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能力,創新人才創新之基石

2017-03-23 11:09周春
新課程·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初中數學培養

周春

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各種各樣創新。創新人才進行各種各樣的創新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創新人才不斷創新之基石。創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在后天教育過程中進行有意培養的。學校作為教育的“主戰場”必須要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而課堂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就必須要更多地承擔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際,淺顯論述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創新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不涸源泉。創新需要一些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來實現。人才的創新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創新能力是需要在后天有意進行培養的。學校作為培養各種人才的“主戰場”,必須要將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到學校的日常工作中去。而課堂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更應該肩負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然而,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科成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視若無睹。有鑒于此,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刻不容緩!那么,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下面本人將在潛心學習相關教學理論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際,談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能力萌生的“土壤”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心情愉悅地投入學習的重要前提。如果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心情愉悅地投入學習過程中去。學生在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心情愉悅地學習知識,自然而然就會萌生出創新能力的“種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之內,還是在課堂之外都要主動協調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創新能力萌生的肥沃“土壤”。如,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活動必須要緊緊圍繞學生這一主體展開,使學生樂此不疲地學習數學知識。因為師生關系和諧,所以學生有了新的解題方法敢于向老師直接提出;因為師生關系融洽,所以學生敢于犯“錯誤”,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犯“錯誤”正是其在創新之路上不斷探索的一種體現。

二、強烈的好奇心,創新能力產生的“火花”

強烈持久的好奇心是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全神貫注地主動投入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強烈持久的好奇心的驅使下,自覺主動地學習知識,不知不覺就會摩擦出創新能力的“火花”。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之內,還是在課堂之外都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讓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成為學生創新能力產生的耀眼“火花”。如,在教學新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幾何圖形初步”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了精美的flash課件。課件向學生呈現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有上海外灘的東方明珠電視塔,有埃及聞名中外的金字塔,有大小不同的錐形漏斗,有雕龍刻鳳的柱形立柱……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觸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強烈持久的好奇心的驅使之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因為好奇心強烈,所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會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興頭;因為好奇心持久,所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會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的勁頭。強烈而持久的好奇心是學生走向創新之路的內驅力。

三、豐富的發散思維,創新能力滋生的“源泉”

豐富多樣的發散思維是學生輕松高效地投入學習的必備技能。如果學生有著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輕松愜意地投入學習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發散思維能力,輕松高效地學習知識,無形之中就會滋生出創新能力的“源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之內,還是在課堂之外都要千方百計培養學生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讓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成為學生創新能力滋生的旺盛“源泉”。如,在教學九年級數學“一元二次方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設計了一道練習題目,并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例:求解x2-6x+9=(5-2x)2。公式法是最基礎的解法,學生甲運用公式法進行解答:x2-6x+9=(5-2x)2;將方程轉化為一般形式3x2-14x+16=0;則得到a=3,b=-14,c=16;b2-4ac=(-14)2-4×3×16=4>0……則原方程的解為:x1=2,x2=■。學生乙想:方程的左側明顯是一個完全平方式,因而可以對左側進行改寫,左右兩側都轉化為完全平方式形式,通過移項可以進行因式分解,最終得出解。解法如下:x2-6x+9=(5-2x)2,左側進行改寫,得(x-3)2=(5-2x)2;移項得(x-3)2-(5-2x)2=0;因式分解得[(x-3)+(5-2x)][(x-3)-(5-2x)]=0;則有(x-3)+(5-2x)=0或(x-3)-(5-2x)=0;則原方程的解為:x1=2,x2=■。在教師設計的各種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因為學生的發散思維豐富,所以他們會迅速地找到各種數學題目的解答方法;因為學生的發散思維多樣,所以他們對于同一道數學題目會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是學生走向創新之路的有力推手。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協調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創新能力萌生的“土壤”;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觸發學生強烈而持久的好奇心,讓強烈而持久的好奇心成為學生創新能力產生的“火花”;教師要千方百計地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數學題目,培養學生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讓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力成為學生創新能力滋生的“源泉”。誠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遠不止這些。但是,無論教師采取哪種方法,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逐步具備創新能力。因為創新能力是學生在未來成為創新人才的重要基石。

參考文獻:

[1]白芳.淺談初中數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

[2]陳小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速讀旬刊,2016(8).

編輯 高 瓊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初中數學培養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