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的多樣化路徑探究

2017-06-02 19:45張蕾
中國市場 2017年14期
關鍵詞:政務公開互聯網+互聯網

張蕾

[摘要]政務公開是現代行政的一項基本制度,也是建設陽光、服務、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礎?!盎ヂ摼W+”時代,面對互聯網平臺的開放性、網絡化、數字化、平等性、信息化等新特點,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任重道遠,努力搭建智能化、便民化的政務公開平臺,積極探索科學路徑,完善政務公開法制化、常態化的公開環境,是“互聯網+”政務公開迎接的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

[關鍵詞]“互聯網+”;政務公開;多樣化路徑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97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務公開是法治政府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要以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公開是慣例,不公開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公眾利益的措施、財政預算收支情況等,都應該加大公開力度,讓群眾像掃二維碼一樣清清楚楚、一覽無余。而這些要求,不僅點明了政務公開對于改革的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政府部門指出了進一步做好政務公開工作的新方向?;ヂ摼W的快速發展使新興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既拓寬了社會公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更拓展了國家治理領域。在新媒體日益改變輿論格局的背景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從完善政務公開有關制度入手,在政務運行全過程中貫穿政務公開,拓展政務公開范圍、規范政務公開內容和形式、強化公開和監督機制是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的實際行動。

1“互聯網+”刷新政務公開新局面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互聯網+”戰略,高度認可了互聯網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以及戰略性地位。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道: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眾辦事創業,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要求提高政務公開工作的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動政務信息系統互聯和公共數據共享,充分發揮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在深化改革、轉變智能、創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的多樣化路徑的必要性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國網民規模超過71億,網絡普及率達到517%。網民數量增加同時促進了網絡政治、網絡經濟、網絡文化、網絡參政、網絡民主的發展。

21“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有助于公眾參與和協商民主的實現互聯網已深入融合在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民生之中,政府在社會重大決策方面需要更加慎重,更需在社會公平的基礎上追求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政府決策過程公開,立法過程公開,執法行為公開等動態,事前、事中的政務公開,有助于社會公眾通過多途徑展開協商、討論、辯論參與到政府決策、立法、執法的有關事項中,政府可以廣泛地了解和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和主張,推動社會公眾參與和協商民主的實現。

新形勢下,采取多樣化途徑推進政務公開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和“行政為民”的理念,社會公眾便捷充分有效地了解政府的依法行政決策和行政動態,能夠促進與政府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加強對政府工作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增強滿意度和獲得感。

22“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有利于保障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是信息化發展的基礎。經濟學家認為,信息是否完全是實現帕累托效率最優的條件。區域間的資源配置能否達到最優狀態,區域經濟主體的行為決策結果是否有利于合作,同樣依賴區域之間信息獲得是否對稱。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公共服務水平差別較大,實現協同發展需要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為導向、以目標為導向,推進戰略規劃、政策體系、管理制度層面的統籌協調與融合互動。構建統一高效、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數據資源體系,推動信息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共享聯動,才能及時、有效地為政府進行決策提供充分的、集成的信息儲備,達到區域間的資源配置最優狀態,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

23“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是現代政府轉型的重要途徑政務公開途徑多樣化是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支撐和創新方式,也是傳統政府向現代政府轉型的前提基礎和重要途徑,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優化服務流程,推進數據共享機制,創新服務方式,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基本導向拓展政務公開途徑,將政府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和利用是實現政府治理透明化、社會管理扁平化、公共服務多元化的創新型選擇。

3“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多樣化路徑實踐中需要提升的空間31缺乏統一的公開標準,政務信息公開參差不齊

首先,行政機關部門間合作機制尚未建立,受理主體有待進一步明確,部門信息庫建設重縱向監管和協調,輕橫向溝通和協作。其次,經常以本部門為中心搭建數據庫,壟斷相對獨特性的信息資源,導致政務公開協同難、共享難、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聯動難。最后,各不相同的標準規范,導致政務公開的步伐不一致,缺少全盤規劃和部署,增加了信息公開辦的工作壓力。

32政務公開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缺乏公眾的有效參與

政務公開還存在“政府動員”模式,政務公開的質量不高,避重就輕,公開的信息內容大部分局限于事務性、程序性的事務,而對于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程序、決策依據未能結合社會公眾實際需求加以公開、透明。雖然履行了公開義務,但公開內容滯后于當前的社會發展環境。某些部門還存在“為公開而公開”的觀念,政務公開還停留在信息公開、預約、表格下載、進度查詢、結果公示等層面,距離“一站式”資源整合型的政務公開有一定距離,在政務公開的透明性和實效性方面水平參差不齊。

