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淺談

2017-04-26 13:45郭紅芳
課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關鍵詞:數學思維教學方法小學數學

郭紅芳

【摘要】小學作為學生從幼兒進入正式義務教育階段的起步階段,對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習方法和今后的學習成長具有基礎和關鍵作用。而小學數學在培養學生思維抽象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如何讓小學生從幼兒教學思維順利過渡到正式教學思維,是擺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課題。文章結合實踐教學,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望對同行業者有啟發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思維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095-02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而學校的責任則是創造能使每一個學生達到他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準的學習條件,學校必須給學生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學校永遠對所有學生負責。教師的責任誠如陶西平同志在《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師是“伯樂” ,伯爾善于相馬,教師也要善于認識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但是,教師又不能只是伯樂,伯樂相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馬而淘汰其余的馬,教師卻必須對每個學生負責。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起步階段。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差不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而不能“只喜歡優秀學生,而拋棄‘劣質學生”。那么,如何能讓小學生做到較好的學好數學呢,以下談談關于方法方面的幾點看法和認識。

一、扭轉學習和生活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打好基礎

學習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識,領悟方法,小學生學習的階段重點工作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然而,受現在社會風氣影響,家長往往急功近利,許多學生在幼兒學前班已開始接觸簡單的數學基礎概念。但是,有一部分學生比較抵觸,不愿意學習,這是小孩子貪玩的表現,是他們的本性。此時,教師應做的工作是勤和家長溝通,努力扭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思維習慣,勤做學生工作,告訴學生進入正式學習階段同以前的不同的地方,讓他們逐步擺脫以往的學習和生活思維習慣,逐步進入正軌。這是非?;A的工作。在這之后,教師的重點工作轉向打基礎,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讓學生從每一個基礎點做起,學好每一點,努力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結構,才會做到以一貫十,觸類旁通。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特別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的具體事物中發現數量關系的能力;要認真研究學生學習新知識時已具有的能力,認真研究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以學法定教法。這樣教學,起點低、層次多、 要求高,適應了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分發現學生的智力潛能,創造出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

二、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好數學的關鍵點。許多學生談到數學就望而生畏,其實他們是沒有找到數學的樂趣和興趣點。眾所周知,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課堂上的無效空間,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數學教學一方面要使學生了解人類關于數學方面的文化遺產,另一方面要使學生建立起正確對待數學概念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學會使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事例中看出數量關系的能力。另外一點,教師應結合小學生愛玩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寓教于樂,把教學知識與游戲娛樂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娛樂中較好地認識和了解數學,這樣能比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因材施教

自學能力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能力,可以這么說,自學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未來和前途。對于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自我思考,自我總結,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能把所學知識融入自己腦海中。為此,教師應提前做足功課,研究數學教學課程,分析數學的方法,教會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教師安排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先自行學習和了解知識,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與教師互動,對于那些在預習中已基本掌握的知識,學生通過聽教師講課,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不同點在哪里,哪種方法更易掌握,哪種方法更好,這樣不僅能較好地掌握課堂知識,還能在學習方法上更上一層樓。還有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后復習工作。數學教學的關鍵不在改變數學知識本身,而是要改變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要有先進的思想意識。當然,如果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能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充分的幫助,那么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并達到正常的學習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適合每個兒童的數學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努力創造條件,彌補缺陷,轉變學生的狀況,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數學,讓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因材施教,增加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發展,才能使學生更加全面地學好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方法。

其實,在教學實踐中,不同的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法認識不同,筆者在此不再一一列舉,只是把幾個自己認為的關鍵點提出來供同行參考。所謂殊途同歸,教師工作者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通過不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共同提高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呂月霞.杜威的“從做中學”之我見[J] .教育新論,2009.5.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P185.

[3]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02.

猜你喜歡
數學思維教學方法小學數學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讓小學數學活動綻放數學思維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