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低段學生音樂課堂學習常規的培養

2017-06-30 00:27王晨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7年6期
關鍵詞:低段小學培養

王晨

【摘 要】 低段學生的教學而言,教師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行為控制力差,課堂上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師經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來維持課堂教學秩序,這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教學的整體成效并不高。教師要從興趣著手培養學生常規習慣,將常規教育和教學活動相融合,在常規教育中體現學生主體性。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小學;低段;音樂;學習常規;培養

低段的音樂課程的教學,這是對于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感受力啟蒙的時期,也是慢慢引發和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力與興趣的教學過程。對于低段學生的教學而言,教師最常遇見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行為控制力差,課堂上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師經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來維持課堂教學秩序,這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教學的整體成效并不高。在這樣的前提下,就需要教師加強對于學生學習常規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加專注,注意力更為集中,并且更好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和指導完成相應的習練。這才能夠營造良好的整體教學氛圍,并且保障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從興趣著手培養學生常規習慣

學習常規的培養如果采取的方法不得當,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對于自己的說教意味很強,容易抹殺學生對于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學習常規培養時找到合適的方法和引導模式很重要。教師可以嘗試以游戲為依托來培養學生的一些行為習慣,讓學生了解音樂課堂上應當如何更好地適應與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對于教師的各種要求要如何完成。教師可以設計那些能夠多人、最好是可以全班參與的游戲類型。學生在一同融入游戲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音樂課學習的基本要求,這樣的方式還可以實現良好整體教學氛圍的營造。同時,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指出學生的一些典型問題,尤其是那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和行為方式,這會讓學生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慢慢糾正這些問題,養成更好的學習常規習慣。

課堂上教師可以安排一個音樂小游戲,教師和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教師扮作趕鴨子的老爺爺,學生們扮演小鴨子,小鴨子跟著趕鴨子老爺爺去散步。當學生在游戲中出現合不上音樂節拍或者邊走邊大聲說話等現象時,教師便以“老爺爺”的語氣,通過“哪只小鴨子沒有跟上???”“爺爺可不喜歡不乖的小鴨子喲?”等游戲中的臺詞,提醒學生應該怎么做,不能做什么。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們在聽音樂做動作時,就可以養成做動作時保持安靜,跟上節拍等學習常規了。這是一個非常靈活且效用十分明顯的教學過程,游戲的形式學生不僅融入程度高,大家在游戲中也能迅速獲知教師的指導和意思,會意識到應當有怎樣的行為方式,對于不良的行為模式也會積極加以改善。從興趣著手來進行學習常規的培養,這是最適宜小學低段學生的行為指導模式,會讓學生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將常規教育和教學活動相融合

常規教育最好是有相應的教學培養依托,教師單純地對學生提要求,或者是以口頭形式進行常規習慣的講述,學生很難產生了解興趣,對于這些內容也無法形成印象。因此,教師要不斷開闊自己的教學思維。比如,還可以在具體的活動中來融入對于低段學生的學習常規培養,借助有意思的學習活動的展開過程中一點點融入對于學生的常規教育。尤其是可以結合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的一些典型問題對于學生有所指導,并且督促學生進行積極改正。這樣的教學形式效果會十分明顯,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加輕松直接,這種方式更加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常規的培養。

有很多適宜小學低段學生展開的課堂學習活動,并且這些活動都可以很好地和常規學習習慣的培養相結合。比如,講故事、猜謎語、看圖片、簡筆畫、歌表演、看課件、搞合奏等都是既能提起學生們的興趣,又能穿插大量常規要求的互動活動。比如,在《小烏鴉愛媽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Flash動畫,利用多媒體展現“喂食”、“相聚”、“慶?!钡葓鼍?,在此過程中融入靜聽的學習常規培養?;顒拥倪^程學生通常都會注意力非常集中,將很多常規習慣的培養融入到活動中,學生理解起來會容易很多,并且可以在活動中及時對于學生的不良習慣加以糾正,起到的教學效果會更為顯著。

三、在常規教育中體現學生主體性

針對低段學生的常規學習習慣培養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原則就是凸顯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師的教學設計,活動或者游戲的引入以及教學的組織形式,這些都要相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一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習常規習慣普遍較差,教師就要在教學設計中加強行為習慣的培養,要將這個范疇作為一個教學重心;如果有的班級內學生對于學習習慣的學習不感興趣,教師則要在教學設計中加強趣味化和創新元素的融入,讓學生對于學習習慣教學有更大的接納程度。此外,教學過程中始終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學生要充分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與協調者。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習慣教學才會更充分地被學生理解吸收,進而推動預期教學目標的良好達成。

體現學生教學主體性可以從各個方面展開,比如,在《青蛙音樂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請學生來做這場“音樂會”的主持,學生們可以在活動中做主持人,做指揮。同時,教師需要給他們準備相關的材料和道具。而在活動中,小主持們可能會遇到下面的同學不聽指揮,器樂伴奏不合拍,場面混亂等問題,而作為活動的主人翁,學生就會思考應該怎么做,應該怎么調動大家積極配合,思考完后付諸實施,解決問題,最終圓滿完成音樂會。這樣的活動過程是對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素養的鍛煉,學生在作為主持人來組織音樂會時,會直觀感受到維持良好的整體秩序的重要性,并且會慢慢找尋出一些調動大家積極配合的方式,而這些都是在潛移默化地將良好課堂學習常規灌輸給學生的引導過程。

【參考文獻】

[1]臧玉.如何讓生活回歸音樂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5)

[2]孫艷偉.探析樂器教學在農村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3]任沁.在教學實踐中“美化”小學音樂課堂[J].成功(教育).2013(05)

[4]郁媛.音樂課堂中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03)

[5]李旭.綻放音樂課堂魅力——談參加河南省中小學音樂優質課大賽體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6)

猜你喜歡
低段小學培養
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策略
小學中低段“語用”型作文教學的運用策略
邁好從低段到中段的“坎”
巧用文本資源指導低段梯度寫話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