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策略

2017-03-16 18:27馬潔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2期
關鍵詞:現代詩歌小組討論詩歌

馬潔

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一直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是集中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產物。詩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詩歌影響著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養。但在初中詩歌教學實踐中,往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解決初中詩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

一、詩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學生對詩歌缺乏有感情的朗讀

當前詩歌的朗讀方式已經多樣化,比如有的教師把文章分成幾個段落,安排每個學生負責一個段落進行順序朗讀;也有的教師把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安排小組之間進行朗讀。但是,許多學生在詩歌朗讀過程中過于形式化,沒有帶著感情進行朗讀,他們也難以體會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生往往在朗讀了多遍詩歌以后,對詩歌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

二是,教師過于注重講解詩歌

在詩歌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詩歌朗讀以后,就開始針對詩歌進行講解,學生缺少了一個重要的思考環節。而且,有的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直接把整個詩歌的內容、時代背景、修辭手法以及想要表達的思想拋給學生,學生只需負責把教師講的內容做好記錄,再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

三是,課堂教學過于枯燥無味

在初中詩歌中還有部分屬于現代詩歌,而許多語文教師在針對現代詩歌進行教學時,形成了這樣一套固定的思路:首先對題目進行分析,介紹詩人和寫作的背景;然后安排學生進行朗讀,講解詩歌的內容和指出詩歌的主題;最后根據主題進行擴展,安排學生背誦詩歌。這種固定的思路磨滅了現代詩歌特有的風韻。這種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對現代詩歌的興趣逐漸消退。

二、初中詩歌教學的改善策略

首先,教師要充分準備,注重觀察詩歌的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詩歌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人文精神有著重要影響。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詩歌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詩歌教學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要想提高初中詩歌教學質量,就應該合理地轉變教學理念和創新教學模式。每一首詩歌都有自身的特征,固定的思路不能很好地詮釋每首詩歌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做好詩歌的準備功課,利用課余時間從多個方面對詩歌進行深入了解,可以通過查閱圖書資料或者網絡等途徑,充分運用詩歌的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語文教師在詩歌教學中,還可以運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讓詩歌教學課堂變得更加和諧。

其次,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帶入情感進行朗讀

初中詩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局限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是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詩歌的美感,以此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促使學生的情感逐漸地向詩歌情感的轉換,并由此促使學生形成獨特的感悟經驗。然而,許多詩歌教學都明顯趨向于形式化的朗讀,因此,要轉變這種形式化朗讀的現象,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朗讀之前,讓學生做好預習功課,對詩歌中的生字進行掌握。在學生朗讀之前,應該營造好朗讀氛圍,教師可以做好帶頭工作,帶著情感進行朗讀。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再根據詩歌的特征合理預設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朗讀,朗讀中還需要注意把詩歌里的字音發準。這種帶入情感的朗讀,能夠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就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為后面對詩歌的理解和背誦中打好基礎。

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深入思考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思考。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思考。例如:教學《水調歌頭》一課時,教師首先要為學生預設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帶入情感地進行朗讀;在朗讀以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對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就能夠把自己的看法向其他同學進行描述,教師也應該參與到小組討論環節中。當發現小組內的學生在討論某一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時,教師應該從旁進行指引,引導學生向詩歌正確的方向進行理解;最后,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抽選小組內的學生回答朗讀之前提出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描述進行評價以后,再對詩歌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點名讓學生說說對詩歌里某一句的理解。

猜你喜歡
現代詩歌小組討論詩歌
小組討論有效運用,凝聚素養精髓
我和詩歌的關系(創作手記)
七月詩歌
從現代詩歌的核心要素談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和諧課堂魅力語文
“自能”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實施策略
高中現代詩歌教學略談
高中數學課堂小組討論1+1模式教學應用
試論如何處理好歷史課堂小組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