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民族地區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

2017-05-19 21:05龍通相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關鍵詞:物理教學新課改

龍通相

[摘要]新課改給各科教學帶來很大的變化,但不同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和把握有很大差異,在教學實踐中感覺有很多矛盾和困惑,文章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物理教學 困惑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08-0060

廣西是全國最后一個實行新課改的省份,而百色市又是教育相對比較落后的少數民族地。2012年9月我們邊摸索、邊學習、邊探究,走進了新課程,經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在具體的教學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產生了一些困惑和反思。

一、存在的問題

1.新課程的要求和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差距

帶完高三畢業班,盡管我們所有下高一的教師在假期都參加了各級培訓,但不同教師對新課程教法和學法的理解與把握仍有較大差異,有的教師認為只是教材的更改,可以看出這些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還不夠。不同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落實也是各有不同,且差別較大。加上百色民族高中是一所少數民族地區的普通高中,大多數學生來源于縣、鄉鎮級初級中學,學生的物理基礎較差。所以個別教師在教學中直接給出物理公式、定律、定理,然后就選題目講解。不少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教法,認為花那么多的時間進行探究,一節課下來好像探究不了什么東西,加上很多學生的主動性不夠,實驗器材配備跟不上,或者基礎差的學生干脆什么都不做,甚至到最后放棄學習物理,這樣一來遠不如多講幾個例題來得實惠。最后還是回到原來的教學模式上,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

2.課時安排不合理

我校是在高一下學期就進行文理分科,在高一上學期物理課每周安排了3課時,從理論上講,課時應能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求。但物理教材,雖刪除了部分內容,也增加了不少內容,從整個知識體系看,物理知識點是有增無減,其特點是內容更廣、容量更大。教師要依靠課堂搞實驗探究活動,而且很多結論在教材中沒有直接寫明,而是要求學生自己歸納,這個過程是很費時間的,我們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又比較落后,再加上新教材重視科學探究活動、增添了大量學生探究實驗,根據新教材的意圖,有很多時候物理課最好是搬到物理實驗室進行。而我校教學資源短缺,連一個像樣的實驗室都沒有,根本沒有配備專門實驗教師,實驗一多,教師教學內容如何完成,準備器材也加大了教師和管理員的工作量,教師要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有一定難度。進入高三總復習后,盡管在高二只選3-4教材來上,3-3、3-5都沒有上,但是對比以前舊教材的復習進度(全部內容都上)還要慢,因此我們總覺得物理課時不夠,教學難度加大。

3.初、高中教師的教法不同,高中部分數學知識與物理教學進度不一致

由于有些地方基礎教育貫徹得不好,在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教師沒有按新課改的要求上課,平時上課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甚至從沒有做過實驗探究。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高中,內容多而難,時間又少。高中教師不可能像初中教師那樣把知識講得全而細,只能做一些提示、引導。這樣,一部分學生出現對物理學習厭煩、畏懼、甚至抵觸的情緒,或者先是有信心學好物理,但經常碰到不會做的練習題,信心被打擊得一干二凈,學習成績急劇下滑,于是就放棄物理學習。

另外,數學與物理教學進度不一致,如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數、向量、立體幾何等數學知識,高一開始,學力學時就要用到,但這些知識在數學上的安排相對滯后,也對學生學習物理造成了困難。

4.新課標、教材、教輔和考綱未能統一

實際上,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完整嚴謹,對照傳統的高考考綱進行教學。因此,除教材中所有知識、技能全部講授清楚外,還大量增補被新教材刪減的原有教材內容,按以往高考試題要求進行拓寬、加深,而沒有按新課標的要求組織教學內容。教輔與教材差異更大,教輔中出現的練習題的難度比教材中的難度大許多,有些內容教材沒有明確要求,但教輔中練習題卻出現不少,使教師在教學中難以取舍。致使學生課外作業負擔加重,教師教學課時緊張,不能真正轉變教學方式。

二、基于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想法

1.學習新課標、熟悉新教材、實施新課程

新課改理論提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中心,教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物質基礎,教材是具體教學活動的起點,因此,熟悉教材內容是搞好教學的前提。熟悉教材的內容、結構特點、編寫理念,實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新課程就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學生會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新的理念,其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該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使物理課堂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課堂。

2.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主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高一新課前,開設初高中物理知識銜接的選修課,根據銜接教材中的內容與高一教材的結合程度,加強學法指導,適當復習初中知識,并分散到各章節中去。二是與數學教研組協商,讓他們適當調整教學模塊,將斜率的概念、三角函數、向量等知識提前上,為物理教學服務。

3.研讀課標、吃透教材

加強課標研讀,對照課標要求,研究教學目標,并將課標要求與課堂教學、作業、考試統一起來,嚴格控制拓寬和加深的知識內容。對于教材中刪去的基本原理,要根據課標的知識技能要求和學情,謹慎適當補充。同時,要堅決地將那些課標未作要求而教材卻有呈現的知識技能從課堂教學內容中刪去。組織教師在新教材配套的練習中精心篩選符合課標要求和本校學生學情的練習作為學生的作業。

總之,在新時期,我們必須轉變觀念,克服自身的困難,培養學生的興趣。既要開發民族地區生產、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又要充分發揮學校有限教學資源的作用,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和個性化表現的機會和平臺,提升學生的素質,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易志毅)

猜你喜歡
物理教學新課改
緊跟新課改新布局,提升一輪復習效率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關于“比較法”教學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