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化小學學困生課堂表現的對策

2017-03-08 22:52北京市順義區東風小學建新校區劉學亮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7年19期
關鍵詞:體育課學困生集體

北京市順義區東風小學建新校區 劉學亮

體育教學中要想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身體素質,對學習行為習慣的要求與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要學會控制,尤其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礎。對于體育教學來說,決定其整個學習氣氛的是學生是否自覺的學習行為,因為雖然學生的學習行為時時刻刻都在接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約束,但這種約束最終都需要通過學生的自我接受內化和轉為行動的自覺過程才能奏效。在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不一致性,知、情、意、行發展的不均衡性、心理傾向的差異性,這就決定了他們各種行為地好與差存在的必然性?!吧傩∪魺o性,習慣成自然”。如何處理、如何調控“學困生”是體育教師上好體育課的重要藝術。

一、體育教學中學生常見的不良行為

(一)“學困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意識,存在的不良行為

大多數學生認為體育課是玩耍課,因而上課敷衍了事,有的上課聊天,有的只愿意參加自己喜歡的一項或幾項體育活動,特別是初、高中生,愿意隨自己意愿玩,而對教師的的教學內容與組織卻沒有興趣等。

(二)“學困生”在課堂組織紀律方面,存在的不良行為

上課中愛打鬧,接嘴,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時想其他的事情;不服從指揮與安排,有的內容不參加或不按要求完成,遲到等。

(三)體育課中學生意志品質方面,存在的不良行為

在體育課練習中偷懶,有點小傷小病就請假。對于難度較大、較辛苦的教材,怕經受挫折,沒有勇氣去努力嘗試,對于對抗性項目,競爭意識差,缺乏拼博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四)體育課中“學困生”思想品行方面,存在的不良行為

學生在體育練習中,集體主義觀念不強,較為自私,只想個人活動,而不愿參加集體的活動,以強凌弱,霸用活動器材等;不愛勞動,不愛護公物,歧視暫時后進生或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等。

(五)由于“學困生”體育能力差而破罐子破摔,不理會老師的教育教學指導

二、體育教學中“學困生”常見的不良行為處理方法

(一)認真觀察了解學生的情況,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每個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需要任課老師深入了解,通過觀察學困生的日常行為表現等找準他們存在的實際問題“對癥下藥”,從而有針對性地為做好轉化工作打下基礎。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上課不專心聽講的都是學困生。究其原因,是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

(二)表揚形式多樣化,讓學困生感到只要努力就有收獲

盡管學困生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他們身上也都有些“閃光點”,需要我們充分肯定他們身上的優點和每一次的進步,哪怕不太突出,很微小,甚至只是一些苗頭,也要加倍去鼓勵和扶植。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學困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

(三)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形成集體意識

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不僅對班級凝聚力的形成起著關鍵作用,而且對學生身心健康、生活、學習都有意義,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評價自己非常重要。

三、轉化“體育學困生”的對策

(一)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教學中結合體育影片,看電視、體育錄像、VCD等方法,介紹、講解古今中外的體育趣聞、體育的起源與發展,扣人心弦的體育賽事。另外,還重點向學生介紹了本校田徑隊和長跑隊在各級比賽中獲得的榮譽,并展示比賽時的照片和獎狀。學生通過視覺感受而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激發了體育的熱情。

(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發揚民主,課堂上面帶微笑,啟發引導,循循善誘,并運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勢等肢體語言,對學生的學習給予鼓勵、肯定和贊許。組織好每一次活動,關注每一個學生,對“學優生”、“學困生”要一視同仁,認真對待和設法滿足他們的每一個正當要求。當學生練習失敗時,要給予鼓勵;當學生練習成功時要及時表揚,當學生焦慮不安時要給予安慰。

(三)轉變教學觀念

積極推動各級學校招生考試改革,加大升學考試中體育的比重;努力轉變學校、教師觀念,改“重文輕體”為“文體并重”;徹底改變只管訓練小量體育尖子,讓大部分學生“放羊”的競技體育,抓好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普通課堂體育。

(四)因人制宜

教師要認真分析“體育學困生”造成的不同原因,然后對“癥”施教。同時要通過各種方法、活動培養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還要象文化課那樣,對這些“體育學困生”進行適當的課后補習與輔導。

(五)平行教育

教師要想影響某一個學生,不是直接找他做工作,而是先影響集體,由集體再去影響那個學生。所以,教師教學中可采取以優幫差,以小集體幫個體、以大集體促小集體的組織方式,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影響,以直接的良性刺激,增強“體育學困生”的信心。

(六)耐性教育

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并充分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并抓住不放,及其成為推動他們前進的動力。此外,要創造良好的“周邊”環境,使其他學生尊重“體育學困生”。

(七)情感教育

教師要以自己的行為舉止去影響學生。要常以親切、友善、樂觀、鎮靜和信任的教學態度熏陶學生。對違反課堂常規的學生,教師更要愛護、關心、以理服人,使他們感到批評是善意的,在心中 “波紋效應”。有了這種向心力,“體育學困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就會被激發出來。

(八)激勵教育

首先,教師可用中國運動健兒刻苦訓練在奧運會及許多國際比賽為國爭光的事例去教育學生。其次,要讓“體育學困生”知道,只有積極參加體育,練好身體,長大才能為祖國作出貢獻。再次,在教育中增加競爭性因素。讓“體育學困生”逐漸適應競爭、敢于競爭。

猜你喜歡
體育課學困生集體
我為集體獻一計
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談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
體育課
警犬集體過生日
上好期末三節體育課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