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若干問題研究

2017-03-07 14:43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 2017年4期
關鍵詞:司法部商事公約

柳 雪

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若干問題研究

柳 雪

(廣西大學,廣西 南寧530004)

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歷史情況并不理想。有關外國仲裁裁決承認與執行的立法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仲裁裁決的國籍認定標準與國際做法不符、檢察機關的過度干預等。司法實踐中,法院傾向于采取保守的態度,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情況較多。對越南有關仲裁裁決執行的法律及其適用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為我國商人了解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制度提供幫助。

外國仲裁裁決;承認與執行;越南;越南法院

一、法律依據

越南國內仲裁裁決的執行程序由國內立法和其參與的國際條約規制,條約主要是指《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以下簡稱《紐約公約》)。

(一)國內立法

2010年至今,為了促進仲裁的發展,越南國務委員會(The National Assembly of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等國家機關陸續頒布了2010年《商事仲裁法》①Law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No.54/2010/QH12.、2011年《政府關于適用〈商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規定》②The Government Detailing and Guiding A Number of Articles of the Law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Decree No.63/2011 ND-CP.以及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商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③Resolution 01/2014/NQ-HDTP of the Council of Judges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Providing Guidance on Certain Provisions of the Law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除此之外,與商事仲裁有關的法律還有2015年《民事訴訟法》④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No.92/2015/QH13.、2008年《民事判決執行法》⑤Law on Enforcement of Civil Judgments No.26/2008/QH12.和2015年《民事判決執行法若干規定的修訂》。⑥Law on Amendment and Supplement of a Number of Provisions of Law on Enforcement of Civil Judgment,No.64/2014/QH13.以上法律共同構成了越南仲裁法律的框架。

在1995年越南批準加入《紐約公約》前,越南法律體系中一直沒有有關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規定。越南批準加入《紐約公約》后,在短時間內越南頒布了第一個執行外國裁決的法律文書,即1995年9月14日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條例》。2004年《民事訴訟法》出臺,旨在為所有民事訴訟程序提供更清晰、一致和全面的指導。該法融合了1995年條例和其他四個條例⑦Resolution 32/2004/QH1 1 dated June 15,2004 on Enforcement of Civil Procedure Code Article 1:The Ordinanceon Procedures for Settlement of Civil Cases dated November 29,1989,the Ordinance on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in Vietnam of Civil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of Foreign Courts dated April 17,1993,the Ordinance on Procedures for Settlement of Economic Cases dated March 16,1994,the Ordinance on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in Vietnam of Awards of Foreign Arbitrators dated September 14,1995 and the provisionson procedures for settlement of labor cases of the Ordinance on Procedures for Settlement of Labor Disputes dated April 11,1996 shall cease to be effective as from the date this Code takes effect.,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其只對這些條例做了微小的修正,基本照搬了《外國仲裁裁決條例》中有關外國仲裁裁決的條款?!?〕

2016年7月1日新《民事訴訟法》生效,其對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規定作出的重大改變如下:(1)以“仲裁裁決(arbitral award)”取代“仲裁決定(arbitral decision)”一詞,與《商事仲裁法》和《紐約公約》關于“仲裁裁決”的規定相一致①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24.;(2)修改了有關外國仲裁裁決承認和執行的申請事項:裁決債權人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的具體情況,向司法部或者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請②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51.1.;(3)規定了在越南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時效,即自裁決生效之日起3年內③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51.1.;(4)為上訴法院所做的拒絕承認或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判決提供司法審查④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62.6.。

(二)國際條約

越南于1995年7月28日簽署《紐約公約》,并提出了三項保留意見:(1)本公約僅僅適用于公約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外國仲裁裁決。非公約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外國仲裁裁決,僅在互惠的基礎上適用公約關于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規定;(2)本公約僅適用于由商事法律關系而產生的爭議;(3)越南法院或有權機構對公約的任何解釋必須符合越南的憲法和法律。⑤Decision No.453/QD/CTNdated 28 July 1995 of the State President on the Accession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to the New York Convention.

