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第十七章內容的考證

2017-05-22 16:24段劍文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考證道德經

段劍文

摘要:通過對五個《道德經》版本第十七章文字的對比分析,認為第十七章對領導水平層次的描述應該分為三層,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迸c樓正本的文字基本相同,所以認為樓正本是流傳過程中被修改最少的版本,最接近老子《道德經》原文。

關鍵詞:道德經;第十七章;考證

一、《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圣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魯迅甚至認為:“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p>

《道德經》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是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二、第十七章各版本比較

《道德經》的版本很多,目前流傳的主要版本有以下五種:河上本、王弼本、傅奕本、帛書本、竹簡本。還有一個不是很流行的但很重要的版本:樓正本,即道教圣地樓觀臺石刻《道德經》,本文所參考樓正本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道長所著《道德經釋義》。

各版本第十七章的內容如下:

樓正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猶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河上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王弼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傅奕本: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帛書本: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皆謂我自然。

竹簡本: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第十七章可分為三部分:“太上……侮之”、“信不足……其貴言”、“功成事遂……我自然”。第一部分是講領導水平的層次問題,這部分各版本分歧不少。第二部分是講信與不信的問題,分歧也不少。第三部分各版本文字不完全相同,但意義卻基本沒分歧。

三、第十七章的考證

本文主要針對第一部分進行分析,根據文字的語義,各版本第一部分所分的層次如下:

樓正本:3個層次,分別為:太上……,其次……,其次……

河上本:4個層次,分別為: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王弼本:4個層次,分別為: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傅奕本:5個層次,分別為:太上……,其次……,其次……,其次……,其次……

帛書本:4個層次,分別為: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竹簡本:4個層次,分別為: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對于“太上”這一個層次,各版本完全相同。之后的分層則相差很大,分列如下:

樓正本: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

河上本: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王弼本: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傅奕本: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帛書本: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竹簡本: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單單從各版本的語義上來看,分不出到底哪個版本更正確。但如果仔細從用到的幾個動詞來看則不一樣?!疤?,下知有之”之后涉及的動詞都是四個:親、譽、畏、侮。這四個字從文字的含義來看,“親”和“畏”屬于心理對事物的感受,而“譽”和“侮”則屬于對事物感受的表達。所以這四個動詞應該是分為兩組:“親、譽”和“畏、侮”,這也更符合人們對事物的感受與評價:因為心里覺得“親”,所以表達上會“譽”;因為心里覺得“畏”,所以表達上會“侮”。這樣領導水平的層次就應該是三個:“下知有之”、“親之譽之”、“畏之侮之”,而不太可能是四個:“下知有之”、“親之譽之”、“畏之”、“侮之”,也不可能是五個:“下知有之”、“親之”、“譽之”、“畏之”、“侮之”。

綜上所述,樓正本對領導水平分為三個層次最符合文字的含義。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碑斎粯钦纠铩捌浯挝分?,侮之”里的逗號是不需要的,刪除這個逗號后,關于領導水平描述的文字就是:“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p>

從第十七章第一部分的考證來看,《道德經》各通行版皆在流傳過程中被有意無意地修改過的,只有樓正本最接近老子《道德經》原文。因此,第十七章后面兩部分的考證亦以樓正本為標準。

第十七章第二部分“信不足,有不信。猶其貴言?!贝笠馐且驗樽鳛轭I導的信用不夠,所以老百姓并不太相信領導的話語。因此作為領導來說要“猶其貴言”,即要少說話,做不到的話就不要說,說了的就要做到,這樣才能取信于人民。

第十七章第三部分“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各版本文字有所不同,但含義完全相同。

四、結論

通過第十七章文字的考證,基本可確定樓正本是現今可見的最接近《道德經》原文的版本,其它版本在流傳過程中被各個傳抄者作過太多的修改,已經不能完全反映《道德經》的原貌。因此,在學習、研究《道德經》時,應主要以樓正本為主,其它版本作為輔助參考。個人粗鄙之見,供《道德經》愛好者參考,也請各位《道德經》愛好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劉笑敢.老子古今[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任法融.道德經釋義[M].東方出版社,2012.

[3]樓宇烈.老子道德經注校釋[M].中華書局,2008.

猜你喜歡
考證道德經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選
《道德經》的“中和”思想探究
蕪湖《商務日報》檔案之發現及初步研究
《道德經》中的領導智慧
《道德經》“雞犬之聲相聞”與《桃花源記》“雞犬相聞”
《易說道德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