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北部灣“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樂課的探析

2017-03-18 23:35賴世娟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北部灣音樂藝術

賴世娟

摘 要:我國擁有5000多年的文化傳承,誕生了很多獨具特色的音樂文化。其中北部灣“海歌”題材廣泛、豐富多彩。把北部灣“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樂課程中對保護和傳承北部灣“海歌”具有重要意義?;诖?,本文從地方高校學生生活和學習環境的實際出發來建立北部灣“海歌”音樂教育課程,確保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課程資源轉化為地方高校音樂課程,進一步促進北部灣“海歌”的發展和傳承。

關鍵詞:北部灣;海歌;地方高校;音樂課;探析

中圖分類號:J607-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195-02

一、概述

地方高校音樂專業與民族音樂文化的研究和保護相結合,不僅能夠促使高校音樂教育進行重大的改革,而且可以借助和促成更多的社會力量,將地方高校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推向更高的平臺,彌補和解決當前高校音樂課程體系的缺陷與不足。要想保證北部灣“海歌”能順利引進地方高校課程中,就必須的不斷是探索和實踐。北部灣“海歌”作為廣西北部灣一種來自民間的原生態音樂,其內容非常復雜而且具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同時也存在很多負面內容,可以說北部灣“海歌”音樂是精華和糟粕共存的音樂形式,在引進地方高校音樂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通過系統科學的整理和篩選提煉,把優秀健康的的北部灣“海歌”歌曲引進地方高校課程中。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北部灣“海歌”能受到是地方高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和欣賞能力,需要通過不斷變化的高校音樂教育狀態對地方民間音樂進人高校音樂課的形式進行常變常新。因此,讓廣西北部灣地區的民間原生態音樂的海歌進入高校音樂課也需要不斷地實踐與探索。

二、將北部灣海歌教學納入地方高校音樂課程體系

北部灣地區海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表現多樣,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奇葩, 更是我國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全球化的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的今天,將北部灣地區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樂教學課堂,既是高校音樂學課程改革體系的需要,也是繼承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地方民族音樂文化的呼喚。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人對民間音樂文化藝術的認識越來越淺薄,尤其是在沿海經濟發展較快的一些一線城市,人們每天都忙碌著自己的生活,而沒有去體會當地的流傳的民間音樂文化藝術,甚至有很多斷代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就需要發揮高校文化的作用。對北部灣海歌來說,高校對推動廣西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藝術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在高校開展相關的課程或者定期在學校內部舉行關于廣西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的大型比賽和大型藝術節,以此來提高高校學生的教育人士對廣西北部灣海歌文化藝術的興趣,從而保證廣西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藝術能夠在高校教育中得到普及,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廣西北部灣海歌。

我國音樂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和很多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建國以來,我國對高校音樂的課程設置方面存在很多很大缺陷,沒有根據當地的民間音樂文化底蘊設置應有的課程,哪怕在很多高校里面設立民間音樂文化藝術,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音樂文化的傳承,比如:唱歌、識譜、音樂鑒賞等等的培訓,沒有把民間音樂文化的精髓傳輸給學生,使得一些高校學生雖然對民間音樂文化的認識有存在不足,對北部灣海歌的傳承和發展也是如此。因此,在高校目前音樂教學的模式下,不但對中西音樂、音樂美學、本土音樂文化藝術等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而且更加沒有著重掌握民間音樂文化藝術的傳承的形式和精髓。高校對北部灣海歌教學課程設置上的重視,不但影響了高校學生提升音樂理解的綜合素質,還對民間音樂文化藝術的的傳承和教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將北部灣海歌教學納入高校音樂課程體系已經成為當前保護和傳承民間北部灣海歌文化藝術的必要手段,所以,把到北部灣海歌文化納入高校音樂課堂音樂課程體系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奔波忙碌,沒有時間停下腳步去欣賞音樂的魅力。導致很多民間流傳多年的音樂文化藝術已經面臨失傳的地步,音樂教學納入高校音樂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是傳承和保護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藝術的的主要途徑,從而保證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對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藝術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和了解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藝術的興趣。

三、挖掘和整理海歌資料,去糟粕取精華

廣西北部灣“海歌”雖然在當地得到廣泛的流程,但是現有的文字資料非常少,而且雜亂無章。尤其是關于文字的資料,要讓北部灣“海歌”順利進入當地高校音樂課程,首先需要對其進行廣泛挖掘,并整理出具有教學價格的文字或者影像資料。

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到廣西北部灣當地收集關于北部灣“海歌”的具體資料,并對其進行詳細記錄,包括文字記錄、圖片記錄、聲音記錄、錄像記錄等等;

第二,全方位收集北部灣“海歌”可能流傳的文字資料,通過查詢當地關于北部灣“海歌”的文獻,或者向年級比較大的老人詢問等方式盡可能多收集關于北部灣“海歌”的資料;

第三,對收集到的文字、錄音、圖像、錄像進行分類整理,在篩選和提煉過程中時刻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

三、精選海歌資料,編寫海歌音樂教材

北部灣“海歌”的資源是引進高校音樂課程的關鍵,在北部灣“海歌”文字資料和挖掘和整理的基礎上,結合地方高校音樂課程具體情況,編寫出獨具特色的北部灣“海歌”教學教材,是目前北部灣“海歌”引進地方高校當務之急。