二、突出問題

(一)國籍認定標準

1.《紐約公約》國籍認定標準

《紐約公約》第1條第1款規定了外國裁決的定義。該定義提供了兩項法律標準,第一是地域標準,即凡在被請求承認和執行的締約國本國領土之外的外國領土上作出的仲裁裁決即屬外國仲裁裁決。第二是以作出仲裁裁決所使用的法律為標準,根據《紐約公約》第5條(1)款(e)項的規定,只要被申請執行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經“被裁決應當適用的法律的國家主管機關撤銷”,執行地國法院就可以拒絕承認與執行該仲裁裁決。對于裁決所適用的是什么樣的法律,究竟是實體法還是程序法,公約沒有作出解釋。實踐中,由各國法院在處理相關案件中對此作出解釋。各國普遍認為適用的法律是指仲裁所適用的程序法?!?〕

關于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國籍的確定,主要取決于相關國家的法院如何作出認定。地域標準已經成為決定國際商事仲裁裁決國籍的主要標準。

2.越南國籍認定標準

越南對于國籍的認定沒有采取地域標準,而是以仲裁員的國籍作為區分標準。即外國仲裁裁決是指由雙方當事人指定的外國仲裁員在越南境外或境內做出的仲裁裁決。⑥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42.2:An award made outside or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Vietnam by foreign arbitrator(s)who have been appointed by the disputing parties’agreement in order to resolve disputes arising from commercial or labour legal relationship.

越南的這種做法可能為本國仲裁裁決的執行帶來困難,同時也與他國家造成沖突。比如,假設越南仲裁員在法國作出了一個裁決,英國仲裁員在越南作出了一個裁決。根據越南法,前者被認為是國內仲裁裁決,而后者是外國仲裁裁決。而法國是以仲裁地區分國內與外國仲裁裁決,這樣,當事人可以向越南法院請求撤銷該裁決,同樣也可請求法國法院撤銷該裁決,這就產生了積極沖突。相比之下,英國仲裁員做的裁決不能在越南或英國被撤銷,因為在這兩個國家該裁決都被認為是外國裁決,這樣就會產生消極沖突。因此,這種不同的分類方式可能會間接地剝奪爭議方的權利或導致管轄權沖突?!?〕

2015年新《民事訴訟法》第424條第3款規定,本法第1條規定的外國仲裁、外國仲裁裁決,依照《商事仲裁法》的規定確定。⑦15 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24.3:Foreign arbitral,foreign arbitral award provided for in clause 1 of this Article shall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provisions of Vietnamese Law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2010年《商事仲裁法》第3條第11款規定:外國仲裁是指根據當事人協議選擇的外國仲裁法所進行的仲裁,無論該仲裁是在越南境內還是境外進行。①The law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 2010 Article 3.11:Foreign arbitration means arbitration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foreign arbitration law which the parties agree to select to conduct dispute resolution,either inside or outside the territory of Vietnam.第3條第12款規定,外國仲裁裁決是指根據當事人協議選擇適用的外國仲裁法在越南境內或境外作出的解決仲裁當事人爭議的仲裁裁決。②The law on Commercial Arbitration 2010 Article 3.12:Foreign arbitral award means an award rendered by foreign arbitration either inside or outside the territory of Vietnam in order to resolve a dispute as agreed by the parties.這兩條提出了一個新術語:“外國仲裁(foreign arbitration)”,但其含義并不明確。故對于外國仲裁裁決的判定標準仍然模糊。

(二)程序規則

1.申請提交“兩步法”規則

根據2004年《民事訴訟法》,申請執行人在向法院申請承認與執行之前,需要先向司法部提交申請書及有關材料。③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64.1.司法部收到當事人的申請材料后,會移交給有管轄權的法院。④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66.1.法院受理案件后通知當事人和檢察院。⑤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67.1.

由上述規定可看出,越南在承認外國仲裁裁決程序上建立了“兩步走”的規則,申請執行人首先提交申請書及所附材料給司法部進行審查,司法部然后再將申請文件移交法院審查。

2004年《民事訴訟法》清楚地規定了法院的管轄權,該法第37條第1款(b)項:“本法第27條、第29條、第31條、第33條所規定的婚姻及家庭、商業、貿易或勞工申請,屬于省人民法院管轄。但屬本法第2條和第35條第4款規定為區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钡?1條第5款:“外國仲裁解決商事爭議的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申請屬于人民法院管轄?!钡?9條第2款(e)項:“當被申請人是個人時,有管轄權的法院為被執行人住所或工作所在地人民法院;當被申請人是組織機構時,有管轄權的法院為總部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外國仲裁裁決執行的財產的所在地人民法院?!惫十斒氯四苤滥膫€法院有管轄權,應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申請。

“兩步法”程序不僅降低了承認與執行仲裁裁決程序的效率,在實踐中還會出現其他問題,例如被執行人在越南有住所或總部在越南,同時資產也在越南,但是兩者分別位于不同的地區時,管轄權發生沖突。如果申請直接向省人民法院提出,問題很容易解決,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管轄權的分配。⑥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41.4.而在司法部參與的情況下,司法部是否必須與最高人民法院協商才能決定由哪一個省人民法院管轄則是不確定的。

