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國學經典誦讀 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017-05-11 19:11魏剛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學情語文素養習慣

魏剛

[摘要]國學經典蘊含了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詩詞歌賦,濃縮了漢語韻律、辭章之美,主旨上寄寓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閃爍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光輝,展現出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懷。國學誦讀不僅利于優化學生人格,重振人文精神,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國學誦讀 語文素養 學情 習慣 環境氛圍

從國學誦讀的意義看,國學經典蘊含了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優秀詩詞歌賦,濃縮了漢語韻律、辭章之美,主旨上寄寓著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閃爍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光輝,展現出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懷。誦讀這些經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材料,而且保證了材料的質量,從優秀詩文中獲得的一流的語言材料,會在學生的言語活動中煥發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一、了解學情,使選擇的經典適時而降,春風化雨

結合我校閱讀現狀,語文教師可幫助選擇具有代表性、篇幅文字適合學生的內容誦讀。國家語委主任郝平也說:“我們今天誦讀的經典,應該包括從古至今中華的詩文精品,既要有經典的古詩古文,也要有與民族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一脈相承、膾炙人口的現當代經典名篇?!惫P者了解了甘肅省語文課外教材在各年級的經典誦讀教材,不僅有《老子》《大學》《中庸》《論文》等,還有唐詩宋詞,也加入現代的詩歌、散文名篇。我們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書后附錄詩、語文單元活動等,根據不同學段特點選編經典篇目作為校本教材。

二、培養一種好習慣。把握好一個“度”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硬記不是背誦,背誦像唱歌一樣,不用動腦筋?,F在的教育,是用腦筋強記,把腦筋都記壞了,這不是背誦。背誦,是小孩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內涵,并不知道的,就是會唱、會念,這個叫背誦。背誦是腦子表層的作用,比如一個小孩子學普通流行的歌曲,隨便一聽就背來了,他不要用心的,就永遠記得了?!?/p>

追溯傳統的教育方法,語文的誦讀是輕松愉快的,古人所說“弦歌不絕”,是讓兒童們在歌唱舞蹈的氣氛中,達到文化教育的水平。配樂高聲“朗誦”,那更是最高明的方法,讓兒童不用絞盡腦汁去背記,自然而然地進入記憶,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

我們要創設高聲朗誦這種記誦的氛圍,老師可以領背,以自己明朗的音調感染學生的情緒,還可齊讀和接力讀、個人自讀、男女生交替讀、配樂朗讀等,但都要高聲朗誦。朗讀多了,自然懂得言語與文字的音韻學,也懂得文字和語言之間拼音的學問。高聲朗誦,讀的時候有了起伏感、節奏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語感。

讀背中要把握好“度”。因為國學經典中的一些篇章在大學語文中還會出現,基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考慮,誦讀中不必強求記誦,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也不必要求他認得每個生僻字。有時,徜徉在那種美妙的語境與語感中,孩子就會得到極大的啟發與愉悅,等他長大之后,重讀這些典籍,會有“回到外婆家”的親切感,他在文化傳承上開始的尋根之旅,自然就是收獲。著名學者作家余秋雨先生就說:“我本人10歲左右時背誦了不少詩文,直到40歲能夠較深地回味這些詩文的含義時,禁不住以萬里漫游來尋找這些詩文的述實地和寫作地,真實感受無限?!?/p>

三、隨文解讀,探究、收獲寫作知識技能

國學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僅能給我們以心靈上的撫慰與精神上的支持,更重要的,篇篇都是文章中的精華,它開拓了我們的思維,對寫作大有裨益。我們要有國學賞析課,對經典的主旨、內容和表達特點,進行學習欣賞借鑒,讓學生探究收獲到寫作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我市已有教師在這方面做過有益的嘗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見到一位初中七年級語文老師,曾引導學生賞析國學經典中的寫作手法,學生的發言頗為精彩:“《孝經》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運用了排比法,使句子富有氣勢?!薄啊缎⒔洝返摹叨晃?,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運用關聯詞,是關聯法?!薄啊度纸洝分械摹匾?,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是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薄啊度纸洝分械摹^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是舉例法?!?/p>

在一堂課中,學生找到的寫作上可借鑒的方法有十八種之多,多是自己起名字,提倡自悟。常做這樣的賞析訓練,學生的誦讀之余就多了份冷靜,多了份思考,寫作時不再盲目,而老師有意識的引導則功不可沒。

四、創設環境氛圍,營造詩意人生

我們可以在書香長廊、墻壁、黑板報、每日格言、課前活動、課間音樂、校園廣播、語文單元活動等方面,以繪畫、書法、歌曲、游戲、短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滲透經典的元素,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與每日誦讀的經典親近。要保證誦讀時間,還要組織開展誦讀比賽。要考慮學生年齡特點,在小組中、班級中、學校中開展演講賽、接龍賽以及擂臺賽等多種多樣的誦讀比賽,會大大激發學生誦讀積極性。

推動國學誦讀,必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點,早有學者說得透徹:“語言能力的提高,取決于一個基礎問題,那就是語言材料的豐富。一個人語言貧乏,必然帶來思維的貧乏;而隨著思想的豐富,必然伴隨著語言的豐富。不論思想還是語言,都要靠積累才能豐富起來。思想和語言的積累都是終生的事,積累的途徑也是各式各樣的。誦讀優秀的書面言語作品,無疑是語言與思想同步積累的最好途徑?!?/p>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配備的國學教材讀本,借力于經典國學誦讀,優化學生人格,重振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同時,這也是我們鄉村語文教師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大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學情語文素養習慣
習作教學,依“規定”還是據“學情”?
基于學情調研的魯迅單元教學研究
習慣
上課好習慣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學情分析有效服務教學的實踐探究
好習慣
時事資源讓高中語文課堂錦上添花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