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初探

2017-03-18 18:20賈建鐸
學周刊·中旬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問題研究留守兒童

摘 要: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這些孩子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其在學習、生活、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家長、學校和政府必須共同關注并加以解決這一社會問題。

關鍵詞:甘肅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8-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01

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離開了世代耕耘的土地,特別是偏僻邊遠山區的農民更是背井離鄉,涌入城市變成了農民工。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他們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留給年邁的父母甚至親戚,于是就產生了一個特殊的兒童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一、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留守兒童因為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照顧,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所以在生活、學習、性格等方面出現了許多的現實問題。

(一)生活無助,負擔過重

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離開老家,丟下子女外出打工,其主要原因便是家庭經濟收入低,無法過上穩定的生活。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相當一部分農民工雖然能依靠打工掙到點兒錢,但他們的付出與收入仍然是不平衡狀態,有時即使掙到的錢也不能夠及時拿到手,所以他們在經濟生活方面極節儉,而農村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在節儉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

兒童時期正是身體生長發育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處在這一階段的農村留守兒童與城市兒童相比有著天壤之別。這些留守兒童在稍有點兒力氣的時候就不得不加入到勞動者中去,即便不是高強度的體力活,也要承擔許多零碎的家務勞動。過早分擔家庭負擔,對他們的健康和學習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

(二)關愛缺乏,教育缺失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中監護人大多是隔代的祖父母,有的甚至是年邁的殘疾人。他們一般在家中都是以多個角色存在的,不僅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還是一個家庭農活的主要承擔者。繁重的家務勞動,讓他們沒有剩余的時間和精力教育這些兒童,加之他們大多數是隔代老人,對留守兒童多有溺愛心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有所缺失,過于溺愛,百依百順。久而久之,部分留守兒童便養成了任性放縱的性格,甚至沾染了嚴重的吃喝玩樂、抽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三)心態畸形,行為失常

由于經濟原因,農民工回家的次數很少,長期與子女分離或缺乏聯系,無法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動態和變化,往往把對子女親情的缺失用簡單的物質來彌補。這就導致子女和家長的溝通障礙日益加深,部分兒童更對家長懷有怨恨之心。另外,監護人都是隔代的爺爺奶奶甚至是親戚或朋友,他們通常是重養輕教,重身體,輕心理,常常忽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發展。在長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響下,部分兒童產生了“情感饑渴”:頑皮任性,不善與人交往;神經過敏,行為偏激,沖動逆反,情感冷淡;心理障礙,自閉厭世等。

二、改變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策略

鑒于農村留守兒童們在生活、學習、性格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及其給家庭、學校、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作為長期從教于偏僻農村的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為了兒童個人和社會的發展,我認為,改變留守兒童這種現狀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開展各種活動,定期家校聯系

學校要定期召開家長會,不定期開展大走訪活動,并且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取得聯系,交流看法,增進理解,形成共識。班主任要引導家長增強責任感,讓他們認識到“關心勝于教育”、“陪伴勝于說教”的道理。外出打工確實無法回到孩子身邊時,應向孩子說明其原因,并教會他們真誠地表達思念之情。比如,平時多打電話,問寒問暖;關心鼓勵,盡量在電話里不要給予批評指責;發現問題要冷靜,以情動情。

(二)爭取政策引導,發展地方經濟

政府強化統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比如,積極鼓勵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回鄉創業,讓這些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有機會就近就業。這樣,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使孩子深深體會到濃濃的父母之愛,讓他們在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

(三)提升教師素養,加強愛心教育

作為農村教育一線的教師,要懂得愛的升華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多站在這些留守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以心靈碰撞心靈,以靈魂啟迪靈魂,以精神感化精神。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從細節人手,把每個留守兒童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的需求,尊重他們的人格,關心他們的生活。當這些留守兒童有違規違紀行為時,教師不能在公眾場合點名指責和批評,更不能把它推向法律政治的高度,而要站在兒童的角度,以平和寬容、客觀公正的心態對待,以恰當、科學、藝術的方式進行教育、引導和激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去認識、改正,自立自強。

農村留守兒童雖然在行為、學習、生活、心理上出現了許多問題,但他們也和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梁。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重視和關心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的發展和成長,而是要極力呼吁政府、學校和家長共同關注并加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

參考文獻:

[1] 賈建鐸,曲文祺,阿利·熱合買提.語文教學與管理[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85.

[2] 李鎮西.愛心與教育[M].廣西:漓江出版社,2014:94.

[責任編輯 馮紅偉]

猜你喜歡
問題研究留守兒童
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問題研究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