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主義研究熱點與前沿可視化分析

2017-03-03 10:45劉子義蔡中祥劉宏建張琳翔
世界地理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時間序列定量分析研究熱點

劉子義++蔡中祥++劉宏建++張琳翔

摘 要:隨著恐怖主義的快速發展,國際上對恐怖主義的研究也“水漲船高”,對恐怖主義研究的熱點和前沿進行分析,有利于把握恐怖主義研究動態和方向,對研究者來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文獻計量的方法,借助CiteSpace文本挖掘工具,運用共被引分析、詞頻分析、時空序列和膨脹詞探測分析等方法對恐怖主義研究的8216篇文獻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了恐怖主義研究的知識基礎、主要研究視角、不同時期的研究熱點和恐怖主義研究的前沿發展趨勢。

關鍵詞:恐怖主義;研究熱點;研究前沿;定量分析;時間序列

中圖分類號:K901.5 文獻標識碼:A

“9·11事件”的爆發將恐怖主義推向新的高度,恐怖活動日漸猖獗,恐怖主義成為國際和平與穩定的最大威脅之一,是對所有國家和人類的挑戰[1]。如何預防和打擊恐怖主義帶來的威脅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社會各界也掀起了恐怖主義研究的熱潮。到目前為止,恐怖主義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極其重要的政治性歷史記錄、恐怖分子的社會心理學視角和恐怖組織上[2]。在恐怖主義的研究方法和方式上也已經有諸多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成果,并通過文獻發表、政策制定和反恐應用等形式進行展現。文獻計量分析是一種解釋學科研究發展規律的方法,在經濟學與管理學中運用普遍[3],采用數據和統計學方法對恐怖主義相關文獻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相關隱含信息,分析恐怖主義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對恐怖主義研究工作有著重要指導意義[4-5]。本文通過對恐怖主義相關文獻信息進行采集,以客觀計量的方式對文獻信息進行分析,確定了恐怖主義研究的知識基礎和主要研究視角,并且歸納不同階段的研究熱點,分析恐怖主義的研究前沿,通過知識圖譜的方式進行可視化展現,明晰恐怖主義研究的領域與方向,為相關學者進一步研究恐怖主義提供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本文用于分析研究的數據來自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據庫,該數據庫在現有的文獻檢索數據庫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它更新及時,收錄的文獻質量較高,覆蓋的領域全面。以“terrorism”作為主題檢索關鍵字,“article”為文獻的檢索類型,選取 1991年~2015年為研究時間段,通過檢索和提煉,共篩選出相關學科范疇內的文章共計8216篇,作為本次分析的樣本文獻集合。然后,采用CiteSpace軟件,運用共被引分析,詞頻分析、膨脹詞探測等方法進行文獻數據處理,并通過可視化知識圖譜展現,進而對處理結果進行解讀。其中,共被引分析是指對兩篇文獻共同出現在第三篇文獻的施引文獻參考目錄中形成的共被引關系的分析[6]。共被引文獻的集合是在研究特定領域時的重要參考資料,是研究相關領域的知識基礎。文中通過共被引分析對文獻的研究基礎進行統計分析,得出恐怖主義研究的重點參考文獻。通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據庫自帶的分析結果檢索統計分析工具對重點研究領域和主要學術期刊進行分析。詞頻分析方法就是在文獻信息中提取能夠表達文獻核心內容的關鍵詞或主題詞頻次的高低,以此來判斷研究熱點[7]。膨脹詞探測可以分析研究的前沿動向[8]。文中通過關鍵詞詞頻分析對恐怖主義研究的不同階段高頻關鍵詞匯進行提取,從時間序列判斷恐怖主義研究的熱點及其發展趨勢,并通過膨脹詞探測分析,得出恐怖主義研究的活躍階段和發展趨勢。

