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初中語文趣味課堂探析

2017-06-30 08:48冉桂琴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模式

冉桂琴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素質教育也看到了希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成為廣大師生的追求,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語文教學方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新課改;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老師在教學中勇于創新,大大提高了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初中生多是比較活潑,叛逆心強,不喜歡被拘束,我們要抓住他們的心理特點,采取多種途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有力的保障新課改目標的實現。

一、構建語文趣味課堂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他們的學習熱情會轉移到其它學科上,從而學生的自身素質會向著全面化發展。在學習興趣的驅使下,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會得到最大程度發展,學生不再一味地認為語文課堂是枯燥的,初中生對課外書刊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因勢利導,把這些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不知不覺提高教學效率。

2.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發展

新型的語文課堂應注重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不單單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是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善于思考,大膽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3.有利于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地位的平等的,各自發揮的作用同樣重要,老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學氣氛的制造者,只有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才能不拘束。另外,還要因材施教,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寬松的教學氛圍中,即使學生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向教師來求教,進而提問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教學的措施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助于興趣的激發,并且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教材中內容豐富,古今中外,課本中還有很好的修辭手法和意境,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閱讀、體會,深刻感悟到文章的內涵。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美文時,老師先讓學生安全預習方案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解說,然后老師再進行細微之處的補充,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

2.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初中生思維的想象非常豐富,老師可以利用他們的年齡特點,把學生感興趣的表演、辯論等形式引入到教學中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共同探討問題,共享知識和經驗,使得學生在知識碰撞中得到升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競賽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便于學生理解文本,老師可以先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對課文自編自演,通過表演,能細致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變化。比如,在學習《范進中舉》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自行排演,在表演的時候,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進行模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人物所處的世態炎涼,對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人生,體會到作者描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學生自排自演,不但對文章內容加深了印象,還鍛煉了多種能力,培養了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3.善于鼓勵學生。老師不時流露出對學生的贊賞之情,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承認和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教學時,有的學生輕松地掌握知識,而有的學生由于能力或學習方法不當的限制,即使學生再努力,學習成績也不理想,面對這類學生,老師不能批評指責,要努力發現他們的優點,多和他們交流談心,幫助他們學習上的困難,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多鼓勵他們,對學生因材施教,讓他們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學習,在活躍的教學氣氛收到預期效果。

4.開展各項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學不應該局限于教室內,通過組織語文實踐活動,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讓他們的作文更能體現人情味,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梢悦恐芸粘鲆惶谜n,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到社會義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學習《春》這篇文章時,老師組織學生進行春游,讓學生到自然中去體會春天的色彩,把自己的看到的,想到的,通話寫作或者繪畫表達出來。還可以鼓勵學生辦小報,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還可以創作一些小詩,豐富他們的想象力;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讓他們擔當評委,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鼓勵學生向報刊發表文章,使他們認識到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道理??傊?,課堂教學不能墨守成規,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去交流,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5.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初中生思維正在由形象向抽象過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直觀形象做輔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形勢下,語文教學單靠老師的講解,學生難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觸,也不會對教學內容產生較大的興趣。而現代遠程駕馭資源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采取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呈現出豐富、動感的畫面,給予學生充足的感性認識,對知識的認識也會上升到理性,從而取得較高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散文《聽潮》時,教師透過屏幕讓學生欣賞海景,并配上海水漲潮、退潮的聲音,學生一邊欣賞美麗的畫面,一邊聆聽教師的范讀,在這種情境下,真正領略到了海的美。

總之,初中語文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老師要認真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個性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生動起來,鮮活起來,將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對語文知識的認知程度,取得更加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玲.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的誤區及其突破路徑——對“自主探究熱”教學模式的幾點反思[J]. 考試周刊, 2014, (86):24.

[2]朱愛蘭. 全面樹立新型理念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問題[J].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1, (10):120-121.

[3]劉必春.立足學生發展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對初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幾點體會[J].文理導航旬刊,2011(3):37.

[4]李國華.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小老師”開創語文教學的“大局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8):80-81.

[5]王愛珍.讓學生找回學習的自我——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課時目標的分層教學[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1(04):126.

(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第一中學 812100)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