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體裁教學法的ESP課程寫作教學模式研究

2017-03-23 19:35董芳
理論觀察 2017年2期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體裁

董芳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體裁教學法的理論框架及其在實踐教學中的基本應用途徑,探討了體裁教學法在ESP課程寫作中包含范文分析、模仿分析和對比分析、師生共同協作、模仿寫作、獨立寫作、吸收反饋與反思修正六階段的實用教學模式。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體裁,體裁分析;體裁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7)02 — 0168 — 03

一、引言

多年來,寫作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弱點和難點。雖然經過了七八年的學習,許多同學仍然難以書寫出能清晰表達思想的,切題、連貫、清晰、語言準確的,百字以上的文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寫作教學在教學體系、教材結構、教學比重方面還有待合理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僅僅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的篇章能力及語篇傳達社會意義構建能力的培養。

二、專門用途英語及其使用的教學法

(一)專門用途英語的概念及分類

專門用途英語是指與某種特定目的、學科或職業相關的,以特定目標為導向、以需求分析為基礎的英語,是幫助學習者實現英語知識專業化和技能專門化的應用性課程。專門用途英語可分為職業英語(簡稱EOP,如旅游英語,商務英語等)和學術英語(簡稱EAP)兩大類;學術英語又可分為專業學術英語(簡稱ESAP, 如工程英語,醫學英語等)和一般學術英語(簡稱EGAP, 如學術寫作,文獻查閱等)。對于有一定語言基礎的大學生來說,ESP課程因為更注重學生對專業領域的語言需求,因此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也更有助于提高其專業英語水平和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二)專門用途英語中運用的教學法

對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研究主要體現在語域分析教學法、語篇分析教學法)和體裁分析教學法三大類。

語域分析教學法認為:針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作為語域的三個變量,語場、語旨和語式等都會有相應的特點。語域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義,因此認識并分析語域的相關變量是探討ESP的有效方法。由于關注點僅局限在語法、詞匯、格式及句子結構等語言字面層面,因此語域分析教學法的最大局限性是忽略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相對于語域分析教學法強調語法的重要性,將研究中心放在句子層面,語篇分析教學法將注意力轉向句子層面以外, 側重于研究句子是如何構成語篇、產生意義的。語篇分析教學法的研究重點在于語篇的組織模式以及將此模式加以表現的語言手段。語篇分析教學法的局限性在于它雖然建立了模式, 幫助學生掌握了不同專業領域里不同的語篇結構與表達方式,卻無法解釋這些模式是如何創造意義的,因此其研究成果與學習者的實際需求間仍有很大的差距,無法直接滿足學習者發表學術論文、實驗報告等實際需要。因其特殊的內容和明確學習目的(即學習者需在某些學科或行業內靈活使用英語),所以在教學活動中人們越來越多地傾向使用體裁教學法。

三、體裁教學法的理論背景

(一)體裁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體裁教學法的理念源自于韓禮德的系統式功能語言學。系統式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和語境椒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語言會因語境的不同的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其中,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這三個語境因素會從根本上影響語言的選擇。所謂話語范圍指的是社交活動的主題,如社論、說明書、旅游指南等。所謂話語基調指的是社交活動中各參與者所扮演的角色、社會關系和彼此間的交際意圖。例如,關系密切的會話者之間會選用較隨便的語體,關系生疏的會話者之間會選用較正式的語體,關系一般的會話者之間會選用介于隨便和正式之間的語體。又如,想要別人購買產品會選擇介紹產品的說明性語體和勸說其購買的說服性語體。話語方式則指語言的傳播方式、社交渠道和媒介等,口語語體、書面語體、網絡語體。以上三種情境因素綜合起來構成了完整的交際語境,也同時決定了體裁的形式、類別,進而形成相應的語篇。換言之,語言的意義和表達方式因社交情境而產生相應變化,因此學習者應該學習根據不同的社交情境運用恰當的語言內容和體裁。

(二)體裁教學法的定義和分類

體裁教學法就是建立在語篇的體裁分析基礎上,教師運用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 圍繞語篇的圖式結構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法( 韓金龍、秦秀白,2000:12)。一方面,體裁教學法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體裁的語篇具有的不同交際目的和篇章結構。另一方面,體裁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既掌握語篇的圖式結構,又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最終實現理解或創作屬于某體裁語篇的目的(Kay et al: 1998: 309-310)。

