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研組建設的思考

2017-03-08 22:52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永興小學陳維英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教研組跨學科教研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永興小學 陳維英 許 章

葉圣陶先生說:“若要問我語文怎么教,我也不知道!”他的話十分坦誠,透露出一種意思:我們的教育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拿來就能用的教學模式,更不存在全天下都可以用的標準。因而學科教研組建設如果沒有抓住實質性的東西,盲目采用別人的模式,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嚴重缺乏創新。每一位教師在教研組的核心素養(社會責任、實踐創新、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也無法得到正常發揮。因此學科教研組建設應該根據實際和未來的發展需要,有的放矢,現思考如下:

一、學科教研組建設中存在的共同問題

1.教師參與消極,缺乏凝聚力

課改已經進行了多年,但許多學校還是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特別是以語文和數學的教學質量為重中之重。學校的許多考核方案都偏向語文和數學,讓部分優秀的其他學科教師不得不兼職,一邊從事其他學科教學,一邊從事語文或數學教學。農村學校最為嚴重,甚至根本沒有專職其他學科教師。

2.教研研究氛圍不夠,流于形式

許多學校的教師都是按年級辦公,很少有按學科來辦公的,很自然地音樂、美術、科學、綜合類教師就被分散的七零八落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各自為戰,成員之間的感情溝通,思想交流也顯得不夠默契,很難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且教研內容單調,大多部分都是流于形式,準備教研資料,應付學校檢查。

3.缺少動力機制,管理不到位

幾乎每一個教研組每學期都有教研工作計劃,由于制度不夠完善,導致缺乏具體落實措施,教研工作無法得到保障,無效勞動比較多,許多時間都是準備檢查資料,處理學校的一些應急工作。對教研組科學合理的評價與獎勵機制,尚需健全。

二、創新教研,讓學生參與

1.參與課堂的評價,提高師生

學生曾經是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活動的主體?,F作為一名“教師”帶上聽課本坐在后面與老師一起參與教研。角色的變換能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調動他們參加評價,評同學,評教師,大膽發表獨特見解,打破傳統教研。同時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我,重新認識他們的課堂,促進他們以后更好地改變自己。

2.學會傾聽,給予空間和時間

讓學生參與教研中的聽課,評課,教研組應像對待教師一樣給足參與評價的時間。教研活動時提倡“百家爭鳴”式的爭論,允許共識與個性并存,保證學生有自主發言權,敢評議教師的表現、敢評價教師的優點、敢指出教師的不足之處。他們的發言,他們的意見可能就是我們老師間教研無法發現的地方,值得反思。

3.參與教研活動,教研更精彩

學生參與教研的方式多種多樣。部分教研活動設計,師生可以商討制定,體現教研活動不僅是為提高教師服務,也是為提高學生服務的思想;師生共同參與教師沙龍活動,學生可以發表自己對教師、對學校、對作業……想法,師生一起商量,開個圓桌會議;高年級學生,還可以自已根據課本,查閱資料,制作課件,上教研課,課后讓所有學生和聽課教師進行評課,完成一次與眾不同的教研活動。

三、打破壁壘,跨學科、跨學段教研

1.提供空間,促進交流

多學科教師在一起討論問題,往往是多角度的分析,思維方式也是多樣性,避免了單一學科的思維定式,容易打開思路,開放思想,促進深入細致交流。

2.改變機制,跨學科拓展教研空間

學校方面應積極健全教研組研究制度,及時改變評價機制,發揮每位教師的專長,加強教師的互相協作,搭建跨學科跨學段教研交流平臺,各取所長,優勢互補。教研組建設中增設與其他學科共同的教研計劃,提倡開放的教研教學研究。

3.大膽嘗試,跨學科教研

跨學科教研不是幾個教研組的簡單疊加,更不是幾個教研組的平分秋色,平均用力,而是以一個教研組為中心,其他教研組與它相融的一種整合教研。教研中的融合課程,不斷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科間相互滲透。最重要把握融合的度,找準融合的點,強調立足本學科,以融為本,融其他學科的內容,突出核心,整合實施。

4.多元整合

跨學科教研不僅是課本的需要,也是學?;顒?、各種比賽的需要。

5.跨學段教研,促進學段銜接

通過跨學段教研,各學段的老師都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學校聽教研公開課,而且通過教研的形式,幼兒園和小學、小學初中教師坐在一起教學研討,多了溝通,少了誤會,各取所長,優勢互補??鐚W段教研可以兩種形式進行:一是同學科教研,二是核心素養的培養的教研。

四、制定基本策略——教研與教學的融合

第一,教研組建設要從效果上要追求研究的問題、解決的問題。

第二,要充分考慮教師的研究成果。不能讓“教研組研究”得不到持續發展。

第三,教研與教學相融合,實踐是關鍵。

五、營造教研組文化,注重反思積累

學校部分領導只關心教研組做了多少工作,每一個學科的成績怎么樣,來評定學科教研組建設的成敗。往往使教研組的活動開展陷入困境,出現種種矛盾。其實真正的成敗在于“教研組用心做了多少工作;反思總結了多少經驗和教訓;整理積累了多少資源;充滿了什么底蘊和文化”。教研組的成長就是反思積累。不注重反思積累,就是不注重自己的成果;沒有了反思積累,教研組就無法形成自己的文化;有了反思積累,才可能積淀底蘊,形成良好的教研組文化。

我們在教研組建設過程中,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教研組文化,保留住每個成員在教研教程中形成的基本信念、價值觀、道行為規范……這是教研組不斷延續、發展、永保持久生命力的源泉。

學科教研組建設不是個“高大上”的概念,也沒有“白富美”那么耀眼,也不是把常規的工作做好、落實到位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學校領導大力支持,同心協力,制度到位,平等對等所有教師,考核跟進,多方面配合,形成了良好的教研組文化,教研組建設才算起步。教研組成員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促進自身專業的成長,而且相互感染、相互激勵、相互影響,才能促進教研組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教研組跨學科教研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跨學科前沿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王者之師——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數學教研組
英語教研組的建設與發展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給中學歷史教研組長的五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