鑒于“兩步法”規則產生的以上問題,2015年新《民事訴訟法》取消了該規則,修改為申請執行人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的具體情況,向司法部或者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請。⑦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51.1:Within 03 months from the day on which the foreign arbitrator’s award takes legal effect,the judgment creditors and persons with relevant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r their lawful representatives may submit their application to Vietnam’s Ministry of Justice according to provisions of international treaty to which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is a signatory or to a competent Vietnam’s Court specified in this Code,in case the international treaty to which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is a signatory does not provide for or there is no relevant international treaty provisions,to request the Court to not recognize and enforce such award.這樣有利于提高承認仲裁裁決程序的效率,促進仲裁制度以及仲裁執行制度的發展。

2.檢察機關的干涉

根據越南法律,人民檢察機關參加民事訴訟僅起監督作用,這不同于刑事訴訟,既起到監督作用,也履行控訴職能?!?〕

根據2004年《民事訴訟法》,法院自審查決定之日起20天內,法院應當舉行聽證會。聽證會舉行前10天內,法院應將案件材料移交同級檢察院查看。⑧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68.2.人民檢察院須派員出席聽證會,若人民檢察員未出席,聽證會必須延遲舉行。⑨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69.2.省法院或最高法院在裁定作出后也必須將裁定書送達同級檢察院,檢察院有權依職權提起抗訴。⑩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72.2.

就筆者看來,越南檢察機關對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程序進行了過度的干預,間接表明國家對于私法領域的干涉。檢察官的缺席迫使審理程序延期,浪費當事人的時間,可能導致當事人的利益遭受損害。鑒于此,2015年新《民事訴訟法》規定同級檢察院檢察官應出席聽證;檢察官缺席的,聽證繼續。①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58.2.這無疑是越南法律的一個進步,有利于保證審查效率。

人民檢察院在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程序中還存在另一個不適當的干涉,即省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省人民法院的裁定享有抗訴權,但卻沒有寫明可以抗訴的理由。人民檢察院有可能濫用抗訴權,損害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三)司法實踐態度

實踐中,在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申請很少。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越南法院對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消極態度,給當事人造成了重大困難。越南有關外國仲裁裁決執行的法律規定實際上是按照《紐約公約》制定,故主要是實踐中對這些條文的理解與實施出現了問題。越南法院對法律解釋的不準確嚴重阻礙了外國裁決的執行,突出地表現在仲裁協議的效力和公共政策兩個方面。

1.仲裁協議的效力

關于仲裁協議的效力問題,可以通過一個案例進行說明。在鋼鐵太平洋貿易有限公司申請執行案中,申請執行人鋼鐵太平洋貿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S)是香港公司,其在香港獲得臨時仲裁裁決,但在越南申請承認與執行香港仲裁裁決時被拒絕。S在2009年10月9日和仲裁被申請執行人越南石油有限公司(下文簡稱P)簽署了一份國際貨物銷售合同。P是越南國有企業越南石油(下文稱Petrovietnam)的一個分支機構。P和 Petrovietnam都位于河內。合同由S的董事和P的部門經理簽訂。合同第12條規定的仲裁條款,適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仲裁機構為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后P違約。S在2010年1月要求仲裁。P未參加任何仲裁程序。支持S請求的仲裁裁決于2010年6月作出。經越南律師的建議,P根據越南法律不是法人,故S轉而向 Petrovietnam要求執行仲裁裁決,將Petrovietnam列為被執行人?!?〕

一審法院、二審法院都拒絕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理由如下:合同無效,因為合同簽訂人P的部門經理沒有獲得Petrovietnam法定代理人的授權。P只是 Petrovietnam的一個分支機構,并不具有法人地位,因此P在沒有Petrovietnam法定代表人授權的情況下,缺乏與Steelco訂立合同的行為能力。兩級法院都認為P無行為能力導致主合同和仲裁條款都無效。但是2004年《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1款第(a)項②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70.1.a:A foreign arbitration award shall not be recognized or enforced in Vietnam in the following cases:(a)The parties to the arbitration agreement did not have the capacity to sign the agre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licable law of each party.和《紐約公約》第5條第1款第a項拒絕承認外國仲裁裁決的理由都只是當事人無簽訂仲裁合同的行為能力,而不是主合同。

