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

2017-02-15 18:40黃思琦
現代交際 2016年20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黃思琦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加之當前全球化的進程的形成,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等多種國際化因素前提下,我國在跨文化交際方面存在著多種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際這門功課也已經有了更長足進步和發展,從而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效地促進并幫助學生養成了跨文化交際意識。也正是這一內容的發展,為我國在英語教學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指導。在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過程中,無論是文化因素還是交際能力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英語語言和文化二者之間緊密相連。要想學好一門語言,不但要學會相關的語法知識與發音,還要具備與這門語言相關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現狀,針對培養跨文化交際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并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解決措施與優化對策,以期能為日后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對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0-0201-02

語言是文化的表現形式,通過這種表現形式能夠反映出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內容,還能通過語言來反映我國人民的文化特征與特點,這需要對我國人文與文化環境有所了解和掌握。雖然說我國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掌握了較為豐富的英語詞匯,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不能夠流利用英語進行交流。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對外國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沒有將英語思維應用到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們在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沒有使用英語思維,就會對交流的速度和準確性產生消極影響。所以說,英語和漢語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它們的不同之處不單單表現在語音、語法以及結構等多方面,還主要表現在雙方思維方式上:中國人具備整體思維,而西方人主要是個體思維。

一、思維方式差異對語言產生的影響

(一)漢英語言邏輯順序不一樣

1.把握對象的思維方式不同

中國人在把握對象的時候通常使用的是綜合性思維,他們不會從一開始就準確地指出一個概念的含義,通常是在一種動態的過程中,根據上下文語境進行確定含義。舉例來說:“你吃飯了沒有?”在上面這句話中,飯主要包括:早飯、午飯、晚飯。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人們通常不需要明確指出,這是因為可以根據說話的時間來確定飯具體指什么。同樣的一個詞語,在英文中則會被譯為“breakfast”“lunch”“supper”,分得十分清楚。

2.漢英邏輯順序不同

在漢語當中,往往是按照先因后果的邏輯順序,先假設后論證,按照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秩序進行排列。然而在英語當中,可以通過多樣的連接詞進行表示,主要按照含義與自身的結構進行靈活性安排。舉例來說,在對時間進行表示的問題上,英語中主要是由小到大排列,即分、時、日、月、年;在漢語中主要是由大到小排列,即年、月、日、時、分。

(二)英漢雙方在形態與功能方面的差異

在英語中,每一種語法意義都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式來表達出來,并且具有較為具體的標志。舉例來說,名詞復數+S或者+ES;一般將來時加動詞原形。通過對英語漢語的比較來看,英語更加注重以形統意,而漢語在對詞語、短語、句子的形式方面沒有確定的標志,更多的是依靠整體關系來確定的。舉例來說,在句子“我今天有事”中,“我”是這句話中的話題,說明部分是“今天有事”。這句話在上下文聯系的前提下,便可以表述為“今天有事”。在這句話中話題“我”可以省略,這一省略主要體現出了漢語中的意合,本質上表現的是一種整體思維。對于英漢雙方教學的特點來說,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單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英文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優化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策略

(一)重視在不同情境中對英語詞匯的正確運用

單詞作為英語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已經成為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的重點內容,要想更好地培養快文化交際能力,首先應當從單詞和短語入手。另外,在造句上需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首先,語域方面。主要指的是在不同條件下運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舉例來說,當一個人與其他人打招呼的時候,什么時候用“how do you do”,什么時候用“Good Morning”等等。另外,在表示男孩英俊的時候應當用“handsome”,在表達女孩漂亮的時候應該用“pretty”,諸如此類的問題應當注意避免錯誤。

其次,搭配方面。主要指的是在英語當中有一些單詞的搭配能力比較強,應當加強對重點詞語的講解與應用指導。舉例來說,在學習到Man這個詞語的時候,就可以擴充學習“policemen”“postman”等等。

再次,同義詞、反義詞方面。在英文中,英文單詞通??梢杂猛x詞、反義詞來表達。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應當培養學生注重英文同義詞與反義詞的合理運用。

(二)突出英美習語和習慣用法的引用介紹

在和英美人士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的是他們經常會使用俚語、習語,而這恰恰是中國人比較頭疼的部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國人通常會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舉例來說,英美人在說big fish(大人物)的時候,中國人通常會理解成“大魚”。正是因為東西方文化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二者在風俗習慣上是大相徑庭的。舉例來說,“Im beat”這句話的含義被理解為“我被打了”,而不是“我很累”。要想更加合理地利用這些習慣用語,務必結合上下文情境,還要將習慣用語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中進行記憶,這樣會有效提高記憶效果。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使用英文習慣用語的良好習慣。舉例來說每天可以在課堂上準備課前1分鐘的Free talk,利用這段時間來介紹習慣用語。另外,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如果在日常交際的過程中遇到了這些習慣用語,切記要綜合分析與應用。之所以要這樣做,主要原因就在于成語具有一定的整體性,要想更好地區分,需要弄清楚它們的含義,而不是根據詞語表面的意思進行簡單的相加。

