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研究

2017-09-20 04:35王曉明
新課程·小學 2017年8期
關鍵詞:教學研究教學實踐核心素養

王曉明

摘 要:20世紀90年代初,對素質教育開始進行改革實踐。這些改革的思想和方式都以培養人才為目標。21世紀以后,人們才更多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對于學生核心素養是什么的問題,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國家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是核心素養體系的建設,是接下來課程改革深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改革基礎教育的指導,地位極其重要。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學實踐;教學研究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養體系的建設。國家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是核心素養體系的建設,是接下來課程改革深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改革基礎教育的指導,地位極其重要。在教育科學出版社的科學教材中,綜合探究存在于每個單元,為學生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了知識延伸拓展的平臺,對學生自主參與、提高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了積極引導?;诤诵乃仞B培養的要求,我們要重新解讀教學實踐研究。

一、核心素養概述

20世紀70年代,“維持性學習”轉變為“創新性學習的理念”,由羅馬俱樂部提出。以后“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被提倡。我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對素質教育開始進行改革實踐。這些改革的思想和方式都以培養人才為目標。21世紀以后,人們才更多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對于學生核心素養是什么的問題,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和表達。特級教師傅祿建老師的理解是:奠定良好公民和終身健康的基礎,是學生素養的培養目標。學生的數學素養、科學素養和閱讀素養都需要提高。這樣他們才能會勞動、會表達、會溝通、學會應對危機。教學的使命和目標就是發展的學生核心素養,我們要教給學生可以受益終生的智慧、方法和能力。竇桂梅老師指出,課程改革的進行要采用整合的方式,因為學生的素養受課程質量的影響。學生的素養結構受課程的結構影響,但學校的實際情況不是那么樂觀。根據相關調查結果表明,因為對學習感興趣而去學習的孩子只有百分之十,喜歡和自己的朋友或同學討論學習內容。喜歡和老師一起上課的人數還不足百分之十。通過現實的經驗可知,如果對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動機不加以改變,教師教學的方式不進行更新,那么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將會難上加難。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的科學課程教學實踐研究

1.學習方式體驗在先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還非常有限。他們可能沒有使用過火柴,沒有拔過電線,不經常使用刀具,甚至連玻璃器皿都沒有清洗過,對大部分的生活實踐經驗幾乎為零。學生沒有經驗,所以在實驗過程中也無法找出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先把一些沒有危險的實驗交給學生去體驗、去嘗試,其次,再去討論和改正,這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相符合。在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下冊的《科學》教材第一單元“電”的學習中,學生面對眼前的導線,燈泡和電池會茫然,這時候教師要鼓勵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學生體驗過后,再對新的任務進行布置,有助于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的提升。

2.培養合作學習能力

學習合作小組這一話題看似十分陳舊,但對這些學習小組仔細觀察后,發現其中存在的大量問題。過于優秀的組長可能掩蓋了很多學生的光芒,討論變成形式,只能看組長進行實驗操作,這與生為本的理念相違背。建立切實有效的學習小組,首先學習單位的組建應該以自愿為原則,小組內也不應該有職權和分工。其次,討論時學生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一切的操作活動都由全體組員合作進行完成,不對每個人進行分工。小組中的分工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用心引導和精心呵護,是由于這和每個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熱情切實相關。在“電”這一單元的第三或第四課時中,我們可以讓小組對研究方向進行自由選擇。其中串聯電路被大部分小組選擇,并聯電路被小部分小組選擇。通過這種方式,還給學生學習主動權。對于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都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3.發展學生多素養結構

科學教師在“電”這一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以電的發展歷程制作一個視頻短片,在短片中加入語言故事,加入技術分析,使得課堂生動性得以提升。單元最后兩堂實踐課要融入設計美術,技術表演等內容。材料測量和制作的問題是學生要完成一件與電有關的作品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梢宰寣W生將完成后的作品進行美化,把這些作品都放進一個表演或者相關的故事里。還可以通過分組辯論的形式進行科學大討論,將學生分為正反兩方。將設計辯論提綱、收集有關資料數據和撰寫辯詞交給學生自主進行。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從而駁倒對方,學生們就要走出課堂,通過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途徑進行資料的收集,辯論賽要達到理想效果,需要老師對其進行合理掌控和精彩點評,對于辯論的過程,教師要時刻關注,確保其不偏題,當與主題出現偏離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地進行校正。依據雙方辯手的發言,教師要肯定雙方的正確之處,同時指出學生在認識上的缺點并就此加以完善,使得學生加深學習印象。辯論賽對學生組織語言和舞臺表演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學生在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全面發展。對孩子們來說,電子世界是一種發光的現象,是一場五彩斑斕的夢。這樣的課程方式,對學生的整體素養、綜合思維方式、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都會有所培養和提升。

4.以課標為導向,重組教學內容

對于教學內容來說,科學教師可以以課程標準為導向,將教學內容重組。如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下冊的《科學》教材“電”這一單元,由于“不一樣的電路連接”這一模塊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不大,可以將“不一樣的電路連接”這一模塊調整為“我是小電工”,依據《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允許的范圍內將教學內容重新設計,同時可以更好地和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半姟边@一單元進行調整后,通過這條線索進行思維發展。在單元的起始課,讓學生將各自想要研究的概念和問題用大部分時間來提出,教師將單元教學中加入學前準備和學后拓展。

總的來說,筆者通過這篇論文解讀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分析了當前科學教學的一些問題??茖W教師幫助學生形成核心素養,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對學習科學這一科目的熱情來達到目標。完善體驗在先的學習方式、培養合作學習能力、發展學生多素養的結構和進行教學內容重組都是較為有效的方法。要將科學課程的實際效果進行發揮,就一定要堅持開放、實踐、合作的原則。與此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學生研究的邏輯起點,作為課堂導入,探究內容要對課標要求進行體現,設計那些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活動。上述要求的有效落實,對于學生發展和社會發展,是必然要求。教師必須要正視教學過程之中的問題,并以此尋求解決方法,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斷進行摸索。

參考文獻:

[1]王玉乾.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物質科學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7):13-14.

[2]蘇明強.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視界,2016(12):22-23.

[3]王恒發.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綜合探究課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6):8-9.

[4]李筆鋒.STEM理論視角下核心素養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J].基礎教育研究,2016(12):29-31.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研究教學實踐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交替傳譯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