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

2017-05-22 11:32張榮璇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輿情價值觀大學生

張榮璇

一、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新媒體正不斷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以微博、QQ、微信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已逐步成為當代大學生信息獲取、溝通交流、學習成長的重要載體。

(一)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信任度。新媒體交流平臺的建立,解除了現實交往的時間以及空間束縛,淡化了人與人之間社會身份、社會角色、社會地位的差異,使得全球交流成為可能。

新媒體拓寬了大學生的交往層面以及范圍,無差別的思想情感交流使其更好、更快、更深入地體會到不同的風俗、文化、習慣等,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實現了人際互動交往與自我展現的融合。隨著新媒體影響的擴大,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信任度也在上升,對于教師的真情交流在減少,這是大學生價值觀培養過程中的阻礙。新媒體在師生之間的溝通上架起一座快速、有效的橋梁,使得師生關系更為融洽,為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學生對新媒體的依賴性。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特別是網絡和手機在大學中的普及,大學生在學習生活甚至心理方面,對新媒體有一定的依賴性。

大學生因其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展逐漸成熟的人生階段,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新媒體以其特有的開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異質性、無政府性和虛擬性以及隱藏在信息網絡中的某些不良因素,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當代大學生學習、思維和生活等方式,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態度、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同時,當代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快速去了解社會,熟悉社會發展情況,能夠有效地提高自身價值觀,增強自身素質,有效地適應社會,為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一)新媒體的豐富性為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提供了平臺。新媒體依托數字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而形成了巨大的網絡體系,具有信息容量大、資源豐富、傳輸快捷和交互性強、覆蓋面廣、形式多元等優勢。大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可以借助新媒體,挖掘大量、豐富的資源,同時通過新媒體主動、快速地傳播正確的思想、理論與政策,從而提供了嶄新的、空前廣闊的理論與實踐平臺。新媒體可以讓受教育者更為直接地感受和體會教育的內容,極大地提高、豐富了培養手段,成為課堂教學一種強有力的補充教學方式。

(二)新媒體的平等性提高了教育雙方的信任度。師生之間的信任感,一直是影響和制約價值觀培養效果和質量的關鍵。由于人的思想隱蔽性的客觀存在,大學生一般不愿意向老師講真話和說實情,這是當前高校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并成為大學生價值觀培養過程中的情感教育阻礙。

(三)網絡資源分享的無邊界性使大學生群體的創新精神日益弱化。由于網絡涉及范圍的普遍性與廣泛性,網絡與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各種知識資源的有效處理與整合成為了現實,資源共享在更大范圍內成為可能,百度、搜搜、谷歌等網絡搜索引擎直接為大學生提供了海量且易獲取的帶有固化思維色彩的信息,“有問題找百度”的“拿來主義”已經成為很多大學生的思維習慣。網絡信息的便利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使其產生信息依賴。

(四)網絡引導與監管的缺位使大學生在價值觀認同上出現了異化,其中也包括婚戀觀、審美觀和道德觀。面對網絡中洶涌而至的信息潮流,大學生不能合理、公正地判定事實,從而造成審美偏激。另外,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對大學生潛在的物質利益追求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日益趨向物質主義、拜金主義。

三、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主流價值觀教育的策略優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社會下,新媒體以特有的方式影響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高校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成型的重要階段,因此,如何引導高校學生,正確認識新媒體的價值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質。培養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網絡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質,了解網絡環境,能夠從網絡上獲取思想政治信息和學生思想動態,能夠開展網絡輿情分析以準確把握輿論導向,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和行為引導。

(二)建設全面,周到,完善的網上服務系統,及時在網上發布有關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信息,包括學生工作的最新動態,校園重大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校園熱門話題,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就業動態與信息,國家與學校創新活動以及部門和制度建設等,增強工作的時效性,提高網絡互動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校及相關部門管理人員,輔導員,班主任應注重利用 QQ群、微信、博客等新媒介,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大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就網絡上廣泛傳播的時政熱事和各種新聞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探討,發出主流,權威的聲音,對大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四)建立網絡輿情的匯集機制。高校網絡輿情是高校民意的晴雨表,是大學生思想動向的風向標。高校網友的重要特征是年輕化和高學歷化,網絡輿情也因此表現出政治參與興趣高、維權意愿強烈、發表觀點激烈等特點。要立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內涵需求,不斷豐富網絡輿情產品內涵,形成輿情日報,周報和專報相結合的報送體系。

(五)科學建立網絡輿情的處理機制。首先,要建立緊急輿情立即報送!重大輿情半小時內報送!突發輿情一小時內報送等機制。其次,開發網絡輿情的技術報送系統,使緊急突發的網絡事件能夠及時有效地得到傳送和反映。最后,構建健全的各級輿情報送、備案機制,通過對網絡輿情展開全面、系統、連貫地處理,對網絡輿情的進一步發展做出針對性地研判,從而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贏得寶貴的時間,將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狀態。

四、結語

大學生在接觸新媒體文化過程中,要提高自律意識。要清醒認識到,不良新媒體文化不但破壞了社會的正常秩序,破壞政治生活,更毒害了自身的心靈,影響自身的成才。務必做到嚴于律己,在參與新媒體文化的過程中,保持應有的政治敏感度,不能成為不良文化的推波助瀾者。

猜你喜歡
輿情價值觀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輿情
輿情
輿情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微博的輿情控制與言論自由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