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都市區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的必要性研究

2017-03-16 10:40汪來喜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

汪來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群發展進入新階段,鄭州都市區與周邊城市也同樣在快速融合發展,尤其需要加強對其融合發展的必要性進行研究。從城市群演化規律、中原城市群階段性特征、新型城鎮化要求和推進供給側改革等四個方面,研究鄭州都市區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關鍵詞:鄭州都市區;融合發展;中原城市群

中圖分類號:F299.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113-02

一、從城市群演化規律看鄭州都市區有必要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

越來越多的發展實踐和理論研究表明,“城市群”已成為國內外城市化的重要載體。在由眾多城市構成的城市集合體中,不僅有大城市、特大城市或“都市區”形態的地域增長極,也有不同等級、不同規模的其他城市,以及共同組成的“中心—外圍”圈層?;诨パa性、移動性和各種中介機會,城市群內部各城市的功能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要素資源是相互流動、相互疊加的,并在演進中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多極網絡化結構,形成內在的垂直和橫向經濟社會聯系、發達的共享基礎設施網絡和跨行政區的統籌治理體系。因此,融合發展是城市群及不同等級城市從低級向高級演進的必然規律。就國內看,無論是沿海地區的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還是中部地區的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等,近年來中心城市或都市區與周邊城市的一體化融合態勢愈加明顯,并從中迸發出巨大的活力。處于發育階段的中原城市群,也應遵從這樣的基本規律,不論是作為增長極的鄭州都市區,還是處于周邊的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和濟源等外圍城市,城市群各個成員的提升與發展離不開對接和互補。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和融合發展,鄭州都市區才能夠集聚更多的優質資源、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周邊城市才能夠更好地彰顯特色、更好地形成比較優勢,中原城市群整體競爭力、整體效能才能夠得到充分提升。

二、從中原城市群階段性特征看鄭州都市區有必要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

有關研究表明,隨著河南省城鎮化建設的持續推進,特別是隨著鄭州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及鄭汴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原城市群城市規模等級已經由序列分布轉為首位分布,即從曾經的鄭州、洛陽“雙中心”結構,演變為當前以鄭州都市區為核心的“單中心”結構。從全國角度看,鄭州的區位交通、綜合物流、市場輻射、特色產業優勢和作為中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越來越凸顯。為了進一步提升鄭州市在國家發展總體格局中的地位,增強中原城市群影響力,未來一個階段,鄭州須高起點實施國際商都發展戰略,突出“樞紐建設、產業體系、城市環境”三大核心任務,重點強化國際物流、綜合商貿、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國際化城市等戰略支撐,鞏固提升全國交通樞紐地位,積極構建國際航空大都市,建設國家現代物流商貿中心、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以及國家區域性金融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和創新中心,努力實現建設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在這一進程中,不僅需要堅持優化鄭州都市區內部的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統籌推進主城區有機更新、航空城綜合開發、新城區有序拓展和外圍組團建設,構建通勤高效、功能互補、生態隔離的現代都市區空間布局,強化增長極功能,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還必須打破行政邊界壁壘制約,積極推進都市區與周邊城市的融合對接,開門建設都市區。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生產力優化配置,打造功能互補、協調聯動的組合型大都市區,形成中心帶動周邊、周邊支撐中心的互促互進發展局面,是順應、推進鄭州國際商都建設的基本途徑。

三、從新型城鎮化要求看鄭州都市區有必要加快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

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已經進入到城鄉統籌、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新階段。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取向從原先的“速度優先”轉變為“質量優先”;首要任務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著力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發展格局是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支撐條件是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布局,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同時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就河南省現實條件看,落實新型城鎮化的新取向、新要求,僅依靠某一個城市、甚至僅依靠一個鄭州都市區是不可能實現的。特別是在城鄉統籌、產業布局、人口就業、社會治理、生態支撐、傳承和創新中原文化方面,必須堅持都市區與周邊城市的融合對接,通過合理分工、共建共享、協同發展來實現。

四、從推進供給側改革看鄭州都市區有必要加快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舉措,也是破解我省區域經濟結構性、素質性、體制性深層次矛盾的根本手段。長期以來,包括省會鄭州在內的中原城市群,一直存在著產業結構粗放、產業層次偏低、產業同構嚴重,以及創新能力薄弱、公共供給不能滿足需要和基礎設施存在短板等一系列問題。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長期依賴以初級要素投入為主的傳統增長機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之間、區域之間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以鄰為壑,未能實現良性互動與優勢互補,導致要素供給不足與資源浪費、利用率不高并存,投資過度與產能過剩、投資回報率遞減并存,人口市民化程度低與人口局部過度集中、“城市病”嚴重并存。對此,必須加強系統設計和統籌規劃,在積極實施其他各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的同時,把加快鄭州都市區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作為河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加強區域協調、管控和引導,鏟除阻礙城市間要素合理流動的制度性障礙,降低城市間活動的交易成本,解決供需錯配與空間錯配并存的矛盾,優化生產力布局結構,在區域融合中提升傳統動力,集聚新動能,提高供給質量,促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彭波,毛磊.我城鎮化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2012年達52.57%[N].人民日報,2013-06-27.

[2] 單卓然,黃亞平.“新型城鎮化”概念內涵、目標內容、規劃策略及認知誤區解析[J].城市規劃學刊,2013,(2):16-22.

[3] 梅志雄,徐頌軍,歐陽軍,等.近二十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間相互作用時空演變[J].地理科學,2012,(6):694-701.

[4] 朱江麗,李子聯.長三角城市群產業—人口—空間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75-82.

[5] 李磊,張貴祥.京津冀城市群內城市發展質量[J].經濟地理,2015,(5):61-64..

[6] 陳彥光,周一星.城市化Logistic過程的階段劃分及其空間解釋對Northam 曲線的修正與發展[J].經濟地理,2015,(6):817-822.

[責任編輯 吳明宇]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
電視新聞傳播與網絡媒體的融合發展
以“融”為本發展文化產業之我見
成品油零售業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研究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發展途徑之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