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7-09-14 07:46張鍵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關鍵詞:真善美試卷心理健康

張鍵

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以人為本”“個人發展”的理念。初中生處于由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加之來自社會的不良環境的影響,因而產生了種種心理問題。如何引導學生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使學生的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發展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有機滲透一、利用教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舉真善美大旗,塑造真善美人格

現行教材中所選的課文大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文章內容及重點句段的分析,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勇于進取等情感。譬如,通過李白、杜甫等人的詩句來感受古代詩人凜然正氣與憂國憂民的情懷。通過對課文范文的學習,學生得到了一種更加真實、全面、深刻、有力度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為塑造完美的人格莫定基礎。

(二)理解生命意義,提升生命價值

現實生活中一樁樁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樹立自信心,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已成為現代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語文教學中可借助教材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二、利用作文教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言為心聲”,一篇學生作文就反映了一個學生的內心世界。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透過作文這個窗口,了解學生的心靈世界,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譬如,在一次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以“失去后才知可貴”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大多數同學以失去時間、失去青春、失去親情友情為內容,但也有一位同學寫自己失去愛情的痛苦,文筆優美,感情真摯動人。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找學生談心,首先肯定作文的優點,說明初中階段是學習的重要階段,不應該早戀等道理,并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好此事。如另一次,要求學生以“成功到底有多遠”為活題作文,有幾位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在作文中流露出自卑心理,感到前途渺茫。課后,老師及時找這幾位同學談心,用古今中外名人在逆境中成才的事例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后來,這幾位學生都考上較理想的大學。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可通過作文材料,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如通過“情商與智商”“感受……”“人與我”“寬容”“位置”“關懷”等作文話題,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理解他人、關愛他人。通過“標準”“質疑”“換個角度思考”“現在與過去”等作文話題,引導學生學會用辦證的觀點去看待事物。

三、利用第二課堂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筆者認為,第二課堂活動是語文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利用第二課堂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實現語文教學“以人為本”的一個較好途徑。

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青春之歌》《紅巖》《老人與?!返戎型饷?,讓學生在領略名著精妙的構思、精美的語言的同時感受其人性美、奮斗美,從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次,可以通過課本劇編排來實施。如將有些課文改編為課本劇,讓學生對凡事要以大局為重、要學會寬容有更深刻的認識。此外,還可借助有關文學作品改變的紀錄片及電影等來實施心理教育。

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除了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外,在實施過程中還可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一)暗示法

通過暗示改善病人的心理、行為以及機體的生理機能,成為治療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借用暗示法來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暗示法具有雙向性,它既能使病情好轉,也可以使病情惡化。因此,教師在運用暗示法時應盡量給予學生正面暗示如在利用教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要傳遞出一種熱愛生命、歌頌真善美的信息,傳遞一種友善、寬容、樂觀向上的信息,并以真情感染學生。暗示法又分為語言暗示、目光暗示、動作暗示、綜合暗示等。在作文教學中,除用語言外,還可采用微笑點頭等暗示法激勵膽量比較小的同學發言并朗讀自己的作文。在課本劇排演中用肯定的目光對演員進行暗示,以樹立他們的信心,激發他們的潛能。

(二)誘導a腦波法

我們在教學中可借助優美的詩歌、散文,動人的音樂、圖畫,教師抑揚頓挫的朗讀、風趣幽默的語言以及生動的肢體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誘導學生a腦電波的產生,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所學知識。

(三)緩解壓力法

不少學生在期考或高考的第一場語文考試中因怯場而發揮失常,以致影響其他科的成績。因此,在平時語文訓練及考試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緩解考試壓力的方法。例如:

(1)抑制法。即當考生拿到試卷后,冷靜地思考試卷上的題目,讓怯場或走神的心理干擾被抑止;(2)睡眠法。即拿到試卷臥在桌上休息3到4分鐘以達到鎮靜的效果;(3)牧羊法。即拿到試卷后,讓思路像牧羊一樣,任其在大草原上暢游;(4)化簡法。即先把簡單的試題消滅掉,再一步一步地解決疑難的問題。

此外,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使用“生物鐘記憶法”“遺忘曲線規律法”“木桶效應警告法”“青蛙效應反思法”等。endprint

猜你喜歡
真善美試卷心理健康
真善美伴我同行
尋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真善美,是我們一生的追求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習慣了真善美才能拒絕假惡丑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