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新形勢下中考歷史的復習方法

2017-06-12 08:52劉霞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復習效率復習方法解決問題

劉霞

摘要:隨著中考歷史開卷由“試點——推廣——不斷完善”的推進,考試的要求也不斷在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搞好復習,提高復習效率,是擺在每一位歷史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中考歷史;復習方法;復習效率;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28

在中考歷史復習過程中,要應對中考歷史開卷的特點,結合考試說明、課標、時政熱點、答題技巧等來進行有效的復習。主要表現為:

一、緊扣考點,把握命題走向

《中考歷史考試說明》是中考歷史復習的考試大綱,是考點所在,也是中考歷史命題的依據,在復習中依據中考說明上的目標要求,將要求學生了解、知道、簡述、理解的知識點結合教材進行詳細化,編寫成復習綱要印發給學生,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復習,使學生明白哪些知識是識記內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內容,從而明確重點、難點、易混點,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教師要仔細研讀考試目標要求和樣卷、上年中考試題,從中了解考試范圍、內容、形式、題型及其要求等情況,結合近幾年來中考試題,緊緊把握考試命題方向、難易程度,選擇一些能充分展示學生能力的新、活題型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

二、立足基點,夯實基礎知識

歷史中考復習要立足基點,循序漸進,依據課本和考點逐冊、逐章、逐節全面復習,要在“精”字上下工夫,即講課時要語言精煉,線索清晰,重點明確,邏輯性強;時間和空間概念明確;板書有條不紊(采取綱要、表格和圖示法等板書形式);多設問,啟發學生思考,多讓學生分析、發言、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課,復習不是簡單知識的重復,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提示出這節課的基本線索和主要內容,理清史實和概念。

三、突出重點,強化目標訓練

經過夯實基礎知識的一輪復習之后,下一個步驟是查漏補缺,突出重點,強化訓練。這一輪復習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點的廣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點”帶面。

同時要進行強化訓練,通過練題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鞏固。練題形式要多樣化,包括課堂提問、課后抽查、書面作業、單元檢測、周練、月考等,練習的內容可分為基礎訓練和理解訓練兩大部分,并配合選擇、簡答、材料分析等多種題型進行多輪訓練,要通過看、讀、寫、記等方式強化訓練,通過講解和練習,注重講與練的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理解、運用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每章每節的重點知識做到人人過關,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力得到培養,但不要搞成題海戰術,讓學生走出了開卷考試只需在書上抄題、劃線的誤區。

四、攻克難點,構建知識網絡

突出重點、強化訓練之后,不幫助學生攻克難點,學生很難在腦海中把所復習的內容形成歷史知識網絡,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中既要對個別學生提出的困惑問題解難釋疑,同時還需要對學生易混淆、難理解、常出錯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比較、列表歸類,加深印象,形成完整的歷史知識網絡。在復習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作努力:

1. 同類合并,形成專題

從大的方面可以把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分為若干專題,如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軍事史、中外關系史等,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橫項和縱項的聯系,形成知識框架,整體把握。

2. 提煉熱點,歸納解題技巧

首先,歷史中考命題不回避熱點,這是中考歷史命題的原則,目的是縮短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中注意結合時政熱點背景材料與歷史教材聯系密切的知識點并提煉出來。如結合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關材料,聯系中外歷史上解決農村的農業問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回答相關問題,這是一道結合熱點非常經典的題目,將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問題與歷史知識巧妙地結合起來,真正體現了歷史中考在注重考知識的同時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的過程中要提煉熱點,如當前國家強調自主創新與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結合起來;當前構建和諧社會與先秦的諸子思想主張結合起來。

其次,近年來,歷史中考越來越來重視考查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考題靈活多樣,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中讓學生掌握各種題型的特點和解題方法,歸納解題技巧,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筆者就歷史中考常見的題型解題方法作一介紹:

(1)單選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要求學生運用辨證唯物史觀分析重要歷史現象、事件的本質,采用肯定法或排除法得出正確答案。歷史選擇題的編排順序是有規律可循,往往是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的,遵循先古后今、先中后外的規律,要求學生在解題時依據題號對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查找教材,對非疑難問題可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解答,這樣,可大大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同時應留意組合選擇題和反向選擇題,要求學生仔細審題,看清題干和選項,分析歷史事件和現象的本質,去偽存真。

(2)材料分析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能力及利用有關歷史知識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首先要快速讀完材料或圖表,弄清該閱讀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審題,抓住關鍵,弄清限制條件。再根據提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3)分析探究題:主要考查學生進行歷史思維,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歷史闡釋、文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分析探究題的常見類型有敘述題、分析題、評價題和比較題等。無論什么樣的分析探究題,首先必須審清題意,找到主干,抓住關鍵字詞,弄清限制條件,明確要答項目和解答對象。行文力求語句簡煉,層次分明,邏輯性強,書寫規范。

總之,中考歷史復習應走出讓學生死記硬背、多抄題、多買復習資料的誤區,應緊扣考綱,以課為本、夯實基礎,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結合時政、歸納技巧,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應對新形勢下中考歷史開卷,才能在歷史中考中取得成功。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市煤礦第一中學 037001)

猜你喜歡
復習效率復習方法解決問題
淺談列方程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實錄與反思
兩只想打架的熊
精雕細琢,提高思想政治復習課效率
高考數學一輪備考復習策略探究
小議高三英語備考
“學生的反思”有利于提高初中數學復習課效率的實驗研究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智珠
善變巧解 觸類旁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