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點體會

2017-05-24 17:48加央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年4期
關鍵詞:學習興趣培養小學數學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學生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巧妙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以有趣的內容,新意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課堂就會成為人人想上,人人想學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幾點體會

由于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邏輯性和應用廣泛性的學科,學生理解、掌握與應用數學概念、定律、性質、法則等數學知識時,總會感到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預定的目的與要求。那么,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人結合自身教學的實踐探索,談幾點體會:

一、聯系實際,喚起興趣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生產與科研的實際,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既能體現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又能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往往就是由討論數學問題開始的。教師要巧妙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的組織好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時,采用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方法,先讓學生擺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再擺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從而讓學生看到紅花的朵數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求紅花有幾朵就是把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算。這樣通過操作,激起和誘發思維展開,從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既感興趣,又真正懂得了這類應用題為什么用加法算的道理。真是妙趣橫生,課堂內一片歡聲笑語,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學習圓的興趣與熱情。

教師還要及時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鞏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以后,讓學生分頭去了解本校各年級各班男女生人數,然后制成簡單的統計表。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很有用處,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規律,引發興趣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學科,數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解答某個具體問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會探索、發現與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規律性,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逐漸積累愉快的體驗,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教學“9加幾”時,學生不僅掌握了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得到計算結果,更重要的是總結出了“湊十”的計算規律。當學生學習“8加幾”、“7加幾”、“6加幾”時,就能運用規律依此類推了。掌握了規律,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有了學習的主動權,就進一步引發了學習興趣。

三、質疑問難,激發興趣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懸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設置適當的懸念,創設思維情境,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睂W習應是兒童自己的實踐活動。小學數學教育應真正地回歸到兒童的生活中去,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發現、探究、認知和掌握數學知識。充分利用活動課和課余時間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調整等過程,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后,提出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與“一半”的關系呢?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同學們經過充分討論后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不可能存在“2倍”與“一半”的關系。但如果它們的面積和底一定時,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幾倍或他們的面積和高一定時,那么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邊形底的幾倍。這樣引導和討論,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的掌握。

四、手腦并用,促進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之一是活潑好動。讓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還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條件,并要求學生在操作時,做到邊看、邊想、邊動手,有時還要口述操作過程,這樣做既符合小學生“好動”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一節時,為了讓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更為深刻,我讓學生四人成一小組,每人畫一個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來測量自己畫的三角形三個內角之和是多少,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進行比較,大家會發現,測量的結果都是180度。接著,我又讓學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紙片的三個角分別撕下來,拼在一塊,大家會發現三個角都組成了一個平角,還是180度。此時,大家都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已確信無疑了。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教師拼、擺,聽教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傊?,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體驗愉悅、穩定興趣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便能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教師應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機會,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穩定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之后,讓每個學生展開想象,用教師提供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拼擺出各種組合圖形,諸如房子、汽車、小船、動物等,并讓學生把自己拼好的圖案粘貼在紙上,在班上展示,使每個學生都能沉浸在創造的歡樂之中,去盡情體驗成功的愉悅。

總之,興趣是學習之舟,小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就不會感到數學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然而興趣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個性品質,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學會、會學,把課堂變為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習樂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安之.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1期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簡介】

加央,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

猜你喜歡
學習興趣培養小學數學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