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惠農興村是辦好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關鍵

2017-03-08 04:35孔維新
學會 2017年1期
關鍵詞:紫薯惠農農技

孔維新

在江蘇省市科協的領導下,江陰市山芋種植業協會認真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因地制宜做好農業科普的“萬家燈火”。近10多年來,協會推廣普及新品種新技術13個,培養了207名農民技術員,30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真正做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豐富了菜籃子、米袋子,又讓老百姓吃上了大自然的“保健品”,使大白元、牛踏扁毛豆、長壽菜等新品在祝塘、文林、陸橋、河塘、長壽、璜塘、長涇等地區家喻戶曉;蘇云糯黑米,寧紫薯1號、2號、4號,紫色馬鈴薯在全市16個鄉鎮的部分村組、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2016年,紫薯系列全市種植2300畝,輻射推廣到全國6個省市,12個地區,22個縣,49個鄉鎮,361個村組,協會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歡迎和好評。實踐證明,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要在農村生根、開花、結果,做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是關鍵。

江陰人多地少,工業經濟發達,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耕地面積僅0.27畝,可是由于受耕地資源的制約,發展產業規模有一定的困難,再加上農業勞動力的嚴重不足,決定了江陰發展現代農業不能追求“大”,而應追求“精”和“特”,在“優質糧食、精細蔬菜、精品園藝、特色漁業、健康牧業、生物農業”上做文章。如華士鎮陸南村華正江同志,8年來在0.9畝土地上種植臺農071長壽菜,年收益5萬余元;顧山鎮李橋村潘鳳英在0.3畝土地上培育紫心山芋甘薯,畝年收益3.6萬元;云亭街道定山朱相寶、朱安全等同志在十邊地上種植寧紫薯1號山芋4000株,人均收益7000元左右;月城鎮黃橋村周海全同志在2畝多土地上種植美國黑糯玉米、黑花生、紫山芋、長壽菜和優質水稻等,年收益7~8萬元,由此可見,發展精致農業大有可為。

實踐證明,在發展精致農業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力(實力)制宜,因場(市場)制宜,決不能盲目發展,一哄而上;一定要實踐、實踐、再實踐,有了70%的把握后才發展,這是我會在發展“精致農業”中的體會。

一、建好農業科普陣地,辦好農業科普惠農服務站

農業科普惠農服務站是農民學習農業知識的前哨陣地,是普及農業科普知識的場所,是提升農民科學知識的基地,它打通了科技興農“最后一公里”。

為了辦好農業科普惠農服務站,2009年5月,協會在祝塘成立了科普惠農服務站,站內設立了咨詢室、閱覽室、圖書室、培訓室、成果室,免費供農民學習。

咨詢室展示了12塊在江陰發展的各種新品種,簡要介紹了新品種的由來和栽培技術。閱覽室訂了12份江蘇、山東、浙江、安徽、湖北、上海等省市的農業科技報紙雜志。圖書室有1500余冊農林牧副漁各種圖書,培訓室能容納30多名農民培訓,成果室展示了發展精致農業中的實物和照片。8年來,惠農服務站內已有8000余人次參觀學習,120人次借閱圖書,舉辦培訓班30期。站里還引來了無錫市錫山區、濱湖區、惠山區、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常熟市、武進區、金壇市、溧陽市、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區、宜興市、連云港市等市縣區的農民學習參觀。

二、建好農業科普實驗基地,種好銀發農技田

2000年初,協會租用了祝塘一家廠區的3.2畝土地創辦了銀發農技田。為了進一步方便廣大農民參觀學習,2007年又將銀發農技田搬到經濟薄弱、農民科學素質較低、較偏僻的地方,提升農民的科學素質。

為了滿足農戶種植“名特優”新品種、新技術的心愿,2011年3月,協會和同創谷類專業合作社商洽在該社建立試驗示范區:一是以種植水蜜桃、楊梅為主的精品園藝園;二是以養殖沙塘醴(土婆魚)螃蟹為主的特色水產園;三是以種植黑色食品為主的旱地作物園,并在此基礎上,在恒欣專業合作社擴大了三個試驗示范小區,以種植寧紫薯2號、南紫薯65、紫色馬鈴薯、彩色花生、黑稻、黑糯玉米、黑大豆、黑芝麻為主的黑色食品科技園;以種植南梗46、5055等水稻為主的優質糧食園;以種植金銀花、大馬士革玫瑰花為主的藥材試驗園。銀發農技田、同創、恒欣實驗示范區三者合一,形成了一個“萬家燈火”實驗園區,供有不同需求的農民學習考察。

