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品德教育

2017-09-27 02:31高亞梅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36期
關鍵詞:品德教育品德思想品德

高亞梅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但是,我國小學品德教育仍然面臨著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教育內容脫離實際、教育觀念死板僵化等等。我們只有徹底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并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更好的融入生活實際,才能促進學校品德教育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 ; 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078-01

一、目前小學品德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

我國小學品德教育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較為突出的問題。

1.思想觀念出現偏差。

目前,小學品德的教育觀念問題主要有三:其一,教育思想趨于僵化,有些教師把小學生只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其二,對品德教育地位的認識不夠清晰,忽視了品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F行的社會風氣和教育體制,大都以名次、分數等為評價目標,此種觀念嚴重影響了品德教育的課程安排,不利于品德教育的良性發展。其三,教師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心理關懷,也是造成品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2.品德教育效果不夠理想。

一些教師對小學品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將品德教育排在其它各科課程之后,導致對品德課程投入的師資不夠。 其一 ,一些教師專業素質不高。因為社會上普遍對小學品德教育的忽視,導致一些學校師資力量不夠。其二,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在實際的品德課教學中,由于一些品德教師過多地進行品德理論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生理和心理的接受程度,致使產生了物極必反的效果,引起學生對品德教育的抵觸情緒,嚴重影響了品德教育育人功能。

3.品德教育脫離生活實際。

品德教育如果脫離生活實際就會變得抽象、枯燥,主要表現在:首先,教師只是灌輸式的說教,忽略了課本內容要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比如:品德教育中缺少鄉土風情方面的教育,導致部分學生忽視了傳統節日的文化,使傳統節日在學生的記憶中只是假日的代名詞。其次,對“學校、社會、家庭”三者的整合不足。小學品德教育是一個與“學校、社會、家庭”三者有機結合的整體,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斷裂,都會影響著小學品德教育的開展。

二、如何解決小學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小學品德教育有關問題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解決起來也比較難,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解決。

1.注重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品德行為、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同時,還應加大宣傳力度,動員社會力量呼吁家庭品德教育的意義,使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家庭品德教育。

2.全面整合社會資源。通過社交網絡、宣傳媒體等手段,吸引各階層對品德教育的廣泛關注。各地政府與教育部門,對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也應加強認識,加強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設。比如,在社區設置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故事圖畫,教育部門建設專門的育德網站等等,在“崇德尚禮”的大環境中,學生的思想教育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3.要進一步完善品德教育的機制。包含三個方面:其一,提高思想品德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可以通過進修培訓和網絡學習等途徑實現。其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品德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采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三,完善學生思想品德的評價體系。如何評價學生品德教育是否合格,應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以此衡量品德教育的效果。

總之,面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應由實際情況出發,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層面著手,使三者形成合力,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開展好,為我國的基礎教育事業添磚加瓦。endprint

猜你喜歡
品德教育品德思想品德
立德立言,為何重要
選擇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好學者賢
注重培養體系構建 提升品德教育質量——基于“互聯網+”的品德教育實踐策略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新加坡小學品德教育目標芻議
圖畫故事書對兒童品德教育有積極作用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當中需要關注的問題探析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