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民間童話“善惡”二元論的教育意義

2017-05-22 20:57崔克君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審美教育

崔克君

摘要:民間童話以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豐富多彩的意象體現著兒童單純、奇幻的認知世界的方式,在給兒童帶來智力開發和精神愉悅的同時,傳統的“善惡二元對立”價值理念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孩子的人格標準和倫理取向。

關鍵詞:民間童話;善惡;審美;教育

“童話是一種以幻想、夸張、擬人為表現特征的兒童文學樣式?!薄巴挼男再|是兒童的、創作的、幻想的?!睆倪@些關于童話的定義中不難發現,民間童話的文本指向有著主客的一致性,即以兒童的口氣講給兒童所聽的話。從受眾角度看,兒童作為童話文學的直接對象,那么在童話的創作與流傳中,無疑要以兒童的思維作為引導?!霸既嗽谧畛踹\用智慧解釋外物的時候,不能不把觀察殊異、區分外物放在首位?!蹦敲?,相同地,在兒童最初的感知運動階段,他們也運用自身的感官去“觀察殊異、區分外物”,抓住事物的最明顯的屬性和特征?;谶@種未受訓練、簡單直接的兒童思維模式,在關于人物故事的講述中,“人性的善與惡”無疑成為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話題。以我國民間故事為例:

兩兄弟型:講兄弟分家時,好吃懶做、兇橫霸道的哥嫂占了好田好牛,把壞田和一條黃狗分給了老實的弟弟。勤勞貧窮的弟弟因為狗能耕田而贏得了銀子,又在被哥哥打死的狗的墳頭長出的楠竹上“早搖落黃金晚搖落白銀”,楠竹被哥哥砍后,弟弟用它編成雞籠,山雞都飛到雞籠里來給弟弟下蛋,當哥哥把弟弟的雞籠借去等著生蛋時,山雞卻都給他拉下雞屎?;\子又被哥哥燒掉,弟弟又用被燒掉的籠子灰種出了一個“南瓜王”,并得到了偷瓜猴子的金杯銀杯。哥哥又學弟弟的樣子躲在“南瓜王”里面,最后被復仇的猴子推下了懸崖。故事只設定了兩個具體的形象,哥哥和弟弟,且他們有著最明顯的對立人設:哥哥是“壞人”,弟弟是“好人”,對應的結局是哥哥被推下懸崖,失去了生命,而弟弟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他人的幫助。類似的故事有很多,如普米族的《本分人和狡猾人》、 壯族民間童話《兩兄弟和鳥》、流傳甚廣的《蛇郎》等,都是以二元對立的思維設定兩個或兩組完全對立的形象,來闡釋善惡、是非主題的典型代表。

在這些流傳生長于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童話故事中,我們通過比對文本結構和敘事情節會發現它們共同的特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分為好人與壞人;在情節主題的設定上,主張棄惡揚善;在故事結局的對應上,倡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上這些同一母題的故事在多個國家和民族的出現與流傳,說明“善與惡”、“是與非”、“黑與白”、“好與壞”這些在能指意義上有一致性的符號,正是民間童話中二元對立思維最廣泛和最常見的應用。這類主題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沒有被拋棄,在新時期的作家創作中依然被沿用,這也證明著二元對立的思維方法是適應于兒童的教育和認知方式的,是體現了人類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的。

“童話的本體功能是讓兒童得到審美愉悅及情感熏陶” 一篇好的童話是常讀常新的,以“懲惡揚善”為主題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因果的中國民間童話,如《神筆馬良》、《田螺姑娘》、《十兄弟》、《小雞報仇》、《哈兒媽妮冬至打老虎》等等不僅僅是對兒童明辨是非、區分善惡的教育手段,在其流傳與頌揚的過程中,也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在文化傳統中世襲相承。

“善惡二元論”教給孩子們對事物初步的是非判斷時,也因其故事的人物性格和單一的主題淪為反復的說教工具,這些自覺或不自覺的因素都導致了當下童話精神在教育中的失落,“教化僭越審美”、“認知大于感知”、“剖析剝奪經驗”、“牽引制約參與”,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了“我不想看”、“沒意思”、“假的、騙人的”等諸多不良現象,童話最初和最基本的審美體驗和功能被扼殺,失去了該有的活力。在當下童話教育的尷尬困境下,有人踐行了還童話以本來面目的觀點,近年來一些學者和作家致力于“黑童話”的鼓吹和研究,認為現今的社會發展使兒童的認識思考能力已經達到了明辨是非的程度,應該告知他們真相,且童話中的某些善良、天真、幻想成分已經不能適應社會關系的復雜狀況,一味的善良天真反而會導致失去自我保護的能力,顯得愚蠢之極。但像白雪公主與王子一吻定情的原型其實是一個少女被國王強奸而后生下私生子的橋段,這樣的還原是我們的社會和兒童教育需要的嗎?當然不是。相反,有一些做得比較成功的案例,像我國的《十二生肖的故事》,民族傳說系列故事《鹿回頭》、《阿詩瑪》、《神筆馬良》,美國的迪斯尼公主系列等等,這些在新時期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漫方式,以符合時代的光影方式的改編和呈現,不也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收獲嗎?所以,在處理童話教育功能失聲的問題上,我們還得認真分析,慎重考慮,在考慮到兒童需求的基礎上,以求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遠平.民族民間童話中的“善惡報應”觀念簡論[J].貴州民族研究,2001(2).

[2]閆春梅.童話精神與兒童審美教育[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11.

[3]劉守華.民間文學教程[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4]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M].商務印書館,2012,4.

猜你喜歡
審美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