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日語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2017-03-20 08:42巴娜
校園英語·下旬 2017年2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教學模式

巴娜

【摘要】我國近年來的高校外語教學雖已盡力擺脫傳統的單一導入,但仍存在諸多問題。要培養出真正具有無障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用型日語人才,首要任務便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將教師新生的理念與意念再現于課堂,將符合高校日語教學要求的教授法、教授技能應用于課堂。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 教授法 教學模式 教授技能

【Abstract】Althoug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 has been trying to get rid of traditional single introduc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foster the ability of barrier-fre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first task for teachers i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put their new idea and concept into teaching practice and to apply methods and skill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Japanese in lass.

【Key word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dagogy; Teaching Mode; pedagogical skills

一、引言

國外針對外語教學法的介紹多種多樣,但實際怎樣應用于課堂有待考證。我國的高校日語教學模式更多的是側重于將日語教學作為一門知識性的學科來教授與習得的。而知識性的課程以注重理論概念的講解和詞匯的記憶為主,嚴重的忽視了實際運用能力的技能培養。要培養出真正具有無障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用型日語人才,教師要將言語觀、言語教學觀、教授法以及教授技巧等基本技能應用于課堂,以此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達到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用型日語人才。

二、高?,F有的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高校日語教學雖已積極地進行著創新改革,但受師資及總體課時壓力的影響仍無法徹底擺脫單一授課模式的高校居多。教學模式也多是局限于重視語法及過級率,而忽略實際應用的情況居多。這種過多的進行語言輸入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了即使學習者有能力通過日語能力考試的一級,也無法得到真正實際應用的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目前的教學活動中多以教師提問學習者回答的方式進行,要想真正培養跨文化交際的實用型日語人才,培養學習者提出問題的能力也將是可行性方案之一。當今的日語教學已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本身的傳遞,日語教學的終極目的不僅是知識本身的傳遞,更是將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的技能培養。單純的教授語法點的異同之處是無法滿足學習者對此語法點的真正理解與實際應用的。因此,怎樣才能培養能夠服務于當今社會的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型日語人才值得我們每一位前線工作者進行深入研究。

三、教授法的應用與轉變

針對目前高校日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既要從教師的言語觀以及言語教育觀的轉變入手,也要從教授法及教授技能入手。教師既要有符合當今社會需求的言語觀及言語教育觀,也要有為不同教學選擇不同的教授方法的應變能力及教授技能合理搭配的運用能力。教師的言語技能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整體效果,也影響著學習者的參與度及習得成果。

為了滿足學習者多樣化需求,日語教學需針對不同的學習者進行改變教學,需要言語支持的同時也需要適當的加入一些圖片來進行授課,以此滿足課堂上學習到的內容能運用到課外的實際應用中,與之相結合,達到教學方法綜合創新的目的。語法應用教學需將千篇一律的語法轉變為滿足各類學習者需求的語法,需將重視語法結構的語法轉變為重視表述功能的語法,需將以形式為基礎的語法轉變為以功能為基礎的語法。達到此革新需要一線教師堅持不懈地進行各種前期努力,才能完善完成這種課堂教學方式。例如在選擇輔助圖片進行語法授課時,將選用問答法及誘導法來進行,最大限度調動學習者的參與度。但問答法中涉及到的問題需要極強的焦點性,在什么節奏點提出、提出什么、怎么提出將是考驗教師授課技能的關鍵,同時也需要教師的言語支持。教授初級學習者語法時更需在言語選擇上慎重考慮。在與初級學習者有限的言語交流中進行語法傳授,在看似簡單的反復替換練習中,不但需要言語選擇的謹慎,也需要教師日常的言語訓練。同時在導入順序上也需循序漸進,并注意觀察學習者的反應,適當進行言語調整。因額外的語言輸入不但會導致學習者思維混亂,而且也會影響學習者對新語法的理解,繼而無法達到實際應用。此外,為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習者對各個語法項目的理解,在課程中還會適當導入日本兒童文學作品賞析加以輔助練習。

四、結論

課堂教學方法的綜合創新不但需要師生互動的支持,也需要生生互動的配合。課堂建設的調整、兒童文學作品的導入,不但可以補填外在學習環境帶來的不足,也使學習者從中領會目標語言的文化情境,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達到真正無障礙交際。

參考文獻:

[1]野田尚史.交際型日語教學語法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9.

[2]鎌田.日本語教授法ワークショップ[M].株式會社凡人社出,2007-5.

[3]野田尚史.日本語教育文法[M].株式會社くろしお出版,2010-2.

[4]閻樹新,張華強.趣味性日語教學的嘗試[J].日語知識,2002-9.

【基金項目】2016年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專項課題《高校日語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WYYB150187)。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