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2017-05-10 08:44吳采芬
商場現代化 2017年7期
關鍵詞:激勵理論企業管理應用

吳采芬

摘 要:企業的經營效率不僅對企業自身具有影響,而且也關乎著我國經濟發展。因此,對于企業的發展,我國要加強重視度。對企業提出明確的經營要求和相關的制度政策,這樣企業才能夠更好的發展。企業要想提升經營效率,實際上,企業應對企業內部做好相應的管理,良好的管理可以規范企業員工的行為舉止,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本文將對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展開分析。

關鍵詞:激勵理論;企業管理;應用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想要有效管理企業內部,首先,企業則要先從員工入手,這主要是因為員工的工作效率對企業的經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其次,企業需要建立完整監督管理機制和獎懲制度、責任制度,充分的運用激勵理論,在管理的過程中,激發員工的工作意識和責任感,促使員工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企業只有激發員工的斗志,讓員工同企業共同奮斗,企業才會更好的發展。

一、關于激勵理論的深入分析

在運用激勵理論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因為激勵理論主要是針對人而產生的一種理論。激勵理論的主要作用就是激發人的內在潛能,讓人們形成積極向上的觀念,所以,激勵理論十分適合運用在企業內部管理中。激勵理論的可以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這樣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通過對激勵理論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激勵理論主要包括三種形式,首先是需要型激勵理論;其次是過程型激勵理論;再者就是狀態型激勵理論。

1.需要型激勵理論

在運用需要型激勵理論的過程中,企業要能充分分析人的需求,只有建立在人的實際需求上運用該理論,才能展現需要型激勵理論的價值所在。需要型激勵理論主要是滿足人的需求,人在工作生活交流中會產生一種動機,這種動機就是需要型激勵理論主要的研究對象。需要型激勵理論既能滿足人的需求,而且也能激勵人,讓人在工作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的表現自己的才能,這也正符合一個企業發展的需求。當雙方利益都能得到滿足時,企業才會更好的發展。因此,企業必須重視企業員工的需求,以員工的需求為主,運用需要型激勵理論。

2.過程型激勵理論

需要型激勵理論屬于最先提出的激勵理論,需要型激勵理論現已逐漸完善,因此,相關學者又提出一種新的激勵理論也就是所謂的過程型激勵理論。過程型激勵理論主要研究對象是激勵問題,人在產生需求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要能對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明確主要的任務,從而探究出影響解決問題因素,以便于對人的行為舉止進行相應的控制。過程型激勵理論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為期望理論;二為目標理論;三為強化理論。這三個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激勵作用。

3.狀態型激勵理論

經過上述研究,可以得知需要型激勵理論和過程型激勵理論在運用的過程中都需要建立在人的需求上,這也就表面,人的需求是激勵理論運用的初始階段。但是狀態型激勵理論卻同以上兩個理論有所區別,狀態型激勵理論主要是建立在激勵理論結束時,之所以會建立在其末端,主要是因為終點可以提現一個人的需求是否達到滿足的狀態,也可以發現激勵理論是否真正的產生效果。在末端對人的需求程度進行調查,進而找到激勵理論存在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個體激勵水平。

二、關于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提出的對策

1.收入

企業管理者在進行內部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流動,人才不僅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利益,同時,也會影響企業經濟發展。這也就充分的說明,人才的流動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就要能留住人才,所以應根據人才的實際價值,為其提供相應的收入。收入的多少體現企業對一個人的認可,而且也能滿足人才的需求。舉個簡單例子,假如有兩家企業,一家企業在發展時就是根據企業員工的能力分配工資,按照員工為企業奉獻多少開支,但最低工資為2500。而另一家企業無論員工能力多強工資都是相同的為3000。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人才會選擇第一家企業,在第一家企業員工既可以實現自我的價值,爭取更多的工資,但是第二家企業無論付出多少,工資待遇都是一樣,這樣對于能力強的員工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所以,為了體現激勵理論的公平性,企業在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時,要做到拉開檔次,讓員工看到未來的發展。其次,企業要能幫助員工,當員工遇到問題時,要適當的進行引導切勿過多的批評員工。另外,每一個員工的需求都是有所差異的,所以,在節假日時企業要為員工提供相應的福利,這樣才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對于福利待遇,要根據員工的實際需求制定,并讓每一個員工都能享受到福利待遇,這樣企業才能留住人才。如,企業可以自發組織員工旅游,費用由企業支出,也可以制定一些除法定假日外,額外的假日,這些福利待遇都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降低離職率,為企業增加更多的經濟效益。