2 文獻分析

2.1 知識基礎

在相關主題文獻中,已經作為成果輸出的研究方法和經驗是研究恐怖主義良好的知識基礎。通過對樣本文獻的分析,得到文獻共被引知識圖譜(部分)(圖1)。圖中節點表示被引文獻,通過聚類分析,可以看出被引文獻分布于“terrorism(恐怖主義)”、“attacks(恐怖襲擊)”和“bioterrorism(生物恐怖主義)”類別下的節點數量較多,說明對恐怖主義的研究在這些領域的文獻較多;結合高被引文獻的發表年份和被引次數(表1),可以看出當前世界上研究恐怖主義的高被引文獻的發表年份多處于2001年~2006年,說明恐怖主義研究者在該階段發表的文獻質量普遍較高,研究成果突出。

由表1可以看到,被引用頻次最多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反恐顧問薩吉門2004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Terror Networks,薩吉門曾經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擔任外交官,是一位法醫精神病學家。他在書中結合了自己對恐怖主義的認識,參考網絡、模型和法醫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對恐怖主義進行了分析。從網絡的角度認識恐怖主義,對恐怖主義的研究來說是一種創新[9]。另外,他在《沒有領導的圣戰:二十一世紀的恐怖網絡》一書中分析了恐怖分子的形成過程,認為圣戰主義是自我終止的,并提出了反恐執法方面的建議,對恐怖主義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10]。

引用頻次排第二的是醫學博士桑德羅的文章“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City”,該文章刊登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文中采用隨機撥號的方法對曼哈頓南110街道的成年人進行訪問和數據采集,經過分析得出恐怖襲擊后大部分人有相關心理疾病的結論[11]。另外,引用頻次排第三[12]和第五[13]的也是心理醫學方面的文章,分別對不同時間不同的人員樣本進行數據采集,針對恐怖襲擊后人們的心理疾病進行研究?!?·11事件”的傷亡人數多、影響范圍廣、經濟損失重、達到的恐怖效果明顯,是研究恐怖活動的經典案例。

引用頻次第四的是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佩普的著作The strategic logic of suicide terrorism,該著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過對1980年至2003年期間315次自殺式恐怖活動的分析對比,找出其相似之處,得出自殺式恐怖活動主要是為了讓相關組織(國家)做出讓步的目的的結論[14]。該書是研究恐怖襲擊、恐怖分子本身以及相關政治環境的資料,文中采用大量的數據對恐怖主義進行定量研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2.2 研究視角

對共被引文獻分析結果進行聚類,共生成13個主要研究類別,通過對這些類別分析,總結出目前恐怖主義研究的六個主要視角(表2)。

可以看出,從經濟和醫學的視角進行研究的論文較多。首先,恐怖主義與經濟密切相關,通過經濟角度對恐怖主義進行研究可以看清恐怖主義的本質。其次,恐怖主義對平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恐怖活動對其造成的生理傷害,因此醫學角度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恐怖活動的急救醫學為主,例如急救醫學類別的代表文獻討論了規劃和應對生物恐怖事件的問題,認為急診和醫院適當的反應能夠比較顯著地限制生物武器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5]。

其次是社會科學和心理的視角。政治科學和國際關系類別歸納為社會科學研究視角,這兩個領域的論文引用率不高,可能質量也不太高,因此引用的較少。雖然如此,國際關系類別的研究文獻還是社會科學視角的“主力”,其代表文獻研究了后冷戰時期國際支持的減少和工業國家的打擊對恐怖主義的影響,并通過數據對恐怖主義的趨勢和恐怖攻擊的周期模式進行了分析[16]。心理學角度的研究以跨領域心理學為主,其代表文獻從心理上研究恐怖活動后人們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與感知利益之間的關系,強調了積極情緒對感知利益的重要性[17]。

