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然中尋找語文最初的模樣

2017-07-01 19:57張樹木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感悟自然升華

張樹木

摘 要:自然是生命的邏輯起點,一切關乎生命活動的意義,答案都在其中。而作為詮釋和記載人之生活,傳承和發揚人之智慧的語文,它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個符號都印刻著自然深深的烙印。在走進自然中升華語文的情感,在走進自然中感悟語文的魅力。

關鍵詞:自然;升華;感悟

自然的美,在于博大,也在于包容,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生命。即便是一塊再平常不過的石頭,在自然的流轉雕琢中也被賦予了藝術的生命。有的在雕塑家的刀下更換了容顏,有的則是在建筑家的藍圖中享譽了世界,還有的便是在自然的靜臥處見證著世界的風云變幻。這和語文有何相干?天下文章怕是語文最好不過的媒介。遠至經典著作,近至眼下的期刊、雜志以及教科書等,其內容無不以文章而豐富。文從何來?大凡上乘佳作、經典傳世之著,莫不受自然的啟迪和教誨。文以載道,這其中的道便是自然規律的表現。語文學科的功能不單單局限于對語言的技術性傳承,更肩負著凈化人心、陶冶品性,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讓每一個人在詩意般的文字世界里去發現、去尋找、去認識當下的自己。從這個角度來看,語文和自然是互為關聯的一個有機整體。換言之,可以說語文是自然的語文。如何基于自然的要素尋找語文最初的模樣?筆者認為,構建語文的自然意境,在自然中還原或再現語文的創作過程,引領和指導學生經歷并感知這種過程,并最終通過寫作的形式得以概括和升華,這便是完成了一次具有特殊價值和意義的語文探索之旅。

一、走進自然,升華語文情感

自然是萬物的宇宙,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藏。它擁有著無窮無盡的已知和未知的各種元素。正是自然的這種未知性,才使得自然成為文學創作的靈感之源。就連路遙在創作《平凡的世界》這部大手筆時,總也遇到文墨難下的時候。在這種進退兩難的瓶頸期,他便憑著內心的召喚走進了毛烏素沙漠。就是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綿延數千里的沙漠給了他繼續創作的勇氣和力量,同時也為他創造大氣磅礴的作品孕育了靈感。

小學語文中語篇的教學,特別是其中描寫自然或其創作本身來源于自然的作品,就應該引導和幫助學生在一種原始回歸的自由狀態下走近自然,觸摸自然并感悟自然。在學生充分經歷了這一完整的體驗過程之后,選擇適當的時機將文章和自然進行合理的置換,借助與自然的靈性和美進一步升華文章的意境。反過來,通過理性分析文章的創作背景、表達意圖等來進一步抒發對自然由衷的敬畏感。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1課《找春天》的語篇教學,筆者便是運用了方才描述的教學策略。具體如:

師:為了讓同學們對《找春天》這篇課文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老師將帶領你們走進春天,在和春天的擁抱中讓我們用心去感覺……

尚不等老師將話說完,同學們便做沸騰狀,興奮得有些忘乎所以。

第一站:在河灘上觀察小草的生長情況,并體會《找春天》中為何要用“探出頭來”描述小草的生長特征?

面對剛剛破土而出和頂破土皮卻尚未舒展的嫩芽,同學們一邊觀察,同時急不可耐地用手去揭開那一撮蓋在嫩芽上的泥土。他們欣喜的表情已經告訴了我:他們找到了春天,也似乎找到了“探”的精妙所在。

于是我便開始引讀: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和二(1)班的孩子們,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

生齊: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

師:幾個愛觀察的孩子們找呀找呀……

生1: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生2: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生3: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生4: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咱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美麗的春天。

師:我們仔細地找呀找呀。生: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師:我們仔細地找呀找呀。生: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師:我們仔細地找呀找呀。生: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師:我們仔細地找呀找呀。生: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師:你們找到了美麗的春天,現在心情怎么樣?孩子們會說“高興、愉快、興奮”等,那就用你們現在的這種心情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小朋友們,課文中的作者用一個省略號省略了春天的美景,你們幫著找找吧。

春天來了,我看到了……春天來了,我聽到了……

春天來了,我聞到了……春天來了,我觸到了……

二、走進自然,感悟語文魅力

自然的美,是凌駕于任何藝術形式之上的無懈可擊的完美。語文是對自然之美表現的一種具體形式。要認識和感知語文用語、用詞和表達的精準、精到,最好是通過自然的驗證。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這樣的雄壯怎能離開自然?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般精到的描寫,又豈能少了自然?在文本教學中,很多富有生命般朝氣的動詞,如春風拂面中的拂,風蝕日曬中的蝕,魚翔淺底中的翔等等,離開了自然,缺少了構建靈感的過程,對這些詞的認識便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也僅僅只是知道它的意思,至于為何非要用它,學生的認知便是蒼白無力的。如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梅花》一詩的教學,要體會作者對梅花不畏嚴寒的精神贊美,實現由物及人的過渡,領悟作者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離開了對自然特征的準確把握理解,便是一件難乎其難的事。倘若孩子們對梅花的自然生長過程有所了解,對梅花的生存環境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在將梅花和其他自然生物進行比較的基礎上,自然會對詩中梅花的品質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語文宛如一個自然孕育的特殊生命體,它在用自己最為接近自然的方式表達和傳遞著自然的真善美。它是因自然而生發的一種擁有強大生命力的藝術,語文老師只有緊緊追尋著自然的足跡,才能尋找語文最初的那個模樣。

參考文獻:

[1]余世存.時間之書[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

[2]朱永新.朱永新教育作品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編輯 李琴芳

猜你喜歡
感悟自然升華
貪吃蛇升華記
胡娟:奉獻也是自我升華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解題的幾點建議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教育下一代 升華老一代
關心下一代 升華老一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