這個案子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越南法院對仲裁條款獨立性原則的理解存在問題。仲裁條款可獨立于它所依據的合同而存在,這早已為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所證實。仲裁條款的獨立性,是指作為主合同的一個條款,盡管仲裁條款依附于主合同,但仍然是可以通過與主合同的其他條款分離而獨立存在,即仲裁條款不因主合同的無效而無效,也不因主合同的被撤銷而無效?!?〕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應被視為爭議解決手段條款,具有超過合同中一般條款的效力?!?〕

2.公共政策

在國際商事仲裁立法與實踐中,任何國家的法院在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時,也可以執行該外國裁決與法院地國的公共政策不符為由,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這是《紐約公約》所允許的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裁決的理由。盡管如此,在國際商事實踐中,國家法院在引用公共政策的理由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時相當謹慎?!?〕而在越南,法院似乎隨意適用公共政策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

2004年和2015年《民事訴訟法》都采用“越南法律的基本原則”(Basic principles of law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③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370.2.b.;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15,Article 459.2.b.這一表述取代《紐約公約》中“公共政策”一詞。兩者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越南法律對“越南法律的基本原則”沒有規定明確的含義。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試圖將“違背越南法律的基本原則”解釋為:“違反越南法律基本原則是指對越南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大影響,將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當事人或第三人合法權益?!雹賀esolution 01/2014/NQ-HDTP of the Judicial Commiss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interpretation of some provisions of the Arbitration Law,dated 20/03/2014,Art.14(dd).然而,該解釋仍然太抽象,故越南地方法院對該規定有不同的理解和實施方式。有些法院認為“基本原則”是“實體法的一般原則”,因此很容易拒絕承認外國仲裁裁決。這事實上將違反了任何領域法律的原則視為違反了越南法律的基本原則?!?〕越南法院對于公共政策適用的任意性,導致了法院拒絕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頻發。

三、評析

(一)國籍的認定采取地域標準

盡管越南已經加入了《紐約公約》,但在界定仲裁裁決的國籍時與《紐約公約》采用的標準不一致,給司法實踐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為了解決越南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判斷仲裁裁決性質的困境,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修改越南仲裁法法律體系,明確規定仲裁裁決國籍的判定以仲裁裁決地為準。在相關法律修改前,在界定仲裁裁決的國籍時,應優先適用《紐約公約》來界定仲裁裁決的國籍。

(二)向司法部提交申請的情形

2015年《民事訴訟法》取消了“兩步法”步驟,規定申請執行人可以向司法部或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請,那么,在什么情況下申請執行人會先向司法部提交申請呢?這就涉及越南的“商事保留”條款。越南只承認與執行解決由“商事法律關系”產生的爭議的仲裁裁決。然而越南法律有關“商事”的定義一直在改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見。2005年《商法》對“商事“采取了一個非常狹窄的定義。②The Commercial Law,No.36/2005/QH1I1,Article 45.該定義排除了許多具有商事性質的活動,如融資、投資、建筑、工程和貨物或旅客運輸。越南法律的這種規定顯然與國際慣例不符。

越南司法部在審查申請材料時做的只是行政工作,它僅確認移交給有管轄權法院的材料是否完整、合法。如果是,司法部會將申請材料移交給有管轄權的法院。但司法部審查后將材料送交有管轄權的法院時會附上自己的意見。司法部經審查認為屬于商事糾紛的,會向法院表明。司法部在考慮糾紛是否符合《商法》規定的14項活動中的任何一項時,似乎比法院更愿意靈活行事。其對《商法》的有關“商事”的規定采取一個更寬容的理解方式?!?0〕

在仲裁裁決解決的爭議事項不符合越南法律有關“商事法律關系”的定義時,申請執行人可能會向司法部先行提交申請材料,以期望獲取其有利意見。但法院采納司法部建議而作出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裁定僅發生在個案。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時,最好判斷任何可能產生的糾紛是否涉及商事法律關系。尋求司法部的支持和地方法院的承認裁定只是裁決遇到執行障礙時的補救。

(三)明確檢察院主動提起抗訴的理由

2015年《民事訴訟法》仍然規定省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對省人民法院的裁定提起抗訴,但卻沒有寫明可以抗訴的理由。③The Civil Proceedings Code 2004,Article 461.2.越南法律應進一步明確檢察院在哪些情況下可以提起抗訴。如法院的裁定違反越南公共利益或仲裁裁決事項為越南法律規定不能仲裁的情況下,檢察院有權主動提出抗訴。在其他情況下,比如檢察院認為法院適用法律錯誤或裁定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檢察院的抗訴權應得到限制,除非當事人同意,不得主動提起抗訴。越南人民檢察院在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中的過寬干涉是國家介入公民社會各個方面的意識形態的“產物”。因此越南不僅需要改變法律措辭,更需轉變立法思維?!?1〕