媒體宣傳和地理學視角的研究相對比較少。從媒體宣傳進行恐怖主義研究的基本上是對新聞報道恐怖主義所起到的作用進行研究,例如新聞類別的代表文章就是通過《紐約時報》報道恐怖活動所采用的語言來分析報道所產生的效果和社會反響[18]。從地理角度分析的論文大約有一半也可歸類于經濟角度的研究,說明地理角度的研究與經濟結合比較緊密。例如經濟地理學類別中的代表文章分析了不穩定的安全性對國際游客選擇以色列作為旅游地區的影響,體現了恐怖活動發生的地理位置對當地經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19]。另外有研究采用地理信息系統的方法,代表文獻便是通過分析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地理空間信息來挖掘西方對中東地區采取政策的原因,這也是一種研究中東問題和地緣政治的方法[20]。

3 研究熱點與趨勢

3.1 基于時間序列的研究熱點分析

研究熱點是對某一段時間內相關文獻中集中出現頻次比較高的專題和要點。關鍵詞是文獻的核心和精髓,是對文章主題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關鍵詞共現網絡可以展現一段時間內相關文獻集中反映出的研究熱點詞匯[21]。通過詞頻分析法,從時間序列的角度,對樣本文獻不同時間階段的高頻關鍵詞進行統計,有利于總結恐怖主義不同階段的研究熱點,明確恐怖主義的研究態勢。

將1991年~2015年間的科學文獻分成1991~1995、1996~2000、2001~2005、2006~2010和2011~2015五個時間段,進行主要參數設置(表3)后分別生成頻次排名前10的熱點詞匯表(表4)和各階段的恐怖主義研究領域的熱點知識圖譜(圖2)。

從以上圖譜來看,“恐怖主義”毫無懸念是各階段出現頻次最高的節點。受國際形勢轉變的影響,1991年~1995年和1996年~2000年兩個階段的恐怖活動數量較少,有關恐怖主義研究的文獻數量也比較少,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并不是特別突出,但通過“人質(hostage taking)”、“爆發(outbreak)”、“暴力(violence)”等關鍵詞仍然可以看出研究以恐怖活動為主。另外 “歐洲(Europe)”、“美國(United States)”、“伊拉克(Iraq)”等地區詞匯也出現頻次較高,說明這兩個階段研究的多為區域性恐怖活動;由于“9·11事件”的發生,2001年~2005年期間,恐怖主義研究的相關文獻大幅度增加,“生物恐怖主義(bioterrorism)”、“創傷后神經紊亂(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和“災難(disaster)”等成為當時的熱點詞匯,這說明此階段恐怖活動的形式和恐怖活動所造成的影響受到關注。受第二次海灣戰爭的影響,“戰爭(war)”、“災難(disaster)”和“安全(security)”成為2006年~2010年期間的熱點詞匯,戰爭意味著災難和危險,戰爭區的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戰爭也為恐怖主義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恐怖活動隨著戰爭的爆發而增加,此階段的相關研究主要為研究戰爭和恐怖主義之間的聯系。2011年~2015年期間,“戰爭(war)”仍是一個研究重點,“沖突(conflict)”和“暴力(violence)”的頻次大幅度增加,這兩個詞匯也是恐怖活動本身的外在表現特征,這說明對恐怖活動的研究成為當今階段恐怖主義的熱點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本階段“模型(model)”在熱點詞匯中出現,這說明在恐怖主義的研究上建模等分析方法的運用逐漸增多?!翱鐕植乐髁x(transnational terrorism)”則說明恐怖主義的范圍不斷擴大,跨國恐怖活動逐漸增多,恐怖主義越境作案的情況有所增長,恐怖主義隨著社會的發展走向全球化。

3.2 恐怖主義研究前沿的發展趨勢分析

1965年,普萊斯引入研究前沿的概念來描述一個研究領域的過渡本質[21-22]。2006年陳超美博士將研究前沿定義為一組突變的概念及其基本研究問題[23]。本文通過CiteSpace中的膨脹詞探測算法對恐怖主義研究前沿進行探測,從時間尺度上通過對詞頻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分析關鍵詞詞頻的時間分布,將其中頻次變化率高的名詞短語從大量的關鍵詞中探測出來,根據探測出的詞頻變動趨勢而不僅僅是頻次的高低來確定恐怖主義的研究前沿,預測學科的發展方向[24]。

