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實現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2017-03-24 04:10龔亞夫
小學教學研究 2017年3期
關鍵詞:英語教育核心素養

龔亞夫

【摘要】英語教育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途徑、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轉變。本文主張實施“多元目標的英語課程”,并闡述了“多元目標”的定義與概念以及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文章還舉例說明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呼吁學校與教師弱化教材概念,而重在多元的課程資源建設。

【關鍵詞】英語教育 核心素養 多元目標英語課程

一、背景

教育部2014年提出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深化課程改革要求,要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文件提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實際上,這也是國際上很多國家和組織培養學生的目標。比如,“國際文憑組織”,即IB課程,提出的培養目標有:探究者、博學的人、善于思考者、能與人交流的人、有原則的人、心胸開闊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敢于冒險的人、全面發展的人。IB 課程提出,小學應培養的12種態度:1.欣賞(Appreciation):能欣賞世界的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2. 責任(Commitment):孜孜不倦,勤奮好學,能夠約束自己,富有責任感;3.自信(Confidence):樹立個人學習的信心,有勇氣冒險,會學以致用,有果斷的決策能力;4.合作(Cooperation): 能因勢利導,靈活應變,與他人良好地合作;5. 創造(Creativity):思維方式、處理問題、應付復雜局面方式具有創造性;6.求知(Curiosity):對世間萬物如世界、人類和文化充滿好奇;7.包容(Empathy):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理解包容其他人的思維方式和情感;8.熱情(Enthusiasm): 積極上進,不斷進??;9.自立(Independence): 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決策,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10.正直(Integrity): 忠厚老實,處事公正、為人正直;11.尊重(Respect):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身邊的世界;12.寬容(Tolerance): 感受差異,尊重差異,恰當處理差異。

從以上文獻中可以看出,今后學科教學的目標應不局限于教授本學科的知識或培養相關的能力,而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各個學科都要通過教學實現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顯然,要在英語學科中實現“立德樹人”,需要跳出“英語只是一種交流工具”的傳統理念框架,不僅要考慮語言發展目標,還要思考如何通過英語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換句話說,英語教育不是單一地教授語言與文化,而是多元的目標。那么,什么是多元目標、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如何改變? 本文將討論這些問題。

二、多元目標英語課程

首先,在思考教學目標時,從語言目標為核心目標轉變為“多元目標”。 多元目標分為三個大的目標,分別是“社會文化目標”“認知思維目標”和“語言交流目標”。 三個目標是同等重要、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這樣,語言目標不再獨占鰲頭,而是與其他目標相互交叉、相互轉換、相互滲透。換句話說,“多元目標英語課程”主張通過英語教學活動,既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也實現上述其他兩個目標。

1.社會文化目標

“社會文化目標”(social-cultural goals)包括三個大的方面:行為規范與國際意識、健康品質與倫理美德、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吧鐣幕繕恕卑▋r值觀、信念、理念,對于社會關系的看法和為人處世的哲學,道德觀念;也包括生活知識,如:時間管理、生活技能、情緒管理、安全與環保等?!吧鐣幕繕恕辈粌H包括學習動機和態度等,還有品格培養、情商培養、公民意識、有關社會各方面的知識、領導力與世界意識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等等。

首先是“行為規范與倫理美德”。目前英語教學通常注意的主要是語言學習。例如,中小學只教Open the door/I am opening the door,而很少見到教材中教給學生,在公共場所開門時,要回頭看看后面有沒有人,如果有人就替別人扶下門,以方便后面的人。這就是行為規范,而且是一種國際上普遍認同的文明禮儀行為。如果教科書中僅有“不能做什么”全是Dont spit. Dont be rude.還是難以使學生養成必要的道德行為習慣。

就“必備品格”而言,我們可以借鑒美國心理學會專家研究出的6種良好品格,共24項美德。其中有:1. 智慧與知識 (Wisdom and Knowledge),包括創造性、好奇心、思想開放(有判斷力、思辨能力)、熱愛學習、洞察力(能為他人提供看問題的不同視角)。2.膽識與勇氣(Courage),包括勇氣(不懼威脅、挑戰、困難,敢于為真理而直言,信仰堅定,即使被孤立也不隨波逐流),膽識還包括堅韌精神、不懼困難的持久力,還有剛正不阿(坦誠相見、不虛偽)、充滿活力(有激情、精力充沛、不半途而廢、不三心二意)。3. 仁義與博愛(Humanity)(個人魅力、關心他人、友善),其中包括:友愛、關心他人、情商高、懂得調動他人的積極性。4. 公平與正義(Justice),其中包括:公民權利、忠誠、團隊精神、公平對待所有的人、公正、對任何人不持偏見、每個人給予同等機會、領導力、能鼓勵他人參與完成任務、有效進行組織與管理。5. 節制與謙讓(Temperance),包括原諒他人錯誤、謙恭、不追求出風頭、處事慎重、不魯莽行事、自律、遵守紀律、能控制自己的欲望。6.超凡與脫俗(Transcendence),善于發現美好事物、常懷感恩之心、憧憬未來、幽默有趣、懂得人生真蹄、具有信仰(Peterson & Seligman,2004)。

