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師生共建科研創新團隊培養模式初探
——以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17-03-11 13:43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年21期
關鍵詞:師生大學生專業

徐 超 徐 健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九江 332007)

1 引言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強調高校教師在創新創業中的教育責任,充分發揮高校創業孵化基地在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中的作用,為有意愿、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能力培養計劃?!?;國家科學技術部印發了《關于充分發揮高等學??萍紕撔伦饔玫娜舾梢庖姟?,文件指出:“要明確高校在創新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努力構建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隊伍,成為科技創新的突擊隊和排頭兵?!辫b于此,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知識傳播的基地、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引導高校建立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必將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2 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培養模式的現實意義

高校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培養模式是以本技術領域的頂尖人才作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組成研發的中堅力量,并挑選專業互補的大學生構成,師生共同圍繞具體的研究課題,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項目的技術研發工作,實現大學生教學、實踐、科研三位一體的培養。

一方面,該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輕實踐重理論的教育方式,滿足了大學生渴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投身科研活動中的意愿,且此過程中也轉變了教學上以課本為主體,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培養有創新思維的大學生創造了契機。

另一方面,高校教師利用自身資源,結合專業背景,主動申報課題、承接項目,吸收一大批踏實肯學的大學生參與,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師生的優勢互補。因此,師生共建型團隊培養模式無形中不僅為教師在研發過程中提供幫手,也提前給大學生接觸企業、完成項目研發的機會,有利于其早發現自身不足,準確找到定位,為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3 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培養模式的構建

搭建合理的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既是高校有效提高科研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師生共同的期望與追求。結合實際情況,我校在實踐創新中,始終堅持以大學生自己動手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培養方式。團隊主要由本專業領域的優秀人才作帶頭人,即應具備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科研經驗,且正承擔若干科研項目、課題的教師擔任(通常為副教授以上職稱)。學生則由應用型本科生和高職高專生共同組成,核心成員一般是4至6名,充分將本科生扎實的理論功底,較強的分析能力同??粕鷦邮謱嵺`能力強、思維活躍的特點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同時,人員選撥中還應注意考慮專業互助、技術互補,鼓勵多專業間的交叉互通,避免出現單學科存在的知識體系單一的不足。另一方面,注重保持各年級學生的梯度培養,以克服因團隊人員流動頻繁導致研發項目中途流產問題。由于該團隊培養方式是基于師生共同創造,共同擔責的基礎上,打破了傳統導師制的被動培養模式,學生從簡單、重復的科研勞動解放出來,有利于沖破傳統定勢思維,提出創新思想。

4 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的平臺搭建與效果

近些年,我校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已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指導課,SYB創業課程,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并且結合專業特色成立創新班、興趣小組,充分體現實踐+創新的培養目標。同時,在滿足大學生科研創新過程中的普遍性要求下,還充分考慮學生的層次性、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已逐步形成協調合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4.1 有計劃的組織開展科研競賽活動,充分發揮競賽本身的激勵作用,切實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當前,以我??蒲刑幗M織的“科技周”活動為載體,大量投入人力,物力,通過多年的不懈創新,越來越多高質量的科研成果涌現出來。同時,學校也高度重視參與各類科研競賽,且在我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多次在全國、全省高職高專組科技創新競賽中獲得一等級獎和優秀組織獎。同時,一方面對于比賽中取得佳績的學生,依據規定可取得一定素質拓展學分,另方面對于具有實際效益的項目或成品進一步給予資金支持,使其不斷完善、改進。

4.2 有目的性的組建大學生創業團隊,在實實在在的創業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形成師生共同創業的新模式。目前,我校創業孵化園已成功入住多支師生共建的創業團隊:天工教儀科技有限公司、非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志保醫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研發項目主要面向以機、電方面,如光電控制演示裝置、電工實訓裝置、模電實驗箱、數字試驗箱、開發便攜式透視儀、潔牙機等。多項研發產品已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投入市場,部分項目已取得階段性的研究成果,依托實驗成果公開發表科研論文多篇。目前,還有一定項目處于研發初期,有待不斷完善。

5 結語

當前,在我國大力提倡“雙創”的新時代背景下,師生共建型科研團隊培養模式將成為高職高專學校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團隊能通過充分的資源共享和技術交流,最大程度上實現優勢互補,克服了大學生創業項目同自身專業結合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以及吸引創業資金乏力問題。同時,也改善了專業教師參與度不夠,優良的實驗設備作用發揮不充分的現狀。盡管同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高專院校在師資水平、項目資源,學生能力上還有一定差距,但隨著高校對教學科研的進一步重視,教師自身職稱晉升的需要以及學生未來面臨的就業壓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結合。筆者相信,在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師生共建型科研創新團隊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具備可性且也將勢在必行。

[1]徐高歡,周昌全,王建軍,潘聰華,溫亞東. 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師生共建科技創新團隊研究[J].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7,(01):87-90.

[2]翟玉瑩,余朝閣,管恩帥. 依托實踐教學建設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的探索[J]. 安徽農業科學,2014,(25):8830-8831+8842.

[3]方剛,應宏,劉福明,湯小斌. 自組織理論視角下師生共建科研團隊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4,(06):73-74+7.

[4]張娟. 師生團隊模式下科研人員信息查詢行為與創新行為互動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3.

[5]洪盛志,陳心浩,杜冬云,李金. 大學生課外科研創新團隊模式構建[J]. 世紀橋,2009,(19):86-87.

猜你喜歡
師生大學生專業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專業降噪很簡單!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大學生之歌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