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課異構”文獻綜述

2017-03-04 12:49喻小蝶
人間 2016年33期
關鍵詞:同課異構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摘要:“同課異構”是指不同教師針對同一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個性化教學。本文將從“同課異構”的研究現狀,研究內容三個方面進行概述,旨在思想的交流碰撞,激發教師的創新性,提升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同課異構”;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58-01

一、引言

“同課異構”是以同一教學內容為媒介,由一位或多位老師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安排,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和適當的教學策略,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的一種課例研究。[1]“同”不僅指相同的課程標準和課程目標,還有相同教學規律以及大致相當的教學效果?!爱悺奔劝▽W生不同的知識建構,又包括老師不同的建構。從科研角度來說,“同課異構”也是一種以同課為前提的比較研究的方式,在同樣的課程標準和目標的前提下比較教師在教材分析、教學設計和教學風格等方面的差異,從而實現教師之間互相交流借鑒,取長補短的目的?!巴n異構”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針對同一內容,不同教師運用不同的風格、方法、策略進行教學,這種風格迥異、策略不同的教學活動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對于提升教育質量,提高教學效益,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二、“同課異構”的研究概述

(一)“同課異構”的研究趨勢。

從CNKI上搜索主題詞“同課異構”,相關研究文獻從2000年開始萌芽,到2010年迅速增長為1143篇,從2010年至今文獻數量達到2000余篇,近年來一直呈迅速增長的態勢。其中英語“同課異構”2015年有69篇,可能是由于研究熱潮退卻等原因相比于2014年的79篇有所下降。其研究內容主要以以陳瑞生的比較研究,劉麗平的教師專業發展,任慶梅的理論研究角度為代表。

(二)“同課異構”的理論基礎。

“同課異構”活動有著扎實的理論支撐,通過查閱文獻,其理論基礎主要有心理學,哲學,教育學,社會學四個方面。

在心理學領域,其中建構主義理論構建個性化的知識結構,社會心理學家黎溫的“經驗學習圈”、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論”以及其他理論為“同課異構”奠定了心理學基礎。

在教育學領域,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教育理論空前發展,其中個性化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活躍領域。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理論,教育生態學的“預設和生成平衡理論”,外語教學的“后方法”理論為“同課異構”提供了教育學基礎。

在哲學領域,其主要的教育哲學及理論架構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學”、“體驗式學習”強調體驗和反思之間的平衡。

在社會學領域,其理論基礎主要是德國心理學家勒溫的“群體動力理論”---倡導建立同伴互助的學習共同體,和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合作教學理論”,合作教學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性互助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這些理論為“同課異構”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學理論基礎。[2]

(三)“同課異構”研究的內容。

“同課異構”是2005年由內地小語會提出的一種便于比較研究、便于取長補短的交流形式。自“同課異構”提出以后,很多學校和教師紛紛進行“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的探索與實踐,并且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活動更多借鑒的是形式,對于“同課異構”理論層面的研究還相對缺乏,只散見于一些論文及雜志中。

同課異構的內涵定義主要從教學和科研兩方面來展開。

從教學角度來說,有些學者的定義偏向同課異構的過程,比如任慶梅認為“同課異構”的內涵從構成維度看應當既包括靜態的理論內容構成維度,也包括動態的教學實踐構成維度。張希彬認為“所謂“同課異構”就是在學習內容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教師用不同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3] “同課異構”就是選用同一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實際、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安排,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適當的教學策略,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

從科研角度來說,主要有兩種觀點,有學者認為同課異構是教育比較研究的一種重要方式,一般是指面對同一個教學內容有不同的教學處理,教學策略和方式[4]。陳瑞生認為“同課異構”也是一種以同課為前提的比較研究的方式,“同課異構”是指不同的教師在相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上同樣教材、同等進度的“同名課”,以比較他們在教材分析、教學設計和教學風格等方面的異同,從而實現相互學習的目的,并在此基礎上,謀求改善學生課堂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教育比較研究方式。

三、“同課異構”對校本教研方面的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講,經過提煉概括,“同課異構”的教育比較研究意義有以下三點:

“同課異構”可以幫助教師比較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異同。不同的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社會地位,決定著他們在“同課異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對相同教學內容的理解就會有深淺程度的不同,就會有對教材創造性使用程度的不同。教材不等于課本,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追求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的根本是學生,創造性使用教材必須要尋找教材的適應性;

“同課異構”可以幫助教師比較教學過程的異同。教學過程主要包括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環節的設計。由于所確立的教學重點、難點的不同,導致了教學方法的不同,從而也帶來了授課教師對教學環節設計的不同。在“同課異構”中,教學過程可謂異彩紛呈,既搭建了一個展示教學風采的平臺,又在觀念的碰撞中實現了雙贏。

“同課異構”可以幫助教師比較教學效果的異同。對于“同名課”,教師在課堂設計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但最終還是要看教學效果。教學效果一是指目標的達成度,即與自己的教學設計相比,三維目標的完成情況;二是指學生的參與度、思維度、愉悅度與合作度,即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否被激發出來;三是看課堂的容量與密度是否適宜。

參考文獻:

[1][4]陳愛蘭.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同課異構”””研究——以英語學科為例[D].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2010.

[2]王坦.合作教學的基本類型與理念析要[J].山東教育科研.2010,12:9.

[3]張希彬.“同課異構”貴在異構[N].中國教育報,2007,(12)。

作者簡介:喻小蝶(1994.10-),女,江西新余人,贛南師范大學,碩士,英語學科教學。

猜你喜歡
同課異構研究現狀發展趨勢
我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
淺析電力系統諧波及其研究現狀
基于多元與開放的同課異構教研模式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