“社會知識與學科融合”是指通過英語學習,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一方面盡可能廣泛了解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和各種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知識,如生活常識、科技知識、人際交往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特別是通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在同學段已經學習的其他學科知識,如科學、數學、體育、音樂、美術、思想品德、常識等,學生就可以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理解。

“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是在個人品行修養、發展正確道德與價值觀的基礎上,進一步樹立國際意識。學生學習不能僅有狹隘的民族意識,而要具有世界意識與全球的視野。包括對于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的包容態度和學習意識等。不僅包括英語國家,還包括其他民族和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等。學生需要懂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極的世界中,要理解世界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有從全球思考問題的眼光。實際上,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的含義更多應是從學生發展目標和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的“文化素養”,更多的是“修養、品格和各種社會知識”,而不必刻意強調“中外文化的差異”。

設立社會文化目標有三個方面的好處:一是話題內容對于城市和農村學生在認知上都易理解;二是教學任務涉及倫理美德、個人情感、人際交往、做人處世等話題,有助于培養學生思想品質;三是內容涉及學生的“真實世界”。這些內容的學習材料,既能使學生學到語言,又能使學生學會做人,也使學生“言之有物”。這樣,英語學習就和學生的內心世界建立了緊密的關聯。同時,設定這樣的目標能使學生把英語學習和更廣泛的社會發展、改變現實結合起來,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的戰略目標。

2.認知思維目標

林崇德說:任何一種學科的能力,都要在學生思維活動中獲得發展,離開思維活動,無所謂學科能力可言。因此,一個學生某學科能力的結構應當包含體現個體思維的個性特征,即個體思維品質。所以在研究某學科能力結構時,應當考慮到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這五種思維品質。近年來,外語界也有很多文章談到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實際上,人的品格也與思維方式密不可分。小學英語教學可以教給學生積極的思維方式,比如:學生可能會想I am not good at this. 而換成 What am I missing? 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梢栽O計出掛圖,對比積極和消極的思維方式,如下圖:

所以,“認知思維目標”(cognition & thinking goals)包括三個方面,即“積極(正向)的心理”“多層次思維能力”與“學習策略與能力”。首先,為了培養學生成為健康的人,成為具有21世紀技能的人,學生需要有“積極的品格”(positive character),“積極的心理品質”。這些人格力量和美德實際上不僅是各種行為,也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一種思維方式。那么,通過英語教學發展學生的積極心理,就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品格健康發展,把素質教育和心智活動結合起來。

“認知思維目標”的第二個方面是“多層次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屬于“高層次思維能力”,語言教育不僅有教會學生交流,還有培養思維能力的功能和任務,特別是使用另外一種語言思維的作用。目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內容,涉及低層次思維能力的內容較多,主要是事實的理解與識記。教學目標很少涉及“高層次思維”能力,比如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設置“多層次思維能力”有助于教材設計者和教師明確系統的思維能力層級,以使教師知道,哪一種活動可以培養什么思維能力。如果英語教學能使學生通過英語教學學習另一種思維方式,無疑會提高一代人的思維縝密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評判性、創新思維能力,進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習策略與能力”是認知思維目標中的部分內容。中小學英語教師通常是以教授語法等涉及語言系統的內容為主,而較少涉及思維的訓練,特別是低年級的教學。在這方面,英語教學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英語國家的教學在低幼階段就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等,還注重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實證研究的能力,等等。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出版物,選擇各種語言淺顯而涉及心智發展、能力培養、具有挑戰性的教學材料。

3.語言交流目標

第三個是“語言交流目標”(Communication goals)。從以上兩個目標反觀語言交流目標,不難發現,英語運用的目標有了比較實際的內容和話題。毫無疑問,英語教學畢竟是語言教學,在通過英語學習實現上述目標的同時,還是要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罢Z言交流目標”有三個子目標,即“基本語言知識”“基本語言技能”和“交流溝通策略”。