2.提升工作滿意程度

作為一個專業的企業管理人員,在管理員工的過程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也要為員工提供優質的工作條件,這樣才激勵員工,并讓員工形成較強的責任意識,對自身的工作認真負責。

(1)創建良好的工作氛圍

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讓員工產生好的情緒和心情,進而使員工可以輕松的工作,這樣員工才能創造出高的工作效率。因此,企業要能為員工提供一個優美的工作環境。企業要為員工配備相應的辦公設備,為員工提供餐食和鍛煉空間,這樣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維護員工之間和諧

企業管理者在管理員工的過程中,作為一名領導者,要能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要能維護員工之間和諧,當員工在出現矛盾問題時,要公平的解決,切勿徇私舞弊,這樣會影響企業員工之間的和諧。

3.管理者要同員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為了激勵員工,企業管理者要能讓員工感受到領導對其的關系和愛護。因此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企業領導要與員工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要在工作方面對員工進行指導,也要關系員工的日常生活,從而增強與員工之間的交往。與員工交往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1)設置意見箱

企業可以創建設置一個意見箱,讓員工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放在意見箱中,這樣企業領導就會及時掌握員工的心理動態,從而有針對性的解決員工的問題,企業只有讓員工暢所欲言,給員工充分發表意見的空間,員工才會融入到企業中。其次,企業要盡可能的為員工創建業余生活,如電影、比賽等。

(2)企業也可以為員工舉辦生日會,在員工過生日的時候送上溫馨的祝福,實際上,行動要比說教更加具有影響力。一個生日會往往對那些孤獨感較強的員工而言更加具有感染力。

4.為員工提供優質的生活保障

很多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備份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部分員工因為資金的問題,往往無心工作。因此,對于較為困難的員工,企業可以適當的進行經濟貼補,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其的關心,并增加生活保障。

(1)企業可以為員工提供醫療養老保險,讓員工在離職后沒有后顧之憂,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過程中。

(2)建立資遣制度。在簽訂合同之后,很多員工會產生一種懶散的心理,認為只要簽完合同企業就不可以隨便開除自己,從而不認真工作。因此,對于企業要建立資譴制度,當員工犯錯誤時,首先要進行批評懲罰,如果錯誤嚴重可以直接開除,但要支付員工雙倍工資,避免員工因為突然被解雇無法保障自己的生活。建立資譴制度可以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領導對企業的管理。

(3)建立健全節假日制度

法定假日,如果員工加班,企業一定要支付相應的工資。如果遇到員工請假,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批準請假但必須要保證員工帶薪休假。

5.為員工提供充足的上升空間

如果員工長期處于一個等級,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就會消失。因此,企業要為員工提供上升空間,讓員工看到美好的未來,這樣員工才會接受企業的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員工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向上發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激勵理論的過程中,企業領導必須要為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要充分掌握激勵理論的性質和主要作用,這樣才能探索出激勵理論內在意義,進而有效的運用在企業管理中。這對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規范員工的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崔敬淼.淺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12-34.

[2]趙珊.論激勵理論及其應用[J].知識經濟,2012,(23):30-90.

[3]王蕾.激勵理論應用之我見[J].才智,2016,(25):34-67.

猜你喜歡
激勵理論企業管理應用
企業管理中激勵理論的運用
運用激勵理論開展企業管理面臨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新經濟形勢下加強企業管理的有效途徑分析
液晶生產企業客戶管理新概念探究
淺析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突發事件基本類型及其對管理的意義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