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絕經后陰道出血病變類型和相關因素研究

2017-05-12 08:41張嬌燕陳玉梅童芳甘春燕鄧世昌
中國性科學 2016年10期

張嬌燕 陳玉梅 童芳 甘春燕 鄧世昌 黃新苑

[摘要]目的:探討絕經后陰道出血臨床原因與病理分析。方法:通過對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醫院收治的120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進行病理檢查分析患者陰道出血病理分型,同時對引發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臨床危險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條件回歸分析,分析引發患者出血的臨床原因。結果:統計120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病理分型結果顯示120例患者中有93例患者為炎性病變,其中有27例細菌性陰道炎占22.50%,39例老年性陰道炎占32.50%,子宮內膜炎12例占10.00%,9例盆腔炎占7.50%,6例卵巢囊腫占5.00%;惡性病變患者有27例,包括13例子宮內膜癌占10.83%,宮頸癌7例占5.83%,平滑肌肉瘤4例占3.33%,間質瘤2例占1.67%,卵巢癌1例占0.83%;對影響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臨床危險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年齡過大、絕經時間較長及子宮內膜過厚均為單獨影響患者陰道出血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臨床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多以炎性病變為出血原因,患者年齡較大、絕經時間較長、子宮內膜較厚均會引發患者陰道出血。

[關鍵詞]絕經;陰道出血;臨床原因;病理分析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中老年婦女陰道炎、子宮肌瘤、宮頸癌等婦科疾病的臨床危險信號,常見于中老年女性絕經1年后,患者出血類型以不規則出血較為常見。臨床絕經婦女出現陰道出血應及時就診治療,避免病情惡化,預防子宮內膜癌發生率。臨床治療絕經陰道出血需對疾病發病原因和病理分型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針對性治療,有效緩解病情發展。本研究為分析女性絕經陰道出血的臨床原因和病理分型,對120例絕經陰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到醫院診治的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120例,年齡46~76歲,平均(58.38±4.19)歲,出血時間距絕經時間1~20年,平均(7.29±5.28)年,病程2—20年,平均(8.92±3.41)年?;颊哧幍莱鲅愋筒糠譃樯倭坎灰巹t出血,少數患者為接觸性出血。全部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老年陰道炎患者。

1.2檢查方法

全部患者行常規婦科檢查,統計患者出血量、出血方式?;颊叱鲅虬ǎ簾o誘因下出血、血性白帶、性交出血;實驗檢查項目包括:凝血功能、血常規、血小板功能;宮頸涂片、陰道涂片進行細胞學檢查;影像學檢查項目:腹部多普勒超聲檢查、陰道B超、陰道鏡、官腔鏡檢查及分段診刮檢查。

1.3觀察指標

根據檢查結果統計患者陰道出血類型和分布情況;根據WHO子宮內膜增生分類及中國腫瘤病理學分類標準對患者出血類型進行確診,患者病變類型包括炎性病變和惡性病變,炎性病變類型中包括陰道炎、宮頸糜爛、子宮內膜炎、盆腔炎等,惡性病變包括多種惡性腫瘤,主要有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平滑肌肉瘤、卵巢癌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各項影響因素采用t檢驗,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非條件回歸分析,自變量篩選采用最大似然估計法的向前逐步回歸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病變類型及檢出率

對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類型及構成比進行統計,結果顯示120例患者出血類型主要為炎性病變,共有93例占77.50%,其中以老年性陰道炎和細菌性陰道炎為主,共占比55.00%;惡性病變27例,占22.50%。見表1。

2.2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臨床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

統計全部患者年齡、絕經時間、子宮內膜厚度等臨床危險因素,結果顯示惡性病變患者同炎性病變患者年齡、絕經時間和子宮內膜厚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影響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患者年齡過大、絕經時間較長及子宮內膜過厚均為單獨影響患者陰道出血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3.討論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之一,同時是生殖系統病變的臨床前兆,婦女絕經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分泌雌激素水平逐漸降低,激素對子宮內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長期刺激積累會導致患者子宮內膜增生,激素水平出現顯著波動時會導致患者出現陰道出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防癌意識加強,臨床婦科絕經陰道出血患者對該病有了一定認識,臨床診斷率也有所提高,通過分析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的發病原因和病理分型可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方案。

對120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的病理分型進行統計,其中發生炎性病變的患者有93例,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以細菌性陰道炎和老年性陰道炎患者為主,共有66例占比55.00%,為常見炎性病變類型;惡性病變患者檢出27例,以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較為常見。臨床研究發現婦科炎性病變原因多為腺體萎縮,腺管堵塞導致小靜脈破裂功能萎縮,患者血管壁硬化、脆化后再血壓波動時易出現出血狀況,同時絕經后患者雌激素水平下降,患者免疫力較弱,發生炎癥幾率較大。對影響患者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臨床危險因素分別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者年齡過大、絕經時間較長及子宮內膜過厚均為影響患者陰道出血的危險因素(P<0.05)。結合研究結果指導臨床治療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應根據患者年齡、絕經時間、子宮內膜厚度進行綜合檢查和判斷,對患者陰道出血原因進行確診,進而采取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案,提高臨床治愈率。

綜上所述,臨床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以炎性病變為多發病變類型,其中較為常見的為細菌性陰道炎、宮頸糜爛和子宮內膜炎,惡性病變以子宮內膜癌、宮頸癌較為常見?;颊吣挲g過大、絕經時間較長及子宮內膜較厚均為引發患者絕經后出血的臨床危險因素,臨床診斷中應結合以上因素進行對患者病情綜合判斷,對提高臨床診斷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