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認知語言學看“控”的語義擴展

2017-05-22 15:29姜艷紅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概念整合認知語言學隱喻

姜艷紅

摘要:在當今網絡和各種媒體上,“顏控”、“手機控”、“微博控”等“控”族詞匯被人們高頻使用,但其語義已經偏離了對該詞的傳統的認知并有了更為寬泛的擴展。本文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對“控”詞族進行研究,運用了隱喻和概念整合的相關理論,分析了存在其意義擴展背后的認知動因及形成機理,并指出當今很多新詞匯的產生都是由于新的社會現象相引發認知模式的轉變并通過隱喻或轉喻機制使得舊詞詞義在傳統意義上延伸擴展而生成的。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隱喻/轉喻機制;概念整合;語義擴展

在當今網絡和各種媒體上,“顏控”、“手機控”、“微博控”等“控”族詞匯被人們高頻使用,但其語義已經偏離了對該詞的傳統的認知并有了更為寬泛的擴展。這種語言現象和人們的認知過程有著緊密的聯系。隱喻或轉喻的認知機制引發詞義發生偏離和擴展主要方式。概念整合理論深度探討了隱喻是如何在人們的心里空間構建和產生的。本文試圖通過運用以上相關的認知語言學理論對“控”族詞的語義剖析來揭示其語義擴展背后的認知成因和隱喻或轉喻機制。

一、隱喻理論及概念整合理論

認知語言學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建立并此后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作為一門新興的語言學理論分支,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去解釋各種語言現象。它強調“語言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經驗、洞察和概念化的基礎之上的”( F. Ungerer and H.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PP. 36),是人類文化、習俗、環境以及經驗等各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是從源域到目標域的系統映射,隱喻和轉喻是人們對抽象范疇進行概念化的最強有力的認識工具。最為一種認知機制,隱喻或轉喻不僅能幫助我們把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還可以從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我們熟悉的事物或概念。那么這種認知機制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整合理論給我們做了更為具體的解釋。

概念整合理論(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是Fauconnier和Turner(2002) 在《The Way We Think》一書中提出并得到了學術界廣泛認同。這一理論具有極大的解釋力,它用四個元素構建出了人們心里認知空間的網絡,即“兩個概念輸入空間,一個概念類屬空間,一個概念整合空間”(郝寶燕 黃睿,2008)。兩個概念輸入空間指的是源域和目標域所在的概念域,概念類屬空間指的是兩個概念域之間所存在的具有共同特征的重合地帶,而概念整合空間指的是在類屬空間的映射下兩個輸入空間的概念所發生整合的空間,隱喻便是在這個空間內產生的。

二、“控”的語義分析及形成機理

根據《漢語大辭典》V6.61的解釋:“控”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①告發,控告,指出罪惡;②控制,節制,駕馭;③受控;④投;⑤使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懸空或處于失去支撐的狀態;⑥使容器的口(兒)(或人的頭部)朝下,讓里邊的液體(容器一般為殘液)慢慢流出。其中第②和第③釋義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即控制或受控制。而當下流行語中的某某“控”則是借用了日語詞匯音譯而來的。日語借用了英文單詞complex(情結)的前頭音con形成假名“コン”,再根據日語語法形成了“某某控”,最初出現在ACGN界(動漫游戲界),后來在網上大肆流行。筆者認為該詞在借用到漢語中時,選用“控”來構建這個新詞匯,不僅僅達到了發音上的重合,更是在語義上借用了 “控”本身的一部分含義在實際應用中發生了語義重構和演變,即“偏愛或極度喜歡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 人們通常借用隱喻的手段把較為熟悉的概念域映射到不熟悉的概念域上去理解新的事物或概念,但有時這兩個概念域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事物或概念,我們借助隱喻的手段改變的只是看待問題的視角和方式?!翱刂啤焙汀皹O度喜歡”這兩個概念盡管都為人們所熟悉但看起來卻有很大的距離,那么這兩個詞是如何聯系起來而并通過轉喻的機制發生映射從而產生了新詞“某某控”的呢?

