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散文觀

2017-05-22 11:29馬晶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散文心靈文字

散文是一種以小見大的文學藝術形式小,其題材廣泛而又注重生活真實,筆法靈活而又講究文情并茂的文學題材。它能迅速地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們的思想情趣,同時也夾雜著對歷史和文化的情感。

散文是作家對歷史文化的獨特鑒賞,這主要體現在文化散文。無論是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還是李元洛的“中國大散文系列”,他們都始終貫徹著一個鮮明的主題——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一個民族的歷史,是這個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是這個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負面因素糾結而成的“沉淀物”。歷史是走向未來的階梯,忘卻了歷史,也就喪失了通往未來的立足點。所以散文是人心靈之弦上迸發出的音符,心弦的每一撥動無不都在跳動著生命的節律;散文是一種與時俱進,它無時不在關呼著人類、自然和社會現象的發生、發展。

散文是一種永遠追隨與人類相生相伴的人類文明的創造活動。

對于散文,只有有一定閱歷、心靜得下來并且能做到收放自如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來。能把“形散”與“神聚”結合起來,做到寓控制于放縱,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個顯著特點。從放縱一面說,豐富想象、說理暢達、沖談平和,這些因素構成放縱的張力,使他的筆如同奔馬,縱橫馳騁,敘事、聯想顯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現出情溢于言,理勝于辭的文章氣勢。從控制一面說,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總是貫串著這樣的思想線索——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題材的剪裁、縫合和表現主題的過程中,散文的線索成為內在的凝聚力,使敘事、寫景、議論和一切知識性材料,時時 、處處都緊扣住說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歸一,雜而不亂,形散而神不散。在他的每一篇散文中,都敘述著鮮為人知的掌故、軼聞、趣事、傳說、故事以及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這些豐富的歷史知識,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內容的深厚和境界的開拓。如在《上海人》一文中,作者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舉重若輕地把文史等多方面的知識積累融入了感性的敘述中,寫了徐光啟的文化性格,上海的歷史等,無不成為余秋雨恰如其分地闡釋構建上海文明新形態這樣一個主題思想的生動、形象的材料。其他如《千年庭院》、《進士》等都是以思想的線索貫串全篇,并注意運筆的輕重濃淡,抑揚張馳,在波起云涌的變化中間取得結合的形神的統一。

散文還是生命的體驗。散文,這種文本格式一開始就是一種生命的禮贊,它因生命而產生,因生命的傳承而發展,因生命的絢爛而成為一種生命的終極關照,旨在實現綠色生命世界。

記得大學老師講課時曾向我們推薦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其實早在中學時就已經讀過,只是那時沒有深刻體會出對命運、對人生的感悟。人自何處來又向何處去,說來就象一根無始無終的直線,而人類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一種最富性靈的東西涂畫在這根直線上,在人類向前的過程中的某一回首,得到一種生存暗示和動力參照。也就在這一瞬間,人被從不良中解放出來獲得自由,自然人與自由人在這里合一而成為直線上的燦爛星座,散文就象直線上的精神畫筆成為解放人類精神的使者和武器,經過不斷的精神修復和不斷的思想革命,讓人類成為真正的人類自身而不是獸類。所以散文是生命的體驗,是一種藝術的生命體驗,如同一種哲學的生命思考和生命的哲學思考。

散文是心靈隨筆,是跟自己進行心靈交流的一種說話方式,也是讀者與筆者的一種心靈交流方式。

記得上學時有個教授說過現在已經是全民皆散文的時代了。日常中所看所聞所思,逐一形成自己的心境,然后用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便成了感悟,成了心靈隨筆,成了自由散文。其實我們在微博、日志上發表的心情感悟都是自由散文的一種表現。

所以散文是直接表達我們與心靈有關的情感。心靈的坐標,心靈的色彩,心靈的軌跡,心靈的顫動,都靠思想感情來打整。其中真情是散文中的靈魂,而真情是心靈的“倒影”。因此,得做到筆隨心到,筆隨心走,筆隨心涌。用優美的文字直透內心的感應和理智的回響。

對于散文,之所以我們采用這種文學形式,我覺得應該歸功于它對作者來說,不必太拘泥于如何擁有奇妙的構思或情節,它很隨意,很靈活多變,這樣的文章可以自然而然地開頭,就像和一個老朋友在悄聲訴說自己的感受,這樣你當然會繼續地說下去,筆下就行云流水般記錄下去。關鍵是要有情,不管是議論的隨筆,還是記敘性的或筆記類的文章,總之,散文有各種類別可以充分表達作者的感受,只是散文也要有獨到的觀點或視點,感動了自己才會感動別人。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春花秋月、春華秋實,有多少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對生活進行了演繹和詮釋,然而又有多少文字能夠留傳下來?每個時期都會有一些為文者獨領風騷,他們的文字猶如萬綠叢中的一點紅,觀賞了它,旁者便黯然失色,他們的引人入勝處就在于抓住了時代的脈博,在國難當頭能對花花世界當頭棒喝,雖然經歷了很多年,如今我們一讀,還會為之一振。

作者簡介:馬晶(1985-),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本科,單位:北京航空旅游專修學院。

猜你喜歡
散文心靈文字
散文兩篇
散文兩章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喚醒心靈
在大地上尋找心靈的棲息
種出來的“逍遙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