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克思主義財富觀對當代人的啟示意義

2017-10-11 15:31肖永輝趙瑜
決策與信息·下旬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和諧發展財富馬克思主義

肖永輝++趙瑜

[收稿日期] 2017-04-19

[作者簡介] 肖永輝(1977-),

男,吉林通化人,長春工業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趙 瑜(1982-),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

[摘 要] 財富觀,是人們特有的對財富的根本觀念。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富成為了人們不斷追求的目標,也成為了衡量個人價值體現與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但隨著社會“拜金”“富二代”等不健康意識影響,人民的財富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異化。因此,當下迫切需要對人們的財富觀進行科學引導,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活價值觀念,而馬克思主義財富觀作為科學的方法論,在糾錯、指導現代人回歸正確財富觀路徑起著指導作用。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財富;財富觀;價值觀;和諧發展;國富民強

[中圖分類號] F091.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6-0004-03

一、引言

從改革開放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轉變。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市場經濟已成為市場發展的主要模式。人們對財富的追求和熱情達到了無法預想的程度,以至力爭抓住所有的機會去創造財富,伴隨這種趨勢,人們關于財富觀的變化,也就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經濟發展模式和社會輿論導向扭曲,人們往往過于看重財富以及隨之而來的地位、話語權、選擇權,甚至有些不法之徒通過非法手段聚斂財富。等等。這種價值觀的出現,提醒人們必須認識到自我財富觀的錯誤傾向,因而社會呼喚能有一種科學正確的財富觀作為指引,對生活與財富之間的關系進行明確界定。

基于當前的社會背景,許多學者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財富觀的指導思想。本文在剖析馬克思主義財富觀思想的基礎上,以“以人為本”的科學態度考察財富問題,正確理解財富思想,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及現代人的人生發展方向。

二、馬克思主義財富觀的基本解讀

(一)財富由物質內容構成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自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必須從自然界中索取必要的生活物質,而另一方面,人又超脫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種,因為人類會通過勞動來創造出新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財富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財富主體的存在。尤其是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經濟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們對自身和外界環境的更高層次不斷有了新需求,仍至主動結合各種力量,探究生命的本質及外延,千方百計加強人與人之間的密切聯系,以期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二)財富是一種生產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盵1]人是超越了其他物種的特殊存在,是在生命進化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財富作為一種激勵手段,可促使人類向全面健康發展的道路加速前進,鼓勵人們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而獲取相應的物質報酬。

可見,財富是激勵人們通過各自才能外化獲取相應的物質報酬,與此同時實現自身發展的有效生產動力。

(三)財富有非物質形態

馬克思主義將財富的存在形式拓展到了非物質形態。馬克思認為,財富不僅僅是以外顯性的住房、車輛等形式存在,也有以滿足人類精神方面需要文化、民俗、著述等形式而存在。非物質形態的財富是一個國家所特有的財富形式,常常產生于一種特定的精神或場景,也具有間接的財富價值。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應和諧統一發展。

(四)衡量財富的尺度是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財富是通過實踐活動而得來,財富的聚集,從反面映證了人類適應生存環境和自然條件的變化,釋放了本質力量,從一定程度上講,創造財富不是最終目的,人類的全面發展才具有終極意義。因此,馬克思主義將財富與個人的發展建立在和諧統一的聯系上。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人在發揮自身力量征服自然的同時,創造積累財富,而當財富在不斷增加的過程中,人也就隨之實現了全面發展,從而體現著個人的寶貴價值。

三、馬克思主義對現代人形而上學財富觀的批判

(一)人們的價值觀導向的分化

現代人對財富的追逐已經逐漸進入到幾近瘋狂的地步,社會的高速發展,市場經濟導向,讓整個社會已經發展到拜金的程度,致使人們的價值觀出現兩極分化,有一部分人過分地追名逐利,以豪車、樓房作為衡量自身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在此扭曲的價值觀的催化下,日益變得美丑不分,是非不明,不折手段地積累財富。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深刻意識到,當今社會“各種內在矛盾以與不動產、積蓄、信貸基金及財富的增長相似的速度不斷地積累起來”[2],當過分注重財富的物化表現成為當今中國的主流趨勢時,人們將無法分辨錯誤價值觀與正確價值觀,因而漠視道德準則,使原來的不道德行為逐步轉化為大眾可以接受的“道德行為”,應該說,這是正個社會的悲哀。

(二)重視物質財富輕視精神財富的積累

日益快捷的生活節奏使人們的物質的追求勝過了精神財富的追求,使人們進入到一種誤區,當一些人加入到物欲橫流的社會后,他們是重視表象化,這種發展趨勢是不可取的,因為人們喪失了精神財富的支撐,所以物質財富積累的越多,只會手足無措,繼而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

在個人精神財富的積累上,我們提倡積攢得越多越好。要想增加個人的精神財富,需要首先明確精神財富的來源,它的來源主要有:前輩人的歷練;對古今中外史籍的閱讀以及相關的社會實踐。譬如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先賢們將畢生所得結合他人經驗而成知識,因此,讀書是我們精神財富的一個重要來源。人們要小心精神財富的流失,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連帶效應,我們要像保管物質財富一樣,守護精神食糧。

(三)不勞而獲的思想占主導地位

當下不少人主觀上出現了一種極為可怖的“不勞而獲”思想。甚至一些長期生活在窮困山區的民眾,也在金錢的誘惑面前產生不良想法,一夜暴富的不良思想作祟,以至通過違法亂紀獲取他人錢財。而生活條件一旦稍富后,便任意揮霍,更有甚者,倚仗財富污蔑他人的人格。種種現象表明,不勞而獲的舊觀念占據了社會大眾的頭腦,而這種思想對青少年的危害尤為嚴重。社會群體性財富觀的兩極分化表現的尤為明顯,這些都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

四、馬克思主義財富觀的當代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于財富對人的影響,探究了財富與生產力之間的辯證關系。這些觀念對于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有著重大而深刻的指導意義。

(一)樹立人的全面健康發展與追求財富的和諧統一觀念

馬克思主義將財富的追求看作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所必要的物質基礎,但絕對不是終極目的?,F在有許多人無法保持人在財富面前的主體地位,漸漸被財富所奴役,必然引發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所以,統一財富與人類全面發展之間的協同關系,是當下社會所必需。

(二)尊重勞動,摒棄不勞而獲行為

馬克思主義財富觀重視勞動創造,物質的財富支撐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且認為物質財富不可能憑空獲得,必須通過勞動來創造。正因為因此,國家堅持通過“五一”勞動節來表彰先進勞動者,也通過此項儀式來弘揚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價值觀。

只有打擊投機等不勞而獲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改變人們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傳播勞動促進小康的價值理念。

(三)消除絕對重視物質財富的思想

馬克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嶄新的視角分析人類與財富之間的辯證關系,其中心的思想是,對“物質本身”財富觀的摒棄以及對人類自由發展的關注。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人們對財富的關注與追逐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非議的。但由于社會輿論導向,部分人的財富觀逐漸被扭曲,他們堅持“以物為本”的資本主義價值觀。因此,迫使我們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應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不良導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價值觀念多元化的今天,更好地實現社會分配的公平正義,實現國富民強目標。

[參考文獻]

[1]冒大衛. 馬克思財富觀念的多維透視與當代價值[J].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5).

[2]詹姆斯·奧康納.自然的理由—生

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M].唐正東,等,譯.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譚曉影]endprint

猜你喜歡
和諧發展財富馬克思主義
第十三屆新財富最佳投行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慢生活:快節奏時代的減壓良方
加強校園人本管理 營造和諧育人氛圍
新財富500富人榜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