(四)仲裁條款獨立原則

承認與適用仲裁條款獨立原則,已成為現代國際商事仲裁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2〕越南法院應在實踐中盡量承認仲裁條款的有效性。當事人之間由于無效合同引起的爭議,仍應按該合同中的仲裁條款通過仲裁方式解決,除非該仲裁條款依照應適用的法律也是無效的。

越南法院會以合同的當事人未經授權簽訂主合同為由否認仲裁條款的效力,故為訂立越南法律認可的有效合同,在訂立合同前,當事人應弄清越南法律對當事人行為能力和授權的規定。此外,如果被執行人是法人,申請人需要給法人的董事長或法定代表人通過雙掛號郵件或快遞進行訴訟程序的通知,以滿足正當程序的要求??紤]到越南法院對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審慎態度,外國人尋求在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時最好聘請越南律師進行訴訟,以盡量減少拒絕承認與執行的風險。

(五)限制適用公共政策

另一個困擾外國商人的關鍵問題是越南法院對“越南法律的基本原則”的寬泛解釋。在多數情況下,《紐約公約》項下的裁決都能得到執行地法院的承認與執行,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法院才作出拒絕承認與執行公約裁決的裁定。特別是以違反法院地國的公共政策為由而拒絕承認與執行政策裁決的情況?!?3〕

越南最高人民法院澄清和限制“越南法律的基本原則”范圍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該定義遠非完美,仍過于抽象。越南還需進一步提高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確定性,嚴格限制地方法院在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中對該理由的適用。

越南有關商事政策制度的法律在不斷完善與發展,這會對越南的貿易和投資環境產生積極影響。但越南法院的司法實踐需要跟上法律發展的步伐。本文對越南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重點問題進行介紹與分析,希望為中國了解越南有關制度和中國商人在越南申請承認與執行仲裁裁決提供一定的參考。

〔1〕〔3〕Blanco Elena.Evolving to perfection:Enforcemen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l Awards in Vietnam,Journal of word Investment Trade.vol.11 Issue6,December 2010,pp.979,992.

〔2〕趙秀文.國際商事仲裁案例解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58-259.

〔4〕〔11〕Quang Chuc Tran.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in Vietna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Issue 6,2005,p.495,502.

〔5〕David Fong and Ivy Che.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in Vietnam,Asian Dispute Review,Issue 3,2012,pp.90-93.

〔6〕馬占軍.我國仲裁協議效力認定的新發展——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J].河北法學,2008(3):158.

〔7〕侯登華.仲裁條款獨立性理論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0):32.

〔8〕趙秀文.國際商事仲裁現代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94.

〔9〕Tran Viet Dung.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Arbitral Award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s in Vietnam,Kutafin Vniversity Law Review,Volume 1,Issue 1(5),April 2016,p.120.

〔10〕Van ToanTruong,veali Sesto E.Enforcing a Foreign Arbitral Award in vietnam,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yer,vol.29,Issue 7,July August,2001,pp.317-322.

〔12〕寇麗.國際商事仲裁協議法律適用若干問題探析——從仲裁條款的獨立性角度出發[J].仲裁研究,2004(1):63.

〔13〕Pieter Sanders.A Twenty Years’Review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Arbitration and the Licensing Process,ed.by Robert Goldscheider and Michel de Haas,The Licensing Executives Society International,Clark Boardman Company,Ltd.,New York,1981.pp.3-14.

Research on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in Vietnam

LIU Xue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

The history of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in Vietnam is not desirable.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on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have are some problems,such as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the nationality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one,the excessive intervention of the People’s Procures,etc.In judicial practice,it often occursthat courts tend to take a conservative attitude and refusals to recognize and enforce foreign arbitral awards.Analyzing the Vietnamese law on enforcement of Arbitral Awards and its problems occurred in application,the paper hopesto help our businessmen understand Vietnam’s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 system.

foreign arbitral award;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Vietnam;Vietnamese court

(責任編輯 余賀偉)

DF94

A

1672-2663(2017)04-0084-06

2017-09-16

柳雪(1993—),女,湖北監利人,廣西大學法學院2016級國際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司法部商事公約
圖書借閱公約
司法部發布法律援助 工作指導典型司法案例
國際商事仲裁中證據及其審查與認定
制定《圖書借閱公約》
歡迎登錄中國商事仲裁網
司法部在湘潭大學設立全國首個調解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基地
尋找最大公約
制定《圖書借閱公約》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國籍問題
淺論商事習慣之于民法典的地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