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大學生“談”情“說”愛

2017-04-26 12:54王艷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愛情觀實踐教學

【摘要】在大學生戀愛觀教學中,我們無法讓學生去進行一場戀愛體驗,那么該如何設計實踐性教學,才能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接受教學理念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愛情觀 實踐教學 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30-02

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7月發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中,再次強調,各高校必須“努力強化實踐教學,建設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體系”,由此,在教學中,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并取得一定的成績。然而,一些教學專題,譬如“理想信念”、“愛國”、法律常識等比較容易涉及實踐環節,而在大學生戀愛觀教學中,我們無法讓學生去進行一場戀愛體驗,因此針對如何設計實踐性教學,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接受教學理念,筆者進行了以下幾點探索。

一、傳統課堂的“愛情觀”教學模式及其弊端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依據教學大綱,結合書本,從愛情的定義、特征以及大學生戀愛中的行為規范進行講解。雖然內容很重要,但紙上談兵的空講模式,很難讓理論“內化于心”,更不要說“外化于行”。畢竟,每個人在戀愛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無法在理論中一一找到答案。關于愛情的懵懂和一知半解,使很多學生在處理情感問題上有很多隨意性,導致一些錯誤的發生,影響學業甚至改變了人生。

二、“愛情觀”創新實踐教學的設計過程探索

正確戀愛觀的灌輸不能僅停留在理論教學層面,也不能只為單純的“走出課堂”而實踐,必須要明確理論實踐教學的目標和原則,科學而周密地策劃實踐教學方案,使其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實際效果。為此,本理論的實踐教學分“課前準備”“課堂授課”及“課堂延續”三個環節。

1.課前實踐準備

一方面,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真實戀愛心理,在正式授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制作戀愛問卷,在校園里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統計出的數據,引導他們總結出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教師要向學生交代清楚“調查什么”“如何調查”,實踐所關聯的戀愛觀理論內容等。教師要對課前的實踐活動有足夠的重視和關注,進行清晰指導,這樣才能保證課前實踐活動的實效。

另一方面,在課前開展“我父母的愛情”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回訪自己的父母,回歸自己成長的家庭,反觀父母的戀愛與婚姻,總結通過成功戀愛走向成功婚姻的必備特質。

2.課堂實踐授課

課堂內的實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由一場“故事會”來引入新課,在故事中引發他們理解戀愛的含義。由調查問卷,引發學生自己總結當代大學生戀愛的動機,以及這些動機的好壞。由學生課前的實踐結果來總結新課理論,無疑對學生有更直接的吸引力。第二,抓住學生的情感點。根據大學生情感豐富而波動的心理,設計諸如“大學里談戀愛會得到什么?”“大學里談戀愛會失去什么?”這樣的實踐討論主題,喚起學生參與實踐討論的激情,滿足學生的正當感情需要,形成正確的選擇。比起教師直接告知大學里該不該談戀愛,這樣的實踐性討論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實踐教學更是學生理性情感體驗的場域,情感深化和發展的載體。第三,抓住學生的困惑點。 從什么是愛情,大學生的戀愛動機,大學到底要不要談戀愛,怎么談戀愛,以及區分異性友誼與愛情這五方面展開課堂大討論,通過各種情景假設,讓學生去實踐思考,從而培養他們愛的能力。譬如,在講授“選擇對象要冷靜”的知識點時,設置“網戀可以嘗試嗎?”“該如何拒絕他人的追求?”等場景;在講授“表達愛情要含蓄”的知識點時,設置“如何表白最能打動她?”“在校園里摟摟抱抱合適嗎?”等場景;在講授“愛情要忠貞、理智與和諧”的知識點時,設置“男友約我周末出去開房怎么辦?”“女友老是耍小脾氣怎么辦”等場景;在講授“失戀不失志不失德”的知識點時,設置“表白被無情的拒絕了怎么辦?”“我們的愛情不被家人認可怎么辦”等場景,以上場景通過文字描述或學生角色扮演的方式情景再現,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內體驗到戀愛中的種種困惑,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3.課后實踐延續

為了防止學生課后沒多久就拋之腦后,專門設置課堂延伸的實踐環節。該環節分兩步,一是在聽課后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把當天聽課的感想和決心對未來的自己做個提醒。這封信實際上是要求學生對課堂的體驗感受進行總結,要求主題明確、獨立思考、感悟深刻。寫好交給老師,由老師一年后統一寄出;二是在每年思品課的教學學期結束時,要求學生寫一封信給新生,把自己在愛情上的經驗教訓或感悟寄語師弟師妹。這樣,在給下一屆學生講授該知識點時,又多了一份來自同齡人情真意切的囑托,這樣的現身說法往往比教師的言語更有影響力,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與反思。

三、“愛情觀”教學師生互動貫穿實踐主題

思政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對任課教師提出了高要求,更加考驗任課教師的責任和智慧。愛情是伴隨每一個人一生的主題,教師在課后要隨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答疑和互動,幫助學生明辨是非。這就需要教師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方式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需要教師付出大量時間與心血。譬如可以要求學生關注其微博或微信公眾號,針對社會上出現的諸如“寧在寶馬里哭,不在自行車后笑”“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言論,教師要在公眾平臺上擺明觀點,展開討論并密切關注學生的留言,發現不恰當的言論,及時溝通。這樣的實踐教學需要教師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才能長效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四、“愛情觀”創新實踐教學的評價

“愛情觀”創新實踐教學的評價應該注意全方位、綜合性并貫穿全過程。既要綜合考核學生對待課前實踐、課內實踐以及課后實踐活動的態度與參與熱情,又要考察他們能否把所學道理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不但要關注調查問卷等實踐成果的質量,還要關注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的投入與表現,尤其是檢查他們在解決實際戀愛問題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以及所獲得的體驗和感悟。評價者可以是任課教師,也可以班級小組成員。比如那些在課堂上信誓旦旦遠離不文明戀愛舉止,課后卻拋之腦后,戀愛行為不雅,戀愛觀念扭曲的學生,是要在學期末的小組成員互評中降低分數的。

筆者在“愛情觀”創新實踐教學探索上的感受是,課堂教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更加活潑、生動,同學們熱情高漲,不會將教師作為普通的“說教者”而加以排斥。學生們積極參與到各項實踐活動中,授課效果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好。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各項實踐活動的開展,突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了學生對正確戀愛觀的感受和體驗。這樣的專題創新實踐教學,可以經一步推廣運用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其他專題上,這需要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實踐模式,不斷提高課程的時效性,使實踐教學不再是簡單的走出教室進行參觀訪問,而是貫穿每一個專題的課前、課中與課后。

參考文獻:

[1] 白海燕.“我從何處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創新探索[J].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第12卷123-127.

[2] 張慧敏,楊帆 .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情景化教學模式的實踐[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4.10 56-59.

[3]楊艷春,卞桂平.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理路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81-84.

作者簡介:王艷(1980—),女(漢族),講師,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學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愛情觀實踐教學
從《寡婦春怨》與《孤雁兒》對比中看中西愛情觀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張生與柳夢梅愛情觀之比較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研究型學習在傳熱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