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霧化治療中的效果評價

2017-02-27 02:59韋海琛
中外醫學研究 2016年34期
關鍵詞:上呼吸道感染舒適護理小兒

韋海琛

【摘要】 目的:研究舒適護理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霧化治療中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6月筆者所在醫院住院部收集治療的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展開研究,按照隨機對照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9例;干預組在霧化治療的基礎上行舒適護理,對照組在霧化治療的基礎上行日常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患兒和家屬的滿意度。結果:干預組治療時間縮短,護理不良事件顯著率降低,患兒和家屬的滿意度提高。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4.87%、總滿意度為92.31%高于對照組的82.05%和76.92%;護理不良事件主要為霧化吸入嗆咳、呼吸困難、口唇周圍皮膚紅腫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行霧化治療采用舒適護理對治療有顯著作用,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提高患兒及家屬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舒適護理; 日常護理; 小兒; 上呼吸道感染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4.0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4-0077-03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常表現為打噴嚏、流涕、聲音嘶啞、咽痛、咳嗽等,以局部癥狀為主,若未能及時的治療,病情加重可表現為持續高熱、嘔吐、腹痛、腹瀉等,加上小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較低,故出現癥狀較輕時,家屬應及時將患兒送醫。針對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治療,治療全程中患兒需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以確保療效[1]。小兒接受治療時行動、配合度較差,需護士加強護理,保證療效。舒適護理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化、個性化、創造性、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靈性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針對小兒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更具臨床意義,可加快病情痊愈及提高家屬滿意度。筆者將舒適護理和日常護理分組應用于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較滿意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6月筆者所在醫院住院部收集治療的7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展開研究,按照隨機對照的原則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9例。干預組患兒男21例、女18例;年齡1~3歲,平均(1.5±0.5)歲;病程3~7 d,平均(4.8±1.1)d;對照組患兒男20例、女19例;年齡1~3歲,平均(1.6±0.7)歲;病程3~7 d,平均(4.5±1.2)d。兩組患兒基線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全部患兒均行霧化吸入治療,護士將配伍完成的藥物注入霧化器(對于年齡較小不易配合的用面罩,年齡較大的易配合的用口含式)后將其與空氣壓縮式霧化器相連,置于患兒口或對著口鼻讓其用正確的呼吸吸入藥物。對照組患兒接受日常護理,將霧化吸入治療的目的、操作方法、霧化作用等告知家屬,取得其積極配合;按照兒科日常護理完成整個霧化吸入治療過程。干預組患兒治療前、中、后全程行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保證治療環境舒適、清潔、溫暖、安靜,將室溫、濕度、光線、通風程度均控制在適宜范圍,溫度以22 ℃~24 ℃為宜。(2)護士配伍治療用藥時,嚴格遵照醫囑,遵循臨床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以患者年齡為基礎對口含器的型號進行選擇,年齡過小或嬰兒選擇面罩吸入,年齡較大的選用含口器。(3)完成霧化液的配制后將其溫度調整至與患兒呼吸道相近的溫度,防止霧化液溫度過低對呼吸道產生刺激,導致咳嗽的發生。同時將霧化吸入的速度和藥量調整在適宜范圍,防止霧化吸入速度過快造成呼吸困難或速度過低減少療效。通常霧化吸入治療的治療時間約為5~8 min,2次/d,間隔治療時間超過4 h,保證藥效。(4)治療全程中,護士需幫助患兒取舒適體位,不能配合的患兒可在家屬或護士的幫助下完成治療,將其抱在懷里,頭部位于臂彎處,家屬或護士用手持面罩完成霧化吸入治療。(5)完成霧化吸入治療后將患兒口鼻周圍殘留的藥物擦拭干凈,休息15 min后方可外出。(6)噴嘴、面罩和噴霧器在治療前后均需要進行消毒殺菌處理,整個操作過程中護士均嚴格按照無菌標準進行,防止感染的發生。

1.3 療效判定標準

(1)治療5 d后患兒鼻塞、流涕、噴嚏、咽炎、聲音嘶啞等癥狀完全好轉,復查血常規恢復至正常水平為顯效;治療5 d后患兒鼻塞、流涕、噴嚏、咽炎、聲音嘶啞等癥狀有所好轉,復查血常規略高于正常水平為有效;治療5 d后患兒鼻塞、流涕、噴嚏、咽炎、聲音嘶啞等癥狀未改善,復查血常規仍異常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2)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研究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干預組顯效25例、有效12例、無效2例,對照組顯效17例、有效15例、無效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兩組護理不良事件主要為霧化吸入嗆咳、呼吸困難、口唇周圍皮膚紅腫等,及時發現后糾正處理好轉,未造成嚴重結果。干預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完成治療后干預組患兒家屬非常滿意21例,滿意15例,不滿意3例,對照組患兒家屬非常滿意18例,滿意12例,不滿意9例。干預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干預組住院時間為5~8 d,平均(6.2±1.1)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7~10 d,平均(8.5±1.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8234,P=0.0000)。

3 討論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疾病,主要臨床癥狀為鼻塞、流涕、噴嚏、咽炎、聲音嘶啞等,好發于嬰幼兒,在季節交替時節發病,天氣冷熱交替或病毒肆意傳播等都會導致小兒發生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為嬰幼兒各項身體機能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對外界易感染因素缺乏抵抗力[5]。若不能盡早接受治療,會給患兒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霧化吸入治療能夠針對局部發病因素進行改善,將治療藥物霧化成微小的顆粒直接送至發病部位,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緩解癥狀[6]。但嬰幼兒的行為能力有限,常需要臨床護理人員進行護理,以提高臨床療效。

臨床護理的類型分為:日常護理、人性化護理、綜合護理等多種類型,而舒適護理在起源后便被臨床醫師和患者肯定。舒適護理在兒科的應用主要是以患兒為中心,從病房環境、治療、操作等方面完善護理,可有效穩定患兒情緒、縮短住院時間,保證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舒適護理與日常護理相比更能夠兼顧患兒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幫助其適應,幫助其把握日常細節,即使是小問題也可采取對應的方法解決,增加患兒及家屬對治愈疾病的信心[7-8]。舒適護理的目的是盡力達到健康有效的護理,本研究中護理人員與患兒和家屬均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讓患兒感受到環境、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舒適狀態,將治療中患兒的痛苦降至最低。要求護士針對影響患兒康復的因素,包括溫度、通風、光線、治療操作、儀器型號等,逐一進行對癥處理,以求達到對療效的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應用中對療效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加速患兒痊愈,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提升家屬滿意度,值得推薦在臨床使用。

參考文獻

[1]潘連花,張曉燕.舒適護理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702-2704.

[2]劉艷霞.舒適護理在小兒上呼吸道感染霧化吸入治療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5,18(6):803-804.

[3]王玉婷.舒適護理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21(16):731-732.

[4]李偉衛.舒適護理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5,12(18):63.

[5]蘇小琴,鄧芳菊,歐陽文姝,等.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護理中舒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5,15(8):120-121.

[6]曹秀清.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和健康教育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28(23):3548-3549.

[7]陳惠萍,葉新梅,金芳,等.野菊花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35):3265-3266.

[8]韓英慧,郝迎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家長疾病認知及用藥習慣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5):71-72.

(收稿日期:2016-08-29)

猜你喜歡
上呼吸道感染舒適護理小兒
小兒難養
兒科上呼吸道感染的處方用藥研究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檢測
亞急性甲狀腺炎誤診臨床分析
痰熱清注射液對上感久咳并頜下淋巴結炎療效觀察
小兒驚厥緊急處理
容易混淆的兩種小兒紫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