為了提高計算效率,在表4的基礎上將參數閥值設置為(3,3,20)(4,4,30)(4,4,30)?!癟ime Slicing”設置為“1991年~2015年,5 years Per Slice ”,Term Type選擇“Burst Terms”,得到1991年~2015年恐怖主義研究與發展趨勢知識圖譜(圖3)和膨脹詞統計列表(圖4)。

結合圖譜和列表可以看出,2001年~2005年時區內膨脹詞最集中,其中“生物恐怖主義(bioterrorism)”的膨脹強度最高,為“29.3583”,“武器(weapon)”位于第二位,強度為“16.0078”,說明該階段恐怖主義的研究以活動形式和攻擊方式為主;另外,該階段附近的 “災疽(anthrax)”、“公共健康(public health)”、“爆發(outbreak)”和“受害者(victim)”等詞匯的膨脹度也比較高,說明該階段以恐怖活動的受害者為研究對象,在醫學方面的研究比較活躍。該時區內的節點較多,與后面兩個時區的連線也比較密集,關聯度比較高,這說明2001年~2005年的研究在隨后的十年中得到延續。

根據膨脹詞統計列表可以看出2011年~2015年期間,“工作(work)”、“自殺式恐怖主義(suicide terrorism)”、“內戰(civil war)”和“對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等處于研究前沿,說明近階段的研究重點可能會放在恐怖活動及其造成的經濟影響方面,恐怖主義與經濟學理論方法的結合研究可能會成為近期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

為了進一步分析恐怖主義文獻的發展趨勢,本文對2011年~2015年數據進行膨脹詞分析。將“Time Slicing”設置為“2011年~2015年,1 years Per Slice”,Term Type選擇“Burst Terms”,得到2011年~2015年恐怖主義研究與發展趨勢知識圖譜(圖5)和膨脹詞統計列表(圖6)。

從圖中的連線可以看出,2011年的節點與后面四年的連線較多,說明2011年的研究突破性很強,為后面的很多研究邁出了第一步。但是后面四年相互之間的連線很少,說明相關研究的持續性較弱。通過膨脹詞列表可以看到2015年出現的膨脹詞有“緊張(distress)”、“時間序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國際關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和“疾?。╠isease)”,說明與這些前沿詞匯相關的研究可能成為近期恐怖主義文獻發表的方向。

4 結論

本文基于CiteSpace軟件和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數據庫自身統計檢索功能,對1991年至2015年間的恐怖主義相關文獻進行定量分析和可視化展現,綜合全篇,得出以下結論:

(1) 通過恐怖主義文獻的共被引分析知識圖譜,對恐怖主義研究的知識基礎進行了總結,通過對主要的被引文獻分析可知,2001年~2006年期間的恐怖主義研究文獻質量較高,參考性強。例如:薩吉門2004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 Terror Networks,醫學博士桑德羅2002年的文章“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City”,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佩普2005年的著作The strategic logic of suicide terrorism等都是恐怖主義研究引用的重點文獻,對恐怖主義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引用價值。

(2) 通過對共被引文獻的聚類分析,對聚類的類別進行研究視角的歸納,可以得出目前恐怖主義研究主要有經濟、地理、媒體宣傳、社會科學、心理和醫學六個視角。

(3) 通過時間序列對關鍵詞詞頻分析可知,戰爭、暴力、災難等一直是恐怖主義研究圍繞的重點和中心,不同時期恐怖主義的研究熱點與實時的國際形勢密切相關,恐怖活動的形式本身具有的屬性及恐怖活動造成的影響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另外,恐怖活動范圍由區域性逐漸向著全球化發展,活動的數量也逐漸增長,恐怖組織之間的聯系必然也將越來越強,恐怖活動的發生也有從單一走向聯合的趨勢。

(4) 通過膨脹詞探測方法,得出2001年~2005年對于恐怖主義研究趨勢的發展影響較大,恐怖活動與經濟學等其他學科之間關聯研究、恐怖主義定量研究方法和恐怖活動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將成為恐怖主義研究的前沿問題?!熬o張”、“時間序列”、“國際關系”和“疾病”等可能成為近期恐怖主義文獻發表的前沿詞匯。

參考文獻:

[1] 顧震球. 聯合國通過全球打擊恐怖主義宣言[N].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11-14(1).