同時在編寫北部灣“海歌”音樂教材時,格外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在編選北部灣“海歌”音樂旋律時不僅要選編一些旋律優美又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海歌作品,也要要求海歌的內健康向上。

其次,僅僅依靠留存下來的文字資料是有限的,還要積極組織教師到廣西北部灣當地進行考察調研,親生體會北部灣“海歌”的創造背景,及時領略并記錄獨具價值和藝術特色的北部灣“海歌”教學素材和信息,進一步彌補北部灣“海歌”教材信息匱乏的現象,提高北部灣“海歌”引進地方高校音樂課程的通暢性。

五、重視教師培訓,構建海歌教學與研究師資隊伍

北部灣“海歌”屬于民族音樂的形式,很多地方高校的音樂教師,并沒有學習過關于民族音樂的知識,而且北部灣“海歌”演唱具有很大難度,使得高校音樂教師對北部灣“海歌”沒有太大的興趣。同時他們不具備專業的音樂知識,也是目前北部灣“海歌”引進高校音樂課程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因此,重視教師培訓提高他們對北部灣“海歌”音樂文化的興趣,增加自身音樂知識儲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擴大教師自身是音樂知識的基本要求是保證教師對北部灣“海歌”具有很強認知功底。

除此之外,也要高度重視音樂教師適應民族音樂改革的能力,從而把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北部灣“海歌”知識傳授給地方高校的學生。通過邀請北部灣“海歌”領域專家或者權威人士對音樂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能為音樂教師了解和研究北部灣“海歌”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還能是體現地方高校對民族音樂文化藝術的重視。

六、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海歌的興趣

(一)民間音樂樂理知識的整理與學習

北部灣“海歌”的調式多種多樣,最具代表性的北部灣“海歌”是京族海歌,京族海歌充分體現了落實中國古典音樂的宮、商、角、徵、羽調式,本文對21首京族海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中宮調式2首、商調式6首、角調式4首、徵調式8首、羽調式1首,從這組數據中可以看出,京族海歌中徵調式的應用打比較普遍,所以在地方高校音樂課程中有選擇性的把關于海歌的基礎樂理常識,通俗易懂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中國傳統音樂宮、商、角、徵、羽調式的魅力,也是北部灣“海歌”在地方高校音樂課堂延伸的主要方法。

通過教授學生古典民間音樂的的基礎樂理,不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北部灣“海歌”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內涵,還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北部灣“海歌”音樂的搖曳多姿,提高學生對北部灣“海歌”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海歌經典曲目教唱

在地方高校音樂課堂中教學生演唱北部灣“海歌”,是把北部灣“海歌”引進地方高校課堂的直接方,讓廣大學生能充分感受到北部灣“海歌”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魅力所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借鑒地方經典民歌,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北部灣情歌》就是一首,構思巧妙、充分激情的北部灣“海歌”在很多歌曲大賽上都取得傲人成績,再比如:《月亮灣》是一首渾厚大氣的北部灣“海歌”,充分體現了作曲家對家鄉的愛戀之情,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同時像《拉網歌》、《出海歌》等等都是北部灣“海歌”中比較經典的曲目,地方高校要對這些是歌曲進是演唱教學,讓這些經典的北部灣“海歌”得到永久傳承,從而使得北部灣“海歌”的文化藝術得到再次品味。

(三)歌舞結合

舞蹈和音樂是最佳的搭檔,北部灣“海歌”與舞蹈結合到一起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北部灣“海歌”的主要途徑。通過實踐證明歌舞結合方式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比如:經典北部灣“海歌”《問月歌》就是歌舞結合教學典型試驗品。其曲調整齊婉轉,整體歌舞演奏比較安靜且柔和。而《搖船歌》是通過男子進行演唱,其渾厚嗓音唱出了北部灣“海歌”的獨有的氣勢,氣勢亢奮,聽起來振奮人心,很多節奏感要求比較強的現代舞都會選擇《搖船歌》為背景音樂。在歌曲中加入舞蹈,在舞蹈中學習歌曲,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同時在潛移默化中領略到獨特有趣的海歌風情。

(四)沿海采風實踐

北部灣“海歌”是在廣西北部沿海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謠,僅僅通過設單一的課堂教學并不能讓學生充分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北部灣“海歌”,而通過沿海采風是讓學生領略北部灣“海歌”最直接的方式。北部灣“海歌”在當地人們在生活生產中創造出來音樂作品,所以不同的北部灣“海歌”表達情感都不盡相同,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有海邊、海家、海上的音樂場景,學生通過到實際環境中考察和學習,設身處地地想象那份美好純樸的感情,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將北部灣“海歌”引入地方高校音樂課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5JGB406)課題成果。

參考文獻:

[1]鄭國棟,曾美良.北部灣地區原生態民歌研究[J].大眾文藝,2013(11).

[2]韋桂喜.北部灣音樂引入高校音樂課堂的思考[J].大舞臺,2013(04)

[3]盧麗萍.廣西北部灣地區海歌的藝術特點探析[J].音樂創作,2014(07).

[4]錢智凌.談北部灣音樂走進高師院校鋼琴即興伴奏課堂[J].歌海,2014(05).

[5]盧麗萍.廣西北部灣地區少數民族樂器的傳承研究[J].黃河之聲,2014(07).

猜你喜歡
北部灣音樂藝術
北部灣大學坭興陶教學改革探究
紙的藝術
建強堡壘鑄就“ 北部灣第一哨”
北部灣的風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爆笑街頭藝術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