”的模型建構及教學建議
意義學習,價值教育
理查德·羅杰斯:建筑是最具社會性的藝術
父親的形象
負遷移與語文認知結構的“千絲萬縷”
構建認知結構培養解題能力
淺談在士官教學中的意義學習
一題多解,認清思維樹之“根、枝、葉”
意義學習觀視域下的變態心理學教學實踐
中學生體育認知結構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