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讀經典名篇,書寫生活點滴

2017-04-13 17:44陸敏娜
速讀·中旬 2017年2期
關鍵詞:以寫促讀文言文教學積累

陸敏娜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當今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現狀,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探索了文言文教學新方法,以寫促讀的教學策略,加強文言文的積累運用,嘗試文言文的寫作實踐以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水平及寫作能力。關鍵詞:文言文教學;積累;運用;以寫促讀

一、新課標下的文言文教學現狀

漢語言文學源遠流長,古代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文言文章傳誦至今,豐富了漢語言文學的寶庫。新教材加大了中國古代優秀詩文的選取比例,文言文教學的難度、深廣度隨之提高。在新課改的新形勢下,如何上好文言文課文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有效地開展文言文教學,達到課改要求,就成為中學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由于歷史久遠,文言文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而且文字艱深,學生讀不懂,再加上傳統的講授模式單一乏味,學生因而缺乏學習動機,從而產生畏懼和厭惡心理。要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解決學生畏學、厭學文言文的問題。

二、“以寫促讀”文言文教學模式操作的基本程序

教學主要由三模塊組成:課前獨立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將課后作業課前做,教師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策略(教會學生利用社會性和物資性的資源,提供一些相關網站和網址,使學生能自主地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及搜集的信息自我建構,來解決作業實際問題,發展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在課堂上有重點的針對學生作業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進行化解。課堂上教師通過以寫促讀,設置問題情景與學生探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言文字詞和內容的理解。

1.語言運用題加強理解。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難點、疑點,這時利用語言運用題材料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尤其文言文教學,更要重視學生體會文章的豐富內涵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態度。因此,教學上要全面、深入地進行經典古文的學習,而不僅是停留在單純的記憶文言詞義、背誦默寫和句子翻譯上。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如何幫助學生理解、運用“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以下是本人教授本課過程中的節選部分:

(1)人生總會遭遇不平,作者雖寄情山水依然不能自拔。請你幫幫他,勸慰他??梢砸靡恍﹦钪镜脑娋?。

(2)鑒賞寫景的技巧,造句:我認為小石潭的,很美,它,而且作者采用了的寫法。

(3)仿寫寓情于景:

當我心情沮喪的時候,天空不再蔚藍,陽光不再柔和,連路邊的小鳥,也在嘲笑我的失敗。

上述題目(1),就是引導學生從學過的名言詩句或課外積累過的詩詞,結合具體語境進行作答;也可從此類題型的解答思路中,讓學生找出積累古詩文的規律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懂得靈活運用,從而引起學生重視加強對古詩文的積累?!缎∈队洝肥橇谠獙懢笆闱榈囊黄牢?,文中作者通過描寫眼前小石潭環境的凄美,抒發了自己被貶后的孤獨悲涼的心境。題目(2)和(3)側重提高學生鑒賞文中優美詞句能力,并嘗試運用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的寫作手法。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是主導,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腦、心都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特別是仿寫的訓練,能較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強化學生運用課內素材寫作的意識,逐漸使其形成習慣,長此以往,既可使閱讀教學更有效,又可帶動作文教學。

2.知人論世明確方法。古詩文本身離我們年代久遠,在實際教學中,又因為年齡、閱歷等不同因素,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往往存在著一定甚至很大的距離,導致對文本內容不理解,作者的情感難以進入他們的心靈,難有心心相印的共鳴。教師就要有意識的通過拓展背景資料,烘托氣氛,給學生提供理解文本的途徑。

閱讀往往需要知人論世,尤其是古詩文的學習,越是年代較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的作品,如單純從文本解讀出發,學生是很難體會作者的深層情感。因此,最好圍繞文本補充相關的背景資料,擴大學生視野,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這些背景資料一般包括“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創作動機”、“他人評價”等。

例如:教導八年級下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如何讓學生體會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筆者嘗試從介紹作者自號為“六一居士”說起,結合其自傳節選《六一居士傳》中“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毕茸寣W生利用積累的文言知識來翻譯這句話,接著據此展開思考,并以《我心中的歐陽修》為話題完成課后練筆。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不單是對文言基礎知識進行了積累運用,更是對文中的思想情感進行了積累,并把積累內化為獨特的體會與感受,再通過表達,使積累內化得以鞏固提升。

學生在練筆中寫到:

我從六一居士的自我介紹中看到,歐陽修是一個博覽群書,并且一生都以讀書為樂的文人。才會“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寫出《醉翁亭記》。他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要想寫出好的文章,大量閱讀是很有必要的。他也鐘情收集古董拓本,還寫出自己的研究心得《集古錄》。彈琴、下棋、寫書沒有一樣難倒他,是一位真“才子”。他愛好廣泛又高雅,很重視個人修身,和精神生活。他為官清廉,退休后家里一貧如洗,當一位“與民同樂”的好官,真是他終身理想。(初二7班曾倩韻)

又如不少初中學生難以理解唐代詩人杜甫為何是“詩圣”,后人對他尊稱為“圣”。因此在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除了讓學生體會整首詩歌情感的變化外,還可以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杜甫為“詩圣”的教學環節。課前安排學生上網搜集整理有關李白、杜甫的名句;兩人創作詩歌的時代背景;查閱各自的人生際遇;南宋理學宗師朱熹對杜甫的評價等。

教學環節——杜甫被尊為“詩圣”的原因。

(1)回歸課堂問題:為什么后人把對詩人的最高評價詩圣的桂冠加冕在杜甫身上,而不是名氣似乎更大的李白呢?這對李白公平嗎?(課件中展示學生學過李白的一些名句。)

(2)給予思考提示:著名學者楊伯峻認為“圣”的目標是“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修己以安百姓”。

(3)學生發言。

(4)師總結:杜甫的詩多是對天下蒼生的悲憫,而李白的詩歌雖飄逸浪漫但卻缺少對苦難人民的人文關懷。如果說李白是超級大才子被人稱為詩仙的話,那么杜甫就是立于天地間的一位悲天憫人的大圣人。所以后人將詩圣,這一對詩人的最高評價給了杜甫。

中學生隨著人生閱歷和體驗的不斷增加,社會知識和歷史知識的逐漸豐富,教師應該適當補充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更好認識作者的寫作情感,做到“知人論世”。

猜你喜歡
以寫促讀文言文教學積累
探究如何利用微課提高初中語文以寫促讀的教學效率
新課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探析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的積累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鎘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積累及對其它營養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文言文教學之流弊及矯治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讀寫結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