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財政政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2017-05-12 13:37符小玉
中國經貿 2017年8期
關鍵詞:增長財政政策區域經濟

符小玉

【摘 要】眾所周知,國家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都具有一定的調度作用,而針對個體區域而言,財政政策作為我國在宏觀掌控下對市場經濟的一種細化掌控,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正因為如此,正確認識財政政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制定出適合于本區域特點的財政政策對于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本文將從稅收政策、投資政策以及財政轉移支付政策這3個角度出發,來系統闡述財政政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關鍵詞】財政政策;區域經濟;增長;影響

一、稅收政策帶來的影響

第一,稅制結構對區域財政及經濟發展的影響。對于一個區域來說,政府在主體稅種與稅制結構上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到這個區域的地方經濟和財力。站在財政收入的角度來看,稅制結構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很多相對較落后的區域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個經濟現象,即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企業的效益十分地下,管理也較為落后。倘若政府稅收采用以資源稅、商品勞務稅為主題的稅制結構,那么區域稅源就會相對充裕,企業成本費用的高低不會直接影響稅收的收入,這對落后區域的財政收入來說是一種保證。與此同時,這些收入對當地公共積累的增加、投資環境的改善以及各項事業發展的促進來說,都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稅制結構對經濟落后區域企業負擔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資源稅和商品勞務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是落后區域政府普遍采用的稅制結構,由于資源稅和商品勞務稅屬于轉嫁稅和間接稅,所以這樣的稅制結構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與此同時,在這樣的稅制結構下,地方政府不僅可以從中獲取可靠、穩定的收入,相應的納稅企業也可以將稅款打入資源、商品產品價格之中,并向購買方收取,企業自身不用負擔稅款?;诖?,該稅制結構有利于發達區域與落后區域之間在財政利益方面的調節。

第二,區域經濟發展的投資吸引力及投資環境都會受到不同稅收的影響。一般來說,在稅收優惠相對較嚴厲的情況下,稅負就會變重,而投資者相應的稅后收益率就會降低。反之,在稅收優惠相對較寬松的情況下,稅負就會較輕,投資者相應的稅后收益率也就會提高。正因為如此,要想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加快區域和經濟發展,國家理應在統一稅法的前提下對經濟相對落后的區域盡可能多給一些稅收優惠。顯然,如果將同樣的優惠政策在落后區域和經濟發達區域中同時實施,這對落后區域的經濟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以說是 “雪上加霜”。在調控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稅收政策的應用主要是對不同區域實行不同政策,針對一些特定區域(重點區域,國家希望盡快發展經濟的區域),政府稅務部可能會針對部分(或全部)企業在一定范圍內實行稅收減免政策,其目的在于為特定區域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促使企業擔負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責任,從而實現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當然,除了區域稅收優惠之外,行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實行也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影響。行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能夠起到對相關產業發展的扶持作用,以此來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較之于區域稅收優惠,由于行業內所實行的稅率都是相同的,所以行業稅收優惠能夠在不破壞行業內市場公平競爭的條件下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區域投資政策帶來的影響

在所有能夠影響區域經濟的因素之中,投資因素所占的比例無疑是最大的。針對國家政府而言,如何在進行投資的區域分配時保證合理性、科學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科學的對經濟投資進行配置分配,才能在保持經濟發達區域發展速度的同時促進落后區域的經濟發展。具體來說,區域投資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工業企業的分配布置。第二,對社會基礎設置的布置。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所包含的基礎生活設施范圍很廣,不僅有廣場、公園、公路及道路等基礎生活設施,也有人們賴以生存的供水(電)等系統的合理設置。毫無疑問,對于一個區域來說,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基礎生活設施,才能在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前來進行不同規模的經濟投資。與此同時,這些基礎設施也是城市化、城鎮化發展的必要流程,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其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體現。

作為區域政府對區域經濟發展實行的一種重要政策,區域投資政策同時也是國家調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區域來說,通過國家對區域投資政策的有效控制,其能夠在政策傾斜下獲取更多的投資,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發達地區壟斷的現象,更可以不斷縮小區域之間在經濟實力上的差距。

三、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帶來的影響

所謂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簡單來說,就是政府為了縮小中央及地方經濟的差距而制定出的一項具有針對性的政策。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能夠在市場產業和市場經濟方面實現對不同區域的控制,以至于區域之間始終保持平衡發展的狀態。在這其中,對一定區域進行財政補償即為最為重要的一項政策,這是國內外公認效果最好的財政轉移政策,不僅可以極大的縮減區域間經濟收入的差距,有效控制區域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同時也可以提高落后地區的公共福利政策,從而讓落后區域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得到充分保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對區域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有利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的實施可以在短期內形成“傳幫帶”系統,即發達區域對落后區域進行扶助,在有效減緩我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的基礎上,有效避免了貧富區域之間的各種矛盾,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科學合理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還可以進一步擴大對發達區域邊緣資金的利用,有效避免區域資金不流動的問題出現,促進經濟流通發展。但截止到目前,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在我國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發展,還需要實現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

四、結語

總之,只有達到了所有區域都均衡、穩步發展的局面,才能夠證明一個國家是處于進步狀態中。然而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在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差異還是在貧富差距上,仍然都還向著越拉越大的趨勢在發展,所以區域政策的制定與實行理應成為政府工作的核心內容。要想降低區域之間的經濟收入差異,我們就必須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區域財政政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芳明.地方財政支出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5.

[2]張林.金融業態深化、財政政策激勵與區域實體經濟增長[D].重慶大學,2016.

猜你喜歡
增長財政政策區域經濟
談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
遼寧省服務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術策略探究
央行不能逃避責任
基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分析經濟增長的動因
蕭條經濟學、惡性通貨膨脹和赤字研究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