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對教育教學的反饋

2017-03-10 12:28李江麗
青年時代 2017年4期
關鍵詞:反饋教育教學

李江麗

摘 要:近年來地方院校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完善招生與就業的聯動機制,爭取向社會輸送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筆者從地方院高校的角度分析了畢業生就業與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專業滿意度的教育教學反饋。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教育教學;反饋

一、就業對教學的反饋

(一)面向應用轉型,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根據國家和云南省關于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要求,結合保山市及滇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畢業生實際工作情景的崗位能力為根據,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重新確定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質量,積極探索符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契合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標要求。

(二)制訂課程標準,全面修訂和編制課程教學大綱學校緊緊圍繞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積極探索改革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全面修訂理論課程教學大綱,并組織編寫實踐教學大綱(實驗教學大綱、實習大綱、實訓大綱),制定課程標準,強化教學工作的指導性、科學性、操作性和規范,對各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目的、要求、學時安排、教學方式和手段、教學所需設施條件和考核辦法等做出明確規定,確實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制定系列監控教學質量的文件,包括對教學的各個環節、評學評教、教學督導、教學質量工程等方面的監控,做到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好教學質量。

二、就業對人才培養的反饋

(一)緊密聯系社會,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為了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提高我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特色,學校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提出了“3+1”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其中“3”是指前三學年以校內教學為主,進行專業基礎培養,并適當引進“行業、企業”元素,把“學以致用”的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1”是指最后一年把學生送到行業企業一線進行畢業頂崗實習,使學生的實習過程滲透實踐教學,著重行業職業技能和素養的培養,并請企業工程技術或管理人員參與實踐教學,真正建立與企業行業等緊密的、實質性的聯合培養機制。

(二)建立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環節比重

2016年,學校被云南省教育廳批準為轉型發展試點高校。一年來,學校先后出臺了十多個教學文件,將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綜合改革的核心,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頂層設計,有序推進轉型發展及綜合改革工作。建立完整了以實驗中心和實訓中心為依托的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體系,力爭至少一個實驗中心或實訓中心,每個專業都有相對固定的實習實訓基地。[2]確立了以“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為主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學生實踐能力明顯提高,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不斷提高。

(三)樹立開放辦學理念,加強校企、校政、校校、校所合作,構建協同育人的體制機制學校積極開展與企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根據專業特點,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產學研合作教育項目,聯合設置課程和培養學生,加大優質教學資源的引進力度,大力培養“產銷對路”的應用型人才,構建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

(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活動對教學、科研工作的促進作用學校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業課程,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知識和初步的創業能力,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大力開展大學生創業高峰論壇、創業計劃大賽等系列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創新創業比賽,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科研課題,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三、就業對招生的反饋

(一)專業就業情況是學院招生計劃編制的重要參考依據學院在2016年招生計劃編制工作中,對部分??茖I,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計劃調減,充分地發揮就業與招生的聯動效應,逐漸形成招生指標的優化配置與競爭機制。

(二)將就業指導提前融入到招生咨詢和志愿填報的過程中,在每年的招生宣傳中重點介紹各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就業情況,讓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就能了解今后職業發展方向。

四、就業對專業設置的反饋

(一)在專業的設置方面,堅持“圍繞轉型和結構調整,打造學科優勢,增強服務能力”的建設思路,主動調整專業結構,大力發展應用型專業,充分發揮就業對專業設置的倒逼機制,不斷提高專業設置的社會適應性和契合度,不斷加強特色和品牌專業建設。

(二)在專業的申報方面,充分做好專業申報的前期調研和論證工作,廣泛聽取院內外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學委員會和相關單位的意見和建議。

(三)“十三五”期間,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地方性、應用型較強的學院。

五、結論

地方高校高度重視就業對人才培養、教學、招生、專業設置的反饋與指導,始終堅持以保山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來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加強對就業市場的調研,關注行業發展變化對人才需求的情況,逐步建立起了就業、招生、培養的有效聯動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

參考文獻:

[1]李春梅,夏廣忠,李長治,姜偉.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指標體系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 2015(06).

[2]路迪.《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難解大學生之困 [J].教育與職業,2014(7).

猜你喜歡
反饋教育教學
“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效果研究
對“未來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揚”和“忽視”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