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形象聯想記憶 增強語文學科素質

2017-03-16 18:12許典國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2期
關鍵詞:表象語言文字學科

許典國

形象聯想記憶就是將語言文字的概念意義轉化為形象,再以形象為對象,以聯想為過程,以記憶為目的。它是形象思維在語文學科中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語文能力的具體表現之一。學科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與學科特點相結合,體現出的對學科內容的敏感性、可操作性和創造性。重視形象聯想記憶,并貫穿于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科素質。

一、問題的提出

1.教學實踐的困惑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明顯存在這樣幾種傾向:第一,過分強調思想內容而忽視甚至脫離思想的載體——語言文字。無論是講文章還是寫文章,都注重在思想意義的挖掘與提煉,甚至微言大義的發揮,最終免不了形成一腔一調的程式化;第二,即使提到語言文字內容,也只是對漢語知識的孤立的講解,唯恐學生不知而苦講細講,只重知識的灌注而忽視運用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學內容的概念化;第三,只重理解,忽視記憶。理解又缺乏實際的訓練程序和明確的檢控標準,學生思維只能被束縛在課堂所涉及的狹小空間,模糊僵化。這樣,本應是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被講授的程式化、內容的概念化、訓練的模糊化所代替,老師苦講,學生厭學,語文教學陷入低效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2.學科特點的要求

中學設置語文學科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語言文字方面打好基礎,解決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這就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以語言文字的運用為核心,以培養語言文字的理解運用能力為目的的語文學科特點。教材中的課文雖只是一個例子,但它是教學目標實現的主要依托,所以這一模式的主要操作對象應是語文課文。常言“文以載道”,依靠語言文字這個載體,來表達一種道理,但語言文字和“道”之間的傳遞,必須依靠一個中介,而這個中介就是由語言文字所產生的形象,而形象的形成必然依靠聯想等思維形式,所以聯想是因文而生象,由象而明道的必然過程。當然,產生的形象越鮮明,在大腦中的記憶也就越深刻。語文記憶是對語料的豐富與積累,便于語言信息的準確迅速地轉化。因此,進行形象聯想記憶是加速語言文字信息轉化,即增強語文學科素質的有效途徑。

二、形象聯想記憶的操作

1.細心觀察,儲存豐富的表象

語言文字是一種特殊的信息符號,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欲將語言文字的抽象信息轉化為形象實體信息,首先應細心觀察,儲存豐富的表象。豐富的表象來源于周密而系統的觀察,如:在千姿百態的自然界里,有皎潔的月光、山中的清泉、藍天、白云、蟬鳴、蛙鼓等等。這些刺激人的感官,在人腦中留下生理痕跡,都會作為表象儲存在人腦的記憶中,再遇到相應的語言文字符號時,就會引起大腦皮質的神經聯系,刺激該對象在人腦中儲存的生理痕跡,喚起記憶表象,或者把儲存的表象重新組合,在對語言文字信息轉化時,才能形象疊生,層出不窮。

2.將語言文字形象化

語言文字所反映的信息有抽象與具體之分,在形象化時,操作方法也不同。反映的內容容易把握,在人的感受能力之內,稱之為具體詞;內容虛靈、不易把握,范圍超過了人們的直接感受能力,這樣的詞有一種無極性、虛靈性,我們稱之為抽象詞。具體詞轉化時,直接以它的實體形象來代替,如“老師”即可浮現你熟悉的老師的相貌、衣著、習慣語言與動作等。如“柔軟”可浮現自己撫摸小狗或小貓的感受。抽象詞轉化時,首先應轉化為具體詞,然后再形象化。如“中國”可用“天安門”“五星紅旗”來代替,如“慶?!?,可浮現新中國成立時天安門前的場面。若語言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時,具有“逼真”“奇特”“動態”“關己”的特點,記憶效果更好??傊?,在形象轉化時,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個性特點和鑒賞習慣,有所發揮創造。

3.形象聯想

客觀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語文課文更是通過作家對外界感受后而內化的情感世界,是一個具有豐富內蘊的藝術整體。為此,在形象記憶時,始終應伴有聯想,聯想是新舊知識建立聯系的產物,舊知識積累越多,新知識聯系越多,就越容易產生聯想,越容易理解和記憶新知識。因此,在對課文內容形象記憶時,只有展開聯想、想象、才能入境入情入理,才能理解基本內容。同時,又可結合各自不同經歷,展開不同聯想、想象、補充,增加課文所提供的畫面、形象等,探隱知顯,進行再創造,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這樣,既理解了課文,又記憶了課文,使課文真正發揮“例子”的示范作用。

4.讓形象聯想記憶成為語文教學的習慣

形象聯想記憶是語文教學的一種啟發思維的方法,又是一種語文能力的體現。只有在不斷的運用中成為一種習慣,這種模式才能形成生效,這種能力也才算得上是自己的學科素質。那么怎樣才能成為習慣呢?教師的循循誘導固然重要,更關鍵的在于學習者自己的親身實踐,只有直接感受,直覺心理不斷的積累演繹,才能形成這種無意識控制的高級神經運動。整個操作過程可概括為三階段:一是動作模仿。老師示范或者借助影像、圖文,刺激大腦,使學生準確地把握這一轉化的具體程序,并形成一種整體映像。二是學生在不斷模仿的過程中,形象聯想的程序、方式會不斷反映到大腦中,產生一種感性體驗,操作主體會在直覺層面上進行概括。三是內化完成階段。這樣,活動主體才能形成行為習慣,進而增強對學科內容的敏感性和創造性。

實踐證明:形象聯想記憶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思維訓練方法。在形象聯想轉化時,主體可結合各自的特點,有所發揮創造,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既能理解掌握知識,又能聯系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范圍,提高創造思維的積極性??梢哉f,重視形象聯想記憶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習慣,是現代思維科學新啟示的實踐探索,是擺脫目前語文教學困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科學選擇。

猜你喜歡
表象語言文字學科
關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表與里
表與里
蕪湖市蕪湖縣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超學科”來啦
透過表象看公式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安陸市榮膺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城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