從語言學和廣義修辭學的角度,體裁可分為: 敘述文、程序文、故事文、報告文、描寫文、闡釋文、申辯文七大類。

三、基于體裁教學法的ESP課程寫作教學模式

(一)體裁教學法的基本途徑

Flowerdew (1993)將體裁分析教學法的實施歸納為兩種途徑,一種是運用既有的體裁分析理論和方法訓練學生,目的是通過老師講授讓學生直接掌握該種體裁; 另一種途徑是讓學生直接參與分析過程, 通過分析具體語篇的體裁及具體體裁中的語篇變量來總結歸納某類語篇共有的語言和結構特征,目的是使學生不但能分析學過的體裁,而且能獨立分析新的體裁,并很快學會使用。這樣,學生既學會了“體裁知識”,也學到了“體裁分析能力”(Flowerdew ,1993:309-314)。

第一種途徑傾向于對語篇單純地模仿和復制,以教師講解為主要課堂活動形式,容易重蹈以語篇為中心或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第二種途徑屬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培養學生體裁分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 ESP寫作的課程設計

在ESP寫作的課程設計中,需求分析與測評與評估是決定課程設計成效的兩個重要操作環節。

1.需求分析

根據專門用途英語(ESP)的分類,職業英語(EOP)是與所有應用行業相關的英語,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學術英語(EAP)是指與完成學業和開展學術研究相關的英語,具有很強的學術性。這兩類寫作的語言使用目的很強,對語言環境的依賴性也很高。因此,在寫作前開展需求分析有助于基于特定的交際活動和交際情景,注重特定的語言寫作技能,開展有針對性ESP寫作教學。

ESP寫作課程需求分析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如SPSS軟件等)和定性分析(問卷調查、訪談等)的方法,分析包括客觀信息和主觀信息兩方面內容??陀^信息包括學生的實際外語水平、學生已有的語言技能、學生必須具備的語言技能等內容。主觀信息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實際需求和學習預期等內容。

需求分析應分為課程前,課程中和課程后三個階段。課程前的需求分析有助于課程的預期設置;課程中的需求分析目的有助于在課程進程中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細微的、適度的調整;課程后的需求分析則有助于通過學生反饋為課程設置提供改進的依據。

2.測評與評估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纏頭的終極性評價越來越受到質疑。僅僅以一次考試就來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缺乏足夠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學生應試性的突擊學習,不利于對學生日常學習的監督與管控,也不利于學生正確學習習慣的培養。因為ESP寫作課程本身專業性強,寫作類別精細、繁多等特點,更適合采用形成性評價體系。通過以課前準備、課堂參與、課堂反饋、課后作業、網絡自主學習、階段性測評等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的評價,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記錄、整理、分析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教師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更科學合理的對學生開展評價。形成性評價也有助于將學生從評價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形成性評價的建立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幫助學生根據專業需求和學業需求有效地調整學習進度,不斷完善提高自己,增強學習自信心和與同伴的合作精神。

(三)體裁教學法在ESP寫作課程中的運用

筆者認為ESP英語寫作是一種具有特殊目的的語言交際,內容上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語篇結構上具有規約性。因此,ESP英語寫作教學更適合開展體裁教學法。

體裁分析指導下的英語寫作應把握以下幾點:寫作者應明確具體語境下的交際目的;詳細了解具體語境所對應的寫作類型;準確運用具體語境下的專業知識、專業術語。

主要教學步驟如下:

1.范文分析:根據讀寫一體化理論和圖示理

論,寫作與閱讀是彼此聯系、密切相關的。在學習某種特定體裁的寫作之前,需要大量閱讀該體裁的文章,熟悉、培養對該種特定體裁的體裁意識,并與大腦中原有的相關知識相聯系,實現有意識的信息輸入、構建完善新圖式。同時,寫作不可能脫離特定的語境,因此應當根據語境選擇恰當的體裁,所以范文分析是寫作中提高學生體裁分析能力的重要步驟。

教師應在分析具體交際目的的基礎上,選擇特定體裁的多篇范文,引導學生分析該體裁的語言特征和語言變化,向學生闡述該體裁的社會語境和體裁結構,以及寫作者在寫作該體裁時所使用的策略。

