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017-04-10 01:44陳樂榮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學科歷史課堂教學

陳樂榮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弱化中心的地位、淡化主角的色彩。要盡力讓師生及生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交流的主體關系。提倡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分享各自的學習收獲、體會和見解,共同思考和解決各自發現與困惑的問題。教師應從歷史教學的規律出發,正確地、有創見地指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最佳途徑和方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學,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學生搞好學習的必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教材中歷史概念較少,適宜學生自學的課文,放手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如果不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學生對課本中的重要歷史問題和歷史事件可能會忽略而過,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因此,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閱讀,使學生清楚教材,以此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

用不同的方式來學習掌握教材內容,讓“死”的歷史知識真正鮮活起來、生動起來。實踐證明: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來教學,其效果比滿堂灌要好得多,不僅深受學生歡迎,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各方面能力,體驗人格情感,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對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對此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師指導下的閱讀,學生的效果才會顯著,學生的自學能力才會得到切實的提高。

二、記好課堂筆記,增強學生疏理歷史知識的能力。

記筆記是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將來的自學也有很大的幫助。教學中,對課文中條理較清楚的部分,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列出課文提綱,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筆記綱要如果做好了,學生復習時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認識到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好課堂筆記,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而且不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

三、指導學生學會歷史知識的縱橫向聯系,提高比較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歷史學科具有嚴密的系統性,許多歷史事件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或依存關系。因此,在講課時,我特別注重指導學生注意歷史事件之間的縱橫聯系,并在學習中逐漸學會用歷史事件的縱、橫聯系來分析歷史事件的本質現象。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橫、縱向比較分析問題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全面、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引導學生融會貫通各科的相關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

人的知識是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獲得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交叉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耳聞目睹、口誦心維,讀讀寫寫、講講練練,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做,可以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信 息渠道;還可以使課堂教學輕松愉快、生動活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學科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歷史學科的廣泛兼容性。它包含了文學、哲學、法學、美學、音樂、繪畫及自然科學等許多學科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能夠使人從各種層次、各種角度、各個方面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進行多元分析。自古文史相通,歷史與文學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任何文學作品都產生于一定的歷史背景并反映某一個方面的社會現實,同樣,任何歷史內容都是依靠文學形式 (有少量是實物形式)記錄下來的。因此,對歷史的表述不僅可以借鑒,而且必須借鑒文學的方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深深認識到:其他學科的知識也是歷史教學內容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應充分利用歷史學科的廣泛兼容性,把其它學科的知識有機的融合在歷史課堂教學中,互相滲透,相輔相成,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五、引導學生用所學歷史知識觀察現實問題,力求做到學以致用。

“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學習它,就是要讓歷史為我們所用。歷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敗和成功經歷,注意總結提煉前人的經驗、教訓,與當今社會生活相結合,使歷史在現實中發揮參謀、借鑒作用,做到歷史與現實的統一。這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最高目標。在學習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這樣一個歷史現象:不管哪一個朝代,舉凡經濟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即社會安定。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穩定壓倒一切的道理,不僅過去如此,今天也一樣。還有:歷史上各朝各代的治國方式、做法都有所不同,象夏桀、商紂、隋煬帝等暴君驕橫自大,目空一切,采取強權政治,結果落個身死國亡;而漢文帝、漢景帝和唐太宗推行休養生息的寬舒政策,則使國家繁榮昌盛,成為歷史佳話。在教學中,我通過引用這一反一正的史實,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這一史實所蘊含的辯證原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聯系到今天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的局面,就是因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忠心擁護。這一事實更加深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再如:我在講課中,把清朝閉關政策與唐朝全面開放政策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結果一比較,學生便明白:只有改革開放,吸收別人的長處,才能使祖國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從而堅定不移地支持國家實行的改革開放方針。

以史為鑒,古為今用,充分發揮歷史學科對現實的指導作用,讓學生用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來觀察、分析當前社會熱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如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政治經濟改革、臺灣問題、印巴爭端等等,我在教學中就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歷史知識來分析這些熱點問題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切身感受歷史的實用功能,這對于幫助學生擺脫所謂的“學習歷史無用論”的困惑,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就如同給了學生一把金鑰匙去開啟知識和智慧寶庫的大門。上面所談到的,是我上歷史課的一些做法,還是十分粗淺的。教海無涯,學無止境,十幾年教師工作所積累得的這些點滴經驗,只不過是我在教學海洋的岸邊所撿得的幾枚貝殼而已。

猜你喜歡
學科歷史課堂教學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超學科”來啦
新歷史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