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探析

2017-05-22 20:58謝祥鳳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徐光啟西學東漸利瑪竇

謝祥鳳

摘要:自1583年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入華以來,具有現代意義的西方科學與文化藝術傳入中國,掀起了一輪西學東漸的高潮。本文通過分析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具體內容以及相關影響探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關鍵詞:明末清初;西學東漸

一、歷史背景

16世紀時,歐洲的一部分國家已進入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這一時期,歐洲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步,杰出的科學巨匠相繼產生,偉大的發明和創造不斷涌現,各種生產技術也不斷革新。近代科學文化的晨曦,驅走了中世紀科學文化蒙昧的漫漫長夜。而中國自明代以后,封建制度日漸衰落,文化上停滯不前,科學技術開始明顯落后于西方。這一客觀現實為傳教士進入中國并加強其影響力度提供了有利條件。

另外,由馬丁·路德進行的宗教改革使得天主教的勢力大為減弱,并失去了在西歐、北歐的大部分地盤;天主教為補償宗教改革中所喪失的教務和經濟利益,開始向東發展,尋找新地盤,爭取新教徒,以便恢復中世紀天主教的勢力。同時,“新航路”的開辟也為傳教士大規模進行“海外布道”提供了方便。

二、西學東漸的內容

傳教士主要是通過翻譯和編著介紹西方科學技術、人文、社會學說來傳播西學,其中科技翻譯為此中之重。

在天文歷法學方面,利瑪竇向中國介紹的第一部天文學著作是《乾坤體義》,該書被認為是“西法入中國之始”?!稖喩w通憲圖說》,名為李之藻所著,實為利瑪竇和李之藻共同合作的第二部分介紹西方天文學的著作,……”。[1]在湯若望、羅雅各、龐迪我、熊三拔、徐光啟、李之藻、李天經等中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在崇禎七年(1634年)終于編譯出《崇禎歷書》。后來湯若望根據《崇禎歷法》改編成《西洋新法歷書》,還引入了明確的地球概念,引進了經、緯度及其有關的測定、計算方法,從而使得在日、月食計算和其他天文計算中較中國古代的傳統方法前進了一大步。梁啟超在《中國近二百年學術史》中說:“中國知識線和外國知識線相接觸,晉唐間的佛學為第一次,明末的歷算學便是第二次?!薄白悦餍旃鈫?、李之藻等廣譯算學、天文、水利諸書,為歐籍入中國之始?!盵2]

傳教士不僅翻譯西方天文學著作,還引進西方天文學儀器,參與中國天文觀測。徐光啟曾借助熊三拔的講解,寫出《簡平儀說》,介紹測量用器簡平儀。

在華耶穌會士在翻譯西方天文學著作的同時也介紹了西方的數學。其影響最大的當屬利瑪竇和徐光啟合譯的《幾何原本》(前六卷)。其中的許多名詞,如點、線、直線、曲線、平行線、角、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四邊形等等,都是由徐光啟首次定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稖y量法義》則是利瑪竇與徐光啟合譯的另一部關于陸地測量方面的數學著作,從此中國有了經緯度的精確概念。

關于幾何學的論著有利瑪竇與李之藻合譯的《圜容較義》,專論圓的內接和外接。其后,李、利還合作編譯了《同文指算》,書中所介紹的筆算技法引起了普遍重視。在物理與機械力學方面,所介紹的大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機器設備。王徵與鄧玉涵合譯了《奇器圖說》,并為書作序,闡明自己選譯的標準即“關切民生日用”者。[3]徐光啟為了要興修水利,與熊三拔合譯《泰西水法》。徐光啟翻譯時,是在中國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礎上,選擇其中對當時具有實用價值,或確實屬于先進方法者,經過制器和試驗,才編譯入此書的。[4]

在其它學科方面,也有許多成果。例如:地理學上,李之藻譯刻過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生理學和醫學上,有鄧玉涵譯述的《泰西人身說概》和羅雅各所編的《人身圖說》引入了解剖學的概念;生物學上,利類思所寫的《獅子論》介紹了西方的動物等等。除了自然科學的傳入,在語言學、文學、哲學等方面也有許多著作。在語言學方面,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始自利瑪竇的《西字奇跡》(1605)。1625年,金尼閣在王徵協助與合作下,在利瑪竇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基礎上,經修改擴充,金氏完成了《西儒耳目資》一書。[5]該書實則為一部拉丁拼音的漢字字典。在文學方面,則介紹和翻譯過《伊索寓言》。哲學方面,傅泛際、李之藻合譯的《名理探》和南懷仁譯的《窮理學》,輸入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

三、小結

明末清初這兩百年間西學東漸,不能看作是單向的文化傳播或文化侵略,即由西向東,是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向東方、向中國的傳播;西方人在這場傳播中是積極主動的,乃至抱有侵略野心;就傳播結果而言,西方文化擴張了自己的勢力,而中國文化受到沖擊,無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可言。

這是一場中西平等和對話性質的文化交流。西學的傳入使中國學者的視野得到了開闊;給明末清初的中國知識界傳來了新的知識信息,使得中國知識界出現了務實的學風;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并對明末清初“經世致用”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綜上所述,此次綿延兩個世紀之久、以西方耶穌會士的傳教活動為中介、伴有大量翻譯活動產生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和平、友好和平等的氣氛中進行的,這是一次雙向互動的文化交流?!拔鲗W東漸”加速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東學西渡”則為歐洲中世紀末期的社會變革提供了重要條件。在明末清初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產生了大量的中外譯作,它們無疑是人類最為珍貴和璀璨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4.

[2]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269.

[3]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63.

[4]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282.

[5]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293.

猜你喜歡
徐光啟西學東漸利瑪竇
利瑪竇對中西科學文化交流的作用管窺
利瑪竇倫理哲學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證
利瑪竇、德里格與錢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樂家
從利瑪竇與“天主教三柱石”交往看中西文化交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演進軌跡與時代特征
“西學東漸”與中國傳統女性道德觀的近代命運
“西學東漸”與上海近代體育的嬗變(1843-1949年)
試論徐光啟對明代科學邏輯的新構建
你知道“幾何”的由來嗎
徐光啟的軍事改革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