[2] Crenshaw M.Thoughts on relating terrorism to historical contexts[J]. Terrorism in Context,1995:3-24.

[3] 魏志華,林亞清,吳育輝,等. 家族企業研究:一個文獻計量分析[J]. 經濟學季刊,2014,13(1):27-56.

[4] 邱均平. 文獻計量內容分析法[M].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5] Danielson M. Generalized evaluation in decision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162(2):442-449.

[6] Small H. 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73,24(24):265-269.

[7] 李杰,陳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 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194-199.

[8] 張昭. 基于Citespace的商務智能研究熱點與前沿可視化分析[J]. 情報探索,2012(12):6-9.

[9] Marc Sageman. Understanding terror networks[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4.

[10] Marc Sageman. Leaderless Jihad Terror Network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8.

[11] Galea S, Ahern J, Resnick H, et al. Psychological sequelae of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in New York Cit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2,346(13):982-7.

[12] Schuster M A, Elliott M N, Kanouse D E, et al. Racial and ethnic health disparities among fifth-graders in three citi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2,367(8):735-745.

[13] Schlenger W E, Caddell J M, Ebert L, et al.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terrorist attacks[J].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02,288(5):581-588.

[14] Pape R A. The strategic logic of suicide terrorism[J]. American 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3,97

(4):343-361.

[15] Richards C F, Burstein J L, Waeckerle J F, et al. Emergency physicians and biological terrorism [J].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1999,34(2):183-90.

[16] Enders W, Sandler T. Transnational terrorism in the Post–Cold War Era[J].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9,43(1):145-167.

[17] Crisóstomo V, Song H Y, Maynar M, et al. Perceived benefits after terrorist attacks: The rol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J].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0,5(2):154-163.

[18] Lule J. Murder and myth: New York times coverage of the TWA 847 Hijacking victim[J]. Drug Delivery,

1993,70(1):26-39.

[19] MansfeldY.Turbulent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variable propensity to travel: the case of Israel, 1948-1989[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93,84(2),132-143.

[20] Siclaway J D. Geopolitics, geography, and'terrorism'in the Middle East[J]. Environment & Planning D Society&Space,1994,12(3):357-372.

[21] 侯劍華. 工商管理學科演進與前沿熱點的可視化分析[D].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9.

[22] Price D J. Networks of cientific papers[J]. Science,1965,149(3683):510-515.

[23] 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2009,57(3):359-377.

[24] 欒春娟, 侯海燕, 王賢文. 國際科技政策研究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J]. 科學學研究,2009,27(2):240-243.

Visual analysis of hotspots and research

fronts of terrorism

LIU Zi-yi, CAI Zhong-xiang, LIU Hong-jian, ZHANG Lin-xi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Geospatial Information College,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Since terrorism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world, researches centered on this issu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round the world.The analysis of hotspots and new trends in terrorism research are beneficial to the comprehension of terrorism, which can also act as a guidance to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a number of 8216 literatures related to terrorism were analyzed via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antification. With the aid of CiteSpace text mining tools and the methods of co-citation analysis, frequency analysis, time series analysis as well as burst phrase detection,the basis of terrorism research together with its research perspectives,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re examin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errorism; research hotspot; research frontier; quantitative analysis; time series

猜你喜歡
時間序列定量分析研究熱點
近五年我國職業教育研究熱點綜析及未來展望
大規模古籍文本在中國史定量研究中的應用探索
FTA在工業氣體探測報警系統中的應用
商務英語詞匯量與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相關性研究
基于時間序列的我國人均GDP分析與預測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教育干預
國外藝術體操科研現狀
基于線性散列索引的時間序列查詢方法研究
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我國微課研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