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議復習導入在歷史課堂教學使用的利弊

2017-03-23 10:55范磊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

范磊

摘 要:課堂導言是教學技藝中的一種形式,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在心理上做好學習的認知準備,促使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內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學習期待和參與需求,從而使學生能夠投入本課的學習之中。因此,課堂導言在一節課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直接關系到這一課的成敗。作為課堂導言的一種手段,復習導入以其能夠“鞏固舊知識、導入新知識”的特點被廣泛使用,甚至在某些教師的講課過程中,被作為固定的模式運用于教學過程中。這種模式被如此推崇是否合適,筆者依據個人的教學經歷,就復習導入淺談一些個人看法。

關鍵詞:復習導入;歷史課堂教學;教學技藝

一、復習導入能夠銜接新舊知識

復習導入的主要方法是通過教師提出與復習有關的設問,基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總結,從而引導到新課內容上,使得舊知識與新知識得到銜接。筆者從教育學相關理論和歷史學科的特點入手,闡述這種導入方式的特點。

1.契合“最近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是由維果斯基提出的,維果斯基認為,在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因此,教學設計應基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能達到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不同學生,其認知水平會有差異。即使是相同的教學內容,他們理解知識點的程度也會有差異,有的學生視野廣,有的學生思考深,有的學生只能理解課本的內容。因此,面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需要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著”,而最快、最簡潔的了解班級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方法,還是復習舊知識,看學生能反饋多少。因此,復習導入可以檢驗學生上節課的學習情況,或者了解學生之前的知識水平,從而對學生有效開展教學。課前采取復習導入,盡快掌握學生了解知識的程度,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將有助于前后知識點的銜接。

2.有效結合了歷史事件前后關聯的特點

歷史事件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聯系,甚至很多事件環環相扣。尤其作為中學課本,更要強調歷史學科基礎知識的相關性,這樣才能使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點以時間為線索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塑造學生的時空觀念,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這也是日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習慣于從背景、經過、結果(或影響)等分析歷史事件、組織教學思路的原因之一。復習導入這一教學技藝能夠使前一課的知識點與新一課的知識點相銜接,尤其是教師如果可以通過恰當的設問,使得學生通過前因后果的串聯將前后的歷史發展聯系起來。

如,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兩課,甲午中日戰爭的國際影響使列強通過甲午中日戰爭發現中國軟弱可欺,加上這一時期列強進行甚至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意欲重新瓜分世界,在中國掀起了“瓜分狂潮”。而瓜分狂潮則使中國人民自發修習“義和拳”,組織“義和團”來反抗列強,這又為八國聯軍侵華提供了借口。因此,這兩課可以通過“瓜分狂潮”進行銜接,在教授《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前,可以運用提問復習《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的相關知識點,最終用“瓜分狂潮”引入新課。

二、長期使用復習導入的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復習導入的便利使得這種方法被一些教師奉若圭臬,為了鞏固學生對前一課的學習成果,教師在課前導入(約5分鐘左右)新課內容會依據上一課所學,就相關知識點提出一些問題,檢查上節課的教學成果以及學生在課后的復習情況,以鞏固舊知識。那么經常使用這一技藝是否合適?

1.對學生而言,長期使用會使學生形成疲勞

盡管復習導入能夠鞏固舊知識,檢查學生的復習情況,但長期使用會形成疲勞。學生對學習新課、了解新知識永遠有著不懈的興趣。課前導言的主要作用,即是讓孩子在這段時間里盡快由課間的活躍狀態進入上課狀態。同時導言對于這一課時而言,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由于歷史這一學科知識本身具有過去性,所以導言將學生拉進上課狀態的同時也將學生拉回過去。復習導入是導入的一種方式,在課前直接將學生與已學的舊知聯系起來,盡管回顧了已學知識,然而教師不能通過自己的語言魅力發揮歷史課導入的特點,所以并未將學生與歷史完全融合在一起。同時,過分復習基礎知識,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是否形成了歷史感,是否完全理解歷史,是否有助于實現歷史教學目標,這都是存疑的。久而久之,學生會對歷史產生疏離感,認為歷史遠離現實。

2.對教師而言,長期單一使用會抹殺教師的創造力

誠然,反復強調、鞏固基礎知識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評價有一定幫助,然而經常使用同一種教學手段,會限制教師的創造力。如果教師每堂課的導入環節都是一樣的,不僅枯燥無味,一個階段后,這位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也就成為一位失敗的教師?!敖虒W實踐證明,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對教材的再創造能力。而這也往往體現了教師本身的創新能力”。教師如果能夠對這節課的導入做到新穎大膽、匠心獨運,那么才能吸引學生,才能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而總是采用單一模式,只會抹殺教師的創造力,難以實現教學的創新。

三、合理使用復習導入,提高學生歷史認識

復習導入作為一種教學技藝,對其的使用應當合理。復習導入的優勢在于鞏固舊知識,這是由于復習導入能夠利用學生最近發展區和歷史前后銜接的特點將新舊知識點串聯成體系??墒?,過度依賴這一教學技藝,會使學生產生疲勞,對教師的創造力也會產生不良影響。進一步而言,這是由于歷史教學中仍然存在重視知識點、忽視學生發展的“主知主義”。復習導入,從教學評價的角度而言是一種對前一節課內容檢驗的方式,而學習歷史不是簡單的背誦記憶,應該是將其構建成知識體系,供學生參考、理解。因而,合理地使用復習導入,豐富課堂教學,是當前部分教師應當加以改進的。

新課導入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入手進行設計,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藝,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富有魅力。

參考文獻:

[1]于友西.中學歷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194.

[2]鳳光宇.基石: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教程[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03:173.

編輯 高 瓊

猜你喜歡
歷史課堂教學
一堂在“未來教室”的歷史課
重視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嘗試
農村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微課資源在歷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思考
九年級歷史課堂導入的方法及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