33網站平臺精準定位和整合規劃還有待改善

隨著“互聯網+電子政務”發展,政府網站建設不斷上線新的平臺,雖然可以承載更多的創新功能,但也會分散政府門戶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的精準定位。公開的信息內容應集中于政府決策信息、反映政府履職的信息(如職權信息、執法結果等)、人民群眾辦事所需的信息,應當在保密審查基礎上全面公開,但有些網站內容仍將新聞宣傳作為政府網站的主要版塊,將發布新聞動態類信息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方面。部分單位的網站內容建設還存在更新不及時、欄目設置不完善或未按欄目設置發布信息的問題,造成公眾信息查詢不便。

34公開與保密的界限不清晰,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缺乏有效依據支撐目前,政務公開工作對應的公開內容、范圍、程序和形式等相關的細化法規或規定都未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政務公開與保密的界限不清,某些部門和工作人員會以“保密”拒絕向公眾提供信息。政府信息公開部門在處理房屋產權、拆遷補償、違法建設拆除等與民生密切相關領域,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自由解釋空間較大,在實踐中成為了阻礙政務公開全面推進的關鍵問題之一。

4新時期“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的多樣化路徑的思考和建議互聯網環境日益開放,公眾需求和對政府的期待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盎ヂ摼W+”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體現著時代創新精神,重構著政府服務模式,凝聚著社會公眾期許。通過調研,筆者認為新時期“互聯網+”與政務公開深度融合的多樣化路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41以“互聯網+”服務思維推進政務公開標準

首先,公開理念從政府為中心變為以群眾為中心,公開主體從上級要求到部門自覺主動公開,公開方式由被動應對變主動引導,公開內容以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其次,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的配置和專職人員的配備,確保各部門有專業穩定的人員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穩定性與連續性。最后,進一步根據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部門要求,明確公開責任主體,建議根據上位法,分行業、分領域探索梳理各部門的公開事項清單,從公開的內容、公開的時限、公開的方式等多個方面,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標準,確保發布出來的信息準確、規范、全面、及時、有效。

42以“互聯網+”法治思維建立健全的政務公開制度

第一,構建行政機關與法院長效溝通機制。通過研究法院在政府信息公開案件中的訴訟規則與審判趨勢,深化對信息公開訴訟特點的認識,提高依法行政、訴訟能力,合力解決行政糾紛,確保區政府信息公開答復經得起司法檢驗。

第二,完善公眾參與的及時反饋機制?;ヂ摼W時代,需要制度化資源協調和保障機制,確保群眾發布信息有回復、提出意見有回聲,訴求辦理有回應。通過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完善聯動信息審查制度、推進政務信息分級制度,保障政務公開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效規范。

第三,創新激勵和績效評估機制。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對獲得社會公眾參與滿意度高的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部門“互聯網+”政務公開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考核權重加大,列入重點督查事項,定期通報并公開工作進展和成效。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曝光糾錯欄目,發揮媒體監督、專家評議、第三方評估等作用,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通過模擬辦事、隨機抽查等方式,匯聚眾智改進服務。

43以“互聯網+”創新思維構建政務公開平臺

2016政務公開在行動,為真正實現“溝通”“便民”“施政”的目標,需要專家學者建言獻策,需要社會公眾知曉、了解、運用和接納獻言,需要政府開放、包容、接納、運用并努力探討融合多種路徑。

第一,確立平臺定位,打造基于新媒體的政務公開新途徑。進一步明確政府門戶網站的第一平臺地位,將政府門戶網站作為權威的信息發布渠道。積極運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增強政務活動的透明性、實效性和親民性,逐步形成開放、互動、協同的政務公開新業態。

第二,減量求質,優化門戶網站,提高公開實效。合理布局公開平臺,優化并整合網站欄目設置確保唯一性,配置好信息檢索等功能,確保信息發布位置的準確性和便捷性。

第三,整合政務公開平臺,推進層級互通聯動。繼續完善數據匯集共享管理機制,規范數據技術運用管理標準,整合政務公開各類網站平臺,加強政府門戶網站與主要新聞媒體、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等聯動,通過與第三方合辦專欄專版等方式,提升網站的集群和擴散效應,提升傳播效果。

第四,推進政府公報數據化,完善公眾參與新模式。加快推進政府公報數字化,建立覆蓋創刊以來政府公報刊登內容的數據庫,在政府門戶網站等新媒體提供在線服務,使公眾查閱政府及其部門發布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更加便捷實效。加強政府熱線、廣播電視問政、領導信箱、政府開放日等平臺建設,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響應速度,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主動向媒體提供素材,召開媒體通氣會,推薦掌握相關政策、熟悉相關領域業務的專家學者接受媒體訪談等方式,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丁藝“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6(12)

[2]黃爽“互聯網+”基層黨務工作模式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6(51)

猜你喜歡
政務公開互聯網+互聯網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