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印第安文化發展傳承態勢及其啟示

2017-05-22 22:50柏桐張蕾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節日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柏桐?張蕾

摘要:印第安特色文化被入侵的美國文化不斷同化和吸收,并對美國英語和文化有著重要影響。中國傳統文化要想得到傳承和發展,需要在與現代多元文化的融合接觸中吸收不同文化元素為己所用,將多元文化融入傳統文化。本文將研究如何為古老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讓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的滲入大眾思想,并且能夠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能夠得到體現、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印第安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信仰;節日

一、印第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北美殖民地時期,美國英語的發展受到了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文化的影響,吸收和融合了大量的印第安語言,印第安文化對美國英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直到今天,印第安許多村落過著原始生活,仍然沒有現代生活設施,在某些方面上與現代文明社會尤其是美國社會高度現代化發展格格不入,部分印第安人仍然愿意保持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曾經創造的輝煌文化和獨特性才得以保存。印第安和美國英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正是因為對印第安文化的繼承才有了現在美國英語的發展。我們研究的主要目標便是通過研究印第安文化的發展與衰敗來討論如何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二、漢字的演化過程

漢字大概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新中國成立以后,為了使字體的結構上書寫更加方便,字形差異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文字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簡化。從而漢字的改革對生產力有著相互的影響。而美國英語中對印第安文字的融合體現在許多方面,如印第安文化作為地名、動物名、農產品名稱與英語完美的交融在一起。而漢字的變形及簡化過程都應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成為既簡化又有中國特色的文字符號。

三、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啟示

(一)圖騰文化

正如太陽雨雷鳥是印第安文化的圖騰體現,龍是中國傳統圖騰文化的代表,極具中國文化特色,因而每一部分都攜帶著古代部落與民族文化的信息。同時其每一部分形象的棄取,都是由民族的審美心理在驅動、支配著的,因而每一部分又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牛頭象征勤苦忍從,代表著新石器時期農耕文化;豬嘴象征食欲,代表著口食文化;蛇身象征性欲,代表著性文化;魚鱗象征多子欲望,代表著生殖文化;馬鬣象征權力欲望,代表著官本位文化;羊須象征心性善良;鹿角象征君子風范;狗形象征忠實品格。龍的形象融合了這些眾多的元素在里面,意味著吉祥意味著對生活美好的盼望。這種代表中國文化的圖騰符號,我們都應該積極的應用,可以在服飾的服飾、家具和建筑上應用龍圖騰與其他流行元素相結合,在現代質感的事物上融入傳統圖騰文化。

(二)傳統服飾的推廣

印第安文化中服飾有其非常獨特的元素。在服裝方面,古老的印第安人崇尚自然,追求精致,這也體現在當代的美國服飾文化中。美國部分地區依舊延襲了印第安人的服飾特色,也是美國文化從一定程度上也借鑒其文化特色的體現。來自中國的漢服則是反映儒家禮典服制的文化總和,貫穿了西周到明朝。明朝滅亡后,清朝統治者大力推行滿族發型和滿族服裝,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而新民主主義運動后,人們學習西方的文化及生活方式開始穿著西方服飾,所以中國傳統服裝并沒延續下去。隨著中國國力和文化的發展,人們開始重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獨特的穿著意義。延續至今的漢服文化通過其與眾不同的服飾花紋、穿著方式及面料特點成為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弘揚和推崇漢服文化,將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帶到國際的大舞臺,一些關于漢服的傳統技術則應得到繼承和保護,是我們必須完成的。我們應重新倡導傳統漢服并身著漢服進行推廣。這一方面,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將具有印第安文化特色的服飾融入流行元素,使得這種文化既能傳承又能發展。將漢服元素和現代時裝風格相結合,既能實現穿著的實用性和便利性,又能將漢服文化傳承下去。

(三)傳統節日的傳承

印第安人相信萬物有靈,所以每個部落每年都要舉行各種有關圖騰文化的宗教儀式,印第安人的節慶也多與宗教節日融合在一起,如亡靈節、太陽祭、穿耳節、降魔節等,有一些節日如今已成了當地人民共同的節日,而且這些節日至今都魅力猶存。而美國對于節日的發展則使宗教節日與印第安節日相融合。中國民族眾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節日文化,各種文化極具特色。而中國古代的節日多以二十四節氣及天文,數學,歷法有關,每個中國的傳統節日背后都有神秘浪漫色彩的傳奇故事,多和原始崇拜以及本土信仰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通常與神話故事或者歷史典故相關,這些內容融合凝聚節日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節日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娛樂活動出現,并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我們可以以新穎的節日慶祝方式吸引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的興趣,不僅要保留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應該對外傳播我們的傳統節日。

四、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祖先留下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根基,繼承和弘揚這份文化就要對這種文化有著正確客觀的認識,我們追求文化的一種過程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傳統文化有著其永恒不變的魅力和生命力,吸引人們不斷地去剖析了解它。我們也應努力讓傳統文化成為中華這個大民族的精神血液,成為中華人民的精神必需品。

參考文獻:

[1]張榮明.中國傳統信仰與社會[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7-11.

猜你喜歡
節日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傳統文化是報紙的營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