(三)加強對英語句式和漢語句式語序結構的區別

句子是構成語篇的最重要內容,考慮到中西雙方思維模式的差異,會直接影響到雙方語言邏輯順序的不同。構成語篇的最主要內容就是句子,然而考慮到中西雙方在思維方式方面存在的不同之處,以及在中英雙方語言邏輯順序上的迥異,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重視這兩種語言句式以及結構上的不同。舉例來說:“It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在這句話當中,英語教師應當讓學生們掌握“of”的用法,主要指的是這一個詞語所構成的結構在中英雙方文章中是相反的。如果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翻譯,答案應為:“這是新學期的第一天?!痹俦热缯f:“那個穿白衣服的女孩是南希?!碑攲W生們對這個句子進行漢譯英的時候,應當遵從英語思維將這句話翻譯成:“That girl in white is Nancy.”通過這些例子,英語教師應當發現的是在日常教學英語的過程中,要重點對這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點、語序結構、句型等進行強化練習,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的成長與發展。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真實有效的交際情景

發展語言的本質和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交際溝通,要想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就應當在模擬場景中對學生展開行之有效的活動。在英語課堂的日常交流活動中,表演是其中具有一定特色的方法。英語教師們可以在當前的教學課堂上多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這些教學手段來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在生活場景中學會使用英語,從而更好地交流。教師們可以通過現代化多媒體手段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生活與情境中學會交流。舉例來說,教師在講授購買水果這一刻的時候,可以先給同學們做示范,再讓學生們找課下時間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購買水果,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準確表達出來,并且按照購買水果時的場景展開交際活動,可以通過編造對話的形式來使這一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在以上這些對話過程中,無一不反映了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通過這些對話我們可以看出在西方服務人員的熱情與優質服務。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精心組織學生們為一位過生日的同學設計一組對話,并在舉辦生日宴會的時候先讓他們對西方人當面拆禮物的習慣有所了解,這樣一來,學生們可以在對話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謝意。學生們一旦了解到西方文化中的這一習俗,便可以在對話與溝通的過程中變得更加流暢、自然。舉例來說:

A: This present is for you. Please open and have a look.

B:Oh,how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通過以上這一組對話,我們可以做到讓學生們通過對話身臨其境,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就能感受到對話中的獨特魅力。通過對英語的展示和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身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得他們有更多的興趣來學習外國的風俗文化。

(五)講究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跨文化意識

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英語教師們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課外閱讀文章與書籍,通過這些來有目的地讓學生們對英美國家人們的生活習慣、家庭關系、教育方式以及社會背景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解和掌握。教師還應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相關文化知識介紹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是直接闡釋法。對于這一方法的利用,英語教師可以在對英文閱讀材料的講解過程中注意,哪個知識點是學生容易產生困惑的地方。舉例來說,學生遇到了困難的文化點等現象,需要教師對這一內容進行直接的解釋。如“boss”一詞在英美文化當中一般指的是自己的上司,而在中國文化當中這一詞主要指的是老板、擁有企業的人或者大款。又如,在日常閱讀練習中,多數還會遇到以下問題:

A:How about my watch?

B:Thats very nice

A:________.”

有很多同學當看到這道題的時候,會選擇答案“Thank you”。雖然說這個答案和問題十分相配,但是這卻是在用中國人的思維去考慮外國的背景與習慣。以上的這個例子充分證明了,只有對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與風俗習慣進行了詳細了解,才能選擇正確答案,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提高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發展。

其次是比較學習法。應當將英文閱讀文章中關于文化因素的內容與漢語相關內容進行比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將二者進行區分。舉例來說,對于稱贊來講,中英雙方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接受方式。在中國,人們一旦接受了別人的稱贊,通常會表現出不太好意思接受的樣子,往往是推脫一番之后才接受;而在西方,人們通常會十分愉快地接受并表示感謝。通過這種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就是通過運用比較法,才使得學生們清楚地意識到雙方文化存在的差異,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桂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2]錢伊琳.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J].新課程學習(上),2012(09).

[3]朱麗君.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左廣明.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能力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淺談體驗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