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

2017-08-04 12:36張革
東方教育 2017年10期
關鍵詞:教學方式情感文章

張革

摘要:語文教學過程中第一要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包含了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陬^表達主要是在現實的社會交際過程中發揮著無比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需要從朗讀能力開始重視。學生天天讀書,教師需要對朗讀進行指導,不能一味單純的讀、漫無目標的讀。長此以往,學生將逐漸喪失對語文朗讀的興趣,還直接對朗讀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就是朗讀,可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文中將主要分析這些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培養;小學低年級;朗讀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最關鍵的內容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朗讀教學是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也是能夠提升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主要方式。盡管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廣泛的使用朗讀教學,我們還會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文中將重點介紹。從而更好的將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出來。

1小學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的問題分析

1.1朗讀學習時間不足

長久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當中并未明確將朗讀教學的時間進行明確規定,可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是關鍵的構成部分。所以,在課堂教學當中一部分的時間要進行朗讀學習。大量教學實踐表示,極少數的老師可以使用課堂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聯系。大部分的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當中,學生課前預習以及課后鞏固的作業一般都是朗讀,課堂當中無法真正的保證有效的朗讀時間。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當中,老師并未充分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關鍵地位,并未充分有效的將教師的朗讀示范榜樣作用發揮出來,不利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建立學習意識。

1.2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單一枯燥

大部分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流程中,一般都是學生不停的閱讀文章,這個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枯燥,導致學生喪失了對朗讀教學本身的熱情。老師在實現朗讀教學的過程中并未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也沒有有效的調動激發出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沒有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也只是單純機械的將朗讀任務完成,將文章的大概意思搞懂就行,這樣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方法根本不可能將朗讀教學質量提高,也更不可能培養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

1.3學生進行朗讀的目的性不強

有很多老師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將自己課堂教學打造的熱火朝天,就利用多種形式更換著讓學生進行朗讀。一般就是男女生進行分讀、小組一起讀等方式,課堂當中學生朗讀聲一波一波,課堂氣氛熱鬧非凡。但是并未有任何實際效果,學生在朗讀之前也不了解自己要利用朗讀文章達到何種目的,朗讀毫無用處。朗讀之前不能將要求熟悉,朗讀過程中不能獲得有效的指引,朗讀之后無法獲得真正及時的反饋,學生就是為了完成朗讀而朗讀,并沒有真正用心感受,最后做了無用功。

2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策略分析

2.1加強重視,擴充朗讀學習時間

將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力度加大,才可以保證朗讀變為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系統當中的一部分。將傳統的教學理念突破,將新課改過程中的教學理念的創新意識吸收進來,從改變老師的教學觀念來著手,將利用老師的教學理念和行動促使小學生朗讀學習,更好的將朗讀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老師需要將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有限的實踐科學分配,按照教學內容的多寡來合理提供給學生不同的朗讀學習的時間,保證學生可以在朗讀時間中能夠有機會朗讀課文,同時更好的帶著個人情感朗讀課文。

2.2通過合作學習提高朗讀有效性

實行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朗讀教學過程中,要更好的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需要有效的教學方式那就是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可以進行合作學習,朗讀任何一篇文章都由多個學生合作完成,每一個學生朗讀一部分或者按照角色的不同對學生朗讀進行分配,這樣不但可以保證學生將朗讀教學目標實現,還可以將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提高,將教學品質提升。比如,老師在教授《春雨的色彩》這篇課文,就能夠利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教師在實現朗讀教學過程中保證學生以同桌為組的形式,將文章中所出現的兩個角色進行分配,要評價哪一個學生朗讀的更加有感情,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將朗讀教學更好的完成,有效的將教學質量提高,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朗讀能力。

2.3不斷豐富語文朗讀的形式

利用不斷的探究和實踐,在現實教學當中也掌握了不少的語文朗讀技巧,這些朗讀技巧也發揮著不同的功能以及作用。而且使用范圍也有所區別。具體的語文實踐中,老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挑選合適的朗讀方法。碰到學生朗讀不到位,老師要利用示范朗讀方式進行朗讀,一旦課文當中對話內容多,任務個性鮮明,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方法。一旦課文內容需要情感融入,我們可以利用齊讀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不一樣的朗讀方法存在一些注意問題。范讀過程中,老師要將自身的示范效果發揮出來,不能讓學生單純的模仿;齊讀的同時,防止出現有的學生不出聲。

2.4通過整體感知課文,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

小學低年級語文老師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保證朗讀教學質量,需要保證學生可以深刻的感知課文情感。只有學生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感受到,才可以真正的飽含情感以及激情的朗讀課文。因而老師在進行朗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小學低年級學生充分對文章當中的感情了解之后,讓學生帶著感情朗讀課文。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極大的將學生的情感豐富,而且還可以保證朗讀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比如,學習《黃山奇石》這篇課文的時候,朗讀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利用整體感受課文情感保證提高朗讀教學的效果。第一,老師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初次朗讀,同時保證學生可以自己總結出對于文章的感受和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感情,之后老師要總結文章當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另外老師要知道學生帶著感情再次進行文章朗讀,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有目的的對文章朗讀,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總而言之,朗讀可以幫助深刻理解和領悟文本,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語感,有效的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作為一項技能的朗讀,是一種藝術的在創作的過程。培養朗讀能力,掌握朗讀技巧,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經過日積月累,反復訓練才可以提升。語文老師需要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逐漸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闕旭凌.小學中低段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范仕兵.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2.

[3]李秀珍.提高小學低年級的朗讀能力[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C].:,2015:1.

猜你喜歡
教學方式情感文章
情感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臺上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主題素材閱讀之“情感”篇
小排經“點化”大文章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7期)2008-12-19
腹中兩次取出金屬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