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方面,既要包括傳統的語法、功能等知識,也要包括聽、說、讀、寫的基本知識與能力?!敖涣鳒贤ú呗浴币矐墙虒W的重點之一。交際策略不同于學習策略,是學生學會與人溝通、相處的重要技能。這其中不僅涉及語言的運用,還涉及良好品格與美德的養成。而正確得體地使用語法,也是傳遞品格和價值觀的過程。我們需要系統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用英語與人溝通的能力,教授學生各種交際策略。

顯然,多元目標的交流是從培養人的角度思考交流,話題內容將會與為和英美人交流日常生活內容的話題有較大變化。話題內容更多涉及學生的實際生活、內心世界和他們面臨的各種生活、學習、家庭、社會中的問題,而不是與他們生活較遠的餐館點菜、商場購物、郊外野營、國外旅游等話題。交流內容包括人如何與人相處、校園和社會存在的問題、培養公民意識和高尚品德、發展積極的心理品質,等等。學生學會用英語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解釋自己的文化特征和個人信念。他們通過英語學習樹立正確的意識、責任感、學習為人處世之道,解決沖突的可選策略。由于學習的材料與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環境聯系緊密,材料的認知難度會大大減低。由于話題具有思想的真實性,他們與人交流時可以言之有物,而不是背誦交際套話,學生會從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視野,也能在今后的國際交往中表現出良好的品行,談論有思想內涵的話題,從而得到應有的尊重。

三、教學設計

當我們明確教學的目標之后,關鍵的問題就是教學設計。教師目前的困境是,現在使用的中小學英語教材基本上遵循功能—意念大綱的途徑。何為“功能—意念大綱”?簡單地說,就是將語言的使用分為若干“功能”與“意念”,如問候、介紹、致謝、道歉、打電話、就餐、就醫、問路、購物等;而“意念”則有高興、驚奇、滿意等。這種途徑主要是以語言系統為分析的核心,仍未超出以語言知識為本的范式。

這種思路有幾個問題:一是以語言知識體系為分析的基礎,不過重點在語言功能的體系上。國際上一些學者指出:語法結構和功能只是構成人們使用語言能力的部分成分,功能—意念大綱本身并不會比“結構大綱”更具交際性。交際可能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實現,也許不能實現,但是交際不是依靠將其編入一些抽象的條款中就能實現的。

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看,“功能—意念大綱”的設計范式顯然并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因為“功能—意念大綱”關注的重點是語言,是語言的體系,是個人在英語國家使用英語時的基本交際需求,而不涉及品格的問題,并沒有考慮語言學習對于學生作為人的發展會產生什么作用,也沒有系統考慮如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等等。

那么,教師首先需要對現有教材進行整合、調整,或者對現有教材進行改編。也可以補充其他的教學資源。教師需要換一種思路進行教學設計,也就是在教學中將上述三個教學目標結合,既要考慮語言目標,也要考慮社會文化目標。以前教師首先考慮要教什么語言,哪些語法、詞匯或者功能。而今后教師首先考慮的,并不是語言和功能系統,而是學生要與人交流(不一定是和英美人交流),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格和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品德養成的重要時期,作為一個小學生來說,應該具備什么好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思維方式,也可能決定今后一生的發展。比如:如果我們能在教授開門、關門的時候,也教給學生在經過門時,回頭看看后面是否有人,如果有人,就為他人扶下門,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又如: 讓同學在選舉班長時,思考什么樣的人合適做班長,區分“老板”與“領導者”的差異。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領導力,也是一種品格的培養。與此同時,學生在分析這些行為表現時的語言活動,不僅使用了語言,而且發展了思維能力,這就將語言學習、思維能力與品格培養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四、結語

不難看出,小學英語要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教師需要一種靈活、開放的課程體系,從使用統一課本,轉為學校選擇多元課程資源。教師需要大量有助于發展學生社會文化素養、思維認知方面的視聽、閱讀材料,需要各種戲劇、韻詩、歌曲等各方面的課程資源,還需要涉及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任務活動,才能實現核心素養的目標,還需要在評價與測試等多方面進行相應改革。

猜你喜歡
英語教育核心素養
中職英語教學中對交互式英語口語的巧妙應用
中職新生英語教育之我見
大專院校英語教育的創新模式探討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