三、 建好農業科普“大講堂”,普及農業科普知識

開展農業科普四季服務行動,是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現代職業農民的重要舉措,也是普及農業科普知識的好辦法,真正能做到實際、實用、實效。春季,在培訓室和田園中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推介行動現場操作播種育苗技術;夏季,在田園中邊講邊操作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保證農產品的安全生產;秋季,客戶、種植戶、科技示范戶、專家等一起觀摩秋季的成果、品嘗優質農產品果實,做好市場對接行動;冬季,農業專家、種植戶、科技示范戶一起共同總結經驗,做好種植戶的技術提升工作。

為了充分發揮紫薯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實現紫薯生產轉型升級,2014年10月,協會在恒欣專業合作社召開了“寧紫薯2號”觀摩推廣會,省農科院糧作所甘薯研究室賈趙東副研究員、馬佩勇博士親臨現場,與30多名觀摩者一起商討紫薯品種結構、生產管理及產后貯、銷等有關問題,并給大家上了一堂“寧紫薯2號”栽培技術課,促使紫薯產業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協會還編印了1萬份寧紫薯1號、寧紫薯2號,南紫薯65、紫心馬鈴薯、黑米稻、黑糯玉米、新大粒1號大黑豆、榆林蕎麥、彩色花生、贛芝9號、航芝1號、依紫千紅、金銀花、玫瑰花等18種作物的栽培技術資料,免費贈送給種植戶。

四、發揮“專家智囊團”作用,架起農業科普金橋

為了架起農業科普金橋,協會到江蘇省農科院、南京市農科所、江蘇沿江地區農科所、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無錫市農技推廣中心、徐州市農科所、山東省農科院花生研究所、中國農科院油料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芝麻研究中心、江西省農科院等15個科研院所考察學習,并與謝一芝、王慶南、李洪明、張祖明、張愛軍、史陽白、丁玉、謝吉先、奚茂興、王雙玲、饒月亮等20多名專家掛鉤“結親”引進新品種、新科技成果30多項,并在銀發農技田、同創、恒欣試驗園中試種推廣。

五、建好農產品信息平臺,讓種者開心,吃者放心

徐霞客鎮楊莊村水墨家庭農場主要生產藥食同源的紫薯、紫馬鈴薯、黑米、黑糯玉米、黑蕎麥、彩色花生、黑花生、黑芝麻等13種黑色食品。為了讓種者開心,吃者放心,協會于2014年10月16日召開了優質農產品市場對接會,消費者、營銷者、種者、學者歡聚一堂,觀摩秋作物成果,品嘗果實,商討哪個品種可以發展。

為了盡快把優質農產品推向市場,協會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印刷了1.5萬份寧紫薯1號、寧紫薯2號、紫色馬鈴薯、彩色花生等13種黑色食品的由來和營養成分資料在蘇錫常澄等地區廣泛宣傳;二是與江陰報社、江陰電視臺、江陰電臺等媒體聯系,宣傳報道13種黑色食品在江陰研發成功;三是廣泛宣傳種植戶在研發中的先進事跡;四是帶上新樣品與朋友們一起登門拜訪賓館、酒店、超市、企業老板、廚師長、商討新品的吃法與菜肴;五是利用科普宣傳周、科普宣傳日在集市貿易場所、大酒店、超市、科普惠農服務站展示新食品和菜肴;六是在工商局注冊“新大康”商標,設計包裝禮品盒,印發廣告并開展宣傳等一些促銷活動,激發了農民愛科技、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使一批新品種技術得到有效的推廣應用,使農民感到只有掌握科技種田的本領,才能發財致富。

猜你喜歡
紫薯惠農農技
新形勢下開展農技推廣工作的思考
紫薯粥變色實驗
紫薯雞蛋卷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技推廣工作
新世紀惠農政策演進梳理
德惠農商行共青團榮獲優秀團組織稱號
惠農政策 “回頭看”
變色吧,紫薯粥
26億中央財政支持農技推廣
蜂蜜紫薯山藥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