“人們在理解隱喻時首先需從隱喻的源域和相似的概念結構中抽取反映事物規律性的,高一級的概念結構”(王紅孝,隱喻的空間映射與概念整合,外語教學,2004(6))。因此“相似性的概念結構” 即兩個輸入概念的類屬空間應受到高度重視?!翱刂啤钡木唧w含義是:①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操縱②使處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響之下(《漢語大辭典》V6.61)?!捌珢刍驑O度喜歡”某事物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會不由自主的在生活行為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此偏好的影響,如“微博控…每日每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個小時,甚至放棄睡眠時間”( http://baike.baidu.com),“偏愛或極度喜歡”通過程度性而獲得了某部分“控制”的屬性。分析“控”的隱喻機制發現了這個詞匯在進行“概念整合”時的四個心理空間分別是:源域概念輸入空間(控制或受控制);目標域概念輸入空間(極度喜歡某事物);兩個概念的類屬空間(處于所偏愛的某事物的影響之下);概念整合空間(偏愛或極度喜歡某事物并受其控制到了不由自主的程度的一類人)。在這個過程中,“某某控”的新詞匯便應運而生了。它通過隱喻或轉喻的機制,把看似兩個沒有關聯的事物或概念在一個點上聯系起來,使一個熟悉的概念映射到另一個熟悉的概念上來,在語言上進行重構,從而致使了這一新詞匯的產生。從這個角度說,人們不自覺地或潛意識地通過語義選擇進行新的構式搭配在新詞匯上投射了在舊詞匯上既有的認知和理解。例如表達相似意義的詞匯還有“癖”和“情結”,但“癖”多為貶義,含有一種病態或變態之意,而“情結”作為心里學專業詞匯盡管在某些含義上合乎“某某控”的含義(如強調“一種藏在某人神秘的心理狀態中強烈而無意識的沖動”)卻不具備大眾性和通俗性,因而在語義選擇過程中被“某某控”頗為新鮮的表達方式所取代。

那么促使整個過程發生的動因是什么呢?呂世生(2011)在《從概念意義到文化語義:漢語新詞語英譯的隱喻認知模式分析》一文中說到,“隱喻是人類普遍的認知機制,這一機制總是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下得以發揮作用”同時引用了D Andrade從認知語言學的視角對于“文化模式”所作的定義,“一個社會群體間所共享的認知圖示”(呂世生,2011)。從這一角度分析,“某某控”的文化模式是網絡時代年輕人所共享的網絡文化,它反映了網絡時代的年輕人在心里上追求個性時尚彰顯自我的態度,在語言上求新求變用簡潔含蓄的語言來表達自我的要求?!邦佒怠?,“鳳凰男”,“逼格”等等這些不斷涌現的新興詞匯充分彰顯了年輕一代的想象力創造力,它們無一不是利用隱喻機制去追求意象的表達。新詞匯成為年輕人表達個性,標新立異,追求個性的需要. 隨著這些詞匯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和高頻使用,使它們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語言學者需要去探求它們的構成方式,語義變遷及變遷機制和倍受推崇的原因。

三、結論

本文關注了“某某控”這一新詞匯的高頻使用在語言衍變發展過程中不斷與當前人類社會出現的新現象結合而使“控”催生出新的含義的語言現象。在“控”的語義擴展過程中,隱喻這一認知機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運用了認知語言學隱喻和概念整合理論對“控”語義擴展的形成機理做出了科學解釋,并進一步探尋了其后的認知動因,認為文化認知模式是引發“某某控”等新詞匯產生的重要原動力。

參考文獻:

[1] F. Ungerer and H. J. Schmi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曹鐵根,莫偉勇.網絡新詞語“X控”語義解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郝寶燕,黃睿.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看廣告中的隱喻[J].河北工程大學(社會科學版),2008(12).

[4]呂世生.從概念意義到文化語義:漢語新詞語英譯的隱喻認知模式分析,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2011.

[5]王紅孝.隱喻的空間映射與概念整合[J].外語教學,2004(6).

[6]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論研究與應用的回顧與思考[J].外語研究,2004(1).

[7]葉碧慧.英語一詞多義的轉喻認知機制——以head為例[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4).

猜你喜歡
概念整合認知語言學隱喻
《活的隱喻》
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概念整合視閾下的廣告語解讀
淺析概念整合理論在語言中的應用
構式語法與句法淺析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