2.模仿分析和對比分析:由教師提供給學生大量同一體裁的語篇,讓其按“范文分析”的方法自主分析。通過分析讓學生注意觀察中所歸納的圖式結構與所分析的語篇結構是否吻合, 并歸納出在各層次中有哪些對應的典型語言表達形式。運用對比分析,一方面,通過分析對比同一體裁的不同語篇間的異同,讓學生在把握體裁原型的基礎上了解語篇的多樣性,避免千篇一律的盲目模仿,并培養創造性思維。另一方面,通過對比中英同一體裁的語篇實例,著重關注與母語表達習慣差異較大的部分,借以領會不同文化間的深層社會文化差異。教師還可以提供一些打亂結構的語篇, 鼓勵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 以體裁分析過程中的“圖式結構”為指導,把這些語篇復原成符合體裁慣例的語篇,開展語篇重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收集屬于同一體裁的語篇實例進行分析和評述,開展獨立分析。

3.師生共同協作:在這一階段,教師首先確定一個學生有共同興趣的寫作目標。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可以通過提問回答、角色扮演、互助學習等方式,討論、整理、總結出完成該寫作目標所要運用的體裁的顯著特征、與該體裁相對應的圖式、特殊的語言結構等。教師在該階段要起到為學生提供提供顯性知識和指導性的練習等的“支架”作用。在此階段,教師要清楚了解學生是否已經具備獨立或共同建構語篇、模仿解析語篇的能力,酌情調整教學進度。最終,通過師生共同協作,對相關資料的共同搜集、閱讀、研究和整理,實現教師和學生共同撰寫出某一體裁文章的目的。

4.模仿寫作:此階段并不是機械地模仿范文,而是讓學生以所分析語篇為樣本,通過仿寫相同體裁的文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更深切的領會某一體裁的結構特征和語言風格。其中包括閱讀、研究、搜集和整理資料、寫作等不同階段。模仿寫作有助于學生將語言特征和體裁特征內化,充實到自身知識體系中,完善其圖式知識。這種方式也為將來學生獨立寫作特定體裁的文章提供了保證。

5.獨立寫作:在經過范文分析、模仿分析和對比分析、師生共同協作和模仿寫作幾個階段后,學生會有意識地將理解、掌握后的輸入知識內化、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從而完成全面的認知過程。獨立寫作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組織篇章。在這一階段,教師應以“幫助者”的身份,盡可能地協助、指導學生采取創意性的寫作方法完成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收集不同體裁的文本,開展獨立分析和摹仿寫作,并提供相對應的圖式結構做參照,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體裁分析的目的,幫助學生掌握更全面的相關知識。需要向學生指出的是,由于交際情景不同,許多圖式結構的語步也應分為“必需”和“可供選擇”兩種,并應根據實際需要做出調整。

6.吸收反饋與反思修正:在體裁分析教學模式下,學習者可以通過同學反饋、教師反饋和自行修改和從教師和同學那里獲得幫助。同學反饋和教師反饋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受眾的存在,培養他們的受眾意識。通過自行修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技能。在教師和同伴反饋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加以反思,進而對自己寫作的文本進行再次修正與完善。

四、結語

體裁分析教學法充分運用了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和交互式輸入,通過寫作內容與特殊語境的緊密關聯,有助于學生結合目標語境更深入地認知、建構文本內容以及對互動意圖、互動方法、互動過程、互動內容開展評價。通過模仿寫作等輸出過程使學生能夠控制、內化所學知識,更深切的感受到特定體裁的語篇結構和語言風格,從而實現了學科知識的延伸,體裁理解的培養,寫作技巧的提高,文本的評價與轉換等一系列教學目的。體裁分析教學法中體裁的目的性、社會性和動態性特征以及基于體裁的寫作與評價的理論闡述和實踐運用將有助于學生建立體裁意識,主動關注語篇情景和情境,有效地確保交際目的的實現。

〔參 考 文 獻〕

〔1〕Flowerdew , J. An educational, or process,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genres〔J〕.ELTJournal7/4:1993.

〔2〕Kay, H, et al. 1998. Genre: what teachersthink 〔M〕.ELTJournal52/4:1998.

〔3〕韓金龍,秦秀白.體裁分析與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0,(01).

〔責任編輯:侯慶?!?

猜你喜歡
專門用途英語體裁
茫然的體裁
高職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改革探索
構建“專門用途英語+大學生就業”新模式研究
護理英語課程需求分析與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法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昆曲中的竹笛藝術
體裁好
ESP對軍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
項目教學法在理工科類ESP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