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行為習慣培養,讓德育之花綻放

2017-10-21 01:41周貴芳
報刊薈萃(下) 2017年10期
關鍵詞:習慣培養德育教育

周貴芳

摘 要: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習慣決定命運。不僅對于學習生活是如此,對于德育教育來說,也是這樣。強調習慣的重要性,注重樹立在校學生的行為意識,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讓德育教育擺脫空喊口號的困境,走向實際化、可操作的重要方式。經過全國德育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已經有一些方法被實踐證實是有利于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并且切實可行的。在本文中,筆者綜合其他德育工作者理論精華和實踐結果以及筆者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主要就目前德育工作者如何通過加強行為習慣的培養,強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幾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為各位同仁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參考。

關鍵詞:行為教育;習慣培養;德育教育

在教育改革和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單純的知識學習已經不是學校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標,德育工作逐漸上升成為學校對學生教育的重要方面。而鑒于行為習慣在學生德育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就如何加強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讓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議。具體包括:完善制度標準建設、重視教師榜樣作用、多方宣傳增強意識、監督與獎懲并行、學校與家庭共助五個方面。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德育經驗,以具體措施為說明,進行詳細地闡釋。

一、完善制度標準建設

制度建設是加強行為習慣培養的基礎。只有完善行為準則,學生規范自身行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有據可依,校方進行獎勵或懲罰也有章可循。從國家角度來看,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明確了四個目標、五項內容和六大途徑;許多省、市也出臺了中小學生守則、德育教育守則等以規范學生工作;從學校角度來看,許多學校也印發了學生手冊、文明禮儀規范以及各類獎懲的評價標準。大到國家,小到學校都意識到了完善文明規范的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加強制度體系建設,這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也是真正有益于德育工作的展開的[1]。

當前德育教育在制度建設方面往往陷入這樣一種困境:由于德育教育的目標失衡以及德育教育的內容具有不確定性,有部分學校的學生手冊的準則過于空洞,不具有可操作性;或是語言過于概括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都會影響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不是為了讓其變得多嚴謹、完美,而是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被學生真正參照和遵守的。

二、重視教師榜樣作用

教師是學生在校學習階段除了父母與學生最為親密、接觸最為頻繁的人。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不僅扮演著指導者、引路人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德育工作中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2]。學校需要調動教師在德育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方面的積極性,讓教師主動投入到培養學生文明有禮的行為習慣當中。最關鍵的是,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師德建設,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素養,并從日常點滴小事做起,加強自身行為規范,以身作則,以此在學生面前樹立榜樣形象。另外,校方還需要對教師隊伍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教育,組織一系列的教師職業道德、文明素養等方面的宣傳活動和講座,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修養,樹立積極正面的人民教師形象。最終,教師還要在與學生相處的日常中言傳身教,用耐心教導每一個學生,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使學生愿意接受老師的建議和要求,改變自身行為習慣。除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督之外,還要重視對教師隊伍的獎懲,監督教師對德育工作的宣傳、教育工作,并定期進行考核和評測。

三、豐富宣傳教育活動

想讓德育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并讓學生愿意主動改變自身的行為習慣并不能靠制度的強制性來要求學生,而需要通過學生內在的動力的驅動,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并規范自身行為。所以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挖掘學生的興趣點,通過這些興趣點尋找可以讓學生樂于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經過實踐的驗證,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來讓學生置身于一個重視行為習慣培養和德育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之中。通過生動形象、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宣傳德育的必要性從而讓學生主動接受,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行為習慣的培養當中。

學校宣傳大致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定期舉辦的德育教育活動月、活動周;另外一種是在各種校園活動中(例如校園文化節、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等)進行的培養文明習慣的宣傳展示部分。具體的德育教育宣傳周、宣傳月可以采用讓學生形象記憶行為規范準則和學生手冊內容的歌曲或詩朗誦的方式進行;而在其他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主排演相關的小品、情景劇,或者開展圖畫展、征文、知識競賽等多樣的形式。前一種方式在特定時期內具有較好的短期效果,而后一種方式能使學生在較長一段時期內都有規范自身行為習慣的意識,在無形中深化德育教育效果。

四、監督與獎懲并行

有了制度作為保障還需要有監督和懲獎措施保證制度的實行。有了前期的宣傳教育活動,相信學生已經有了自覺培育自身文明習慣的意識,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根據行為準則和學生手冊改進自身的行為。所以,在他人監督、外部監督之前,需要學生進行自律和自我管理,定期評價和檢討自身行為,并對不合乎要求的做法進行自我調整;當出現錯誤和問題時,主動承認錯誤并自覺改正缺點,這樣做就是就是積極有效的。只有當學生不能自覺規范自身行為、認識自己錯誤時,才需要外部監督手段的進行。

以學校為單位的監督和評比主要分三個層次:從班級來看,主要是以班級內部進行監督與評比;其次是以年級為單位進行的;高層次是以全校學生為對象進行的行為規范監督與評比活動。具體形式包括通過值周活動對班級、年級進行日?;顒拥谋O督以及以周、月為周期的先進班級、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激發學生和班級的競爭和爭優意識,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另外,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的“文明禮儀之星”、“道德之星”的評選活動能夠使優秀個人起到表率作用,讓學生向身邊優秀的學生看齊,規范自身行為。

五、學校與家庭共助

在學生受教育階段,學校的教育和影響是其中一個方面,家庭教育就是另一個方面。學校在加強自身建設和規范學生在校期間行為的同時不能忽視家庭教育重要地位。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性格塑造及行為習慣養成等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育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是在進行教育,你們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不在家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你們的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怎樣快樂和發愁,怎樣對付朋友和敵人,這一切對兒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边@個“重要意義”就是—種影響和教育。如果學生只是片面地在學校中表現出規范的行為,而在家中變為了家人手上的掌上明珠,重拾了小皇帝、小公主的脾氣,那么學校所做的所有努力都被破壞。所以學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能使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更加長期、更加持久。家庭教育方面主要起到保持和鞏固在校教育成果的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校與家長之間進行的溝通,這包括雙方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方面的交流、在對學生行為習慣培養方面達成共識、以及家長向校方和教師在家庭中給予對學生給予監督和管理的承諾。這一方面的工作主要通過家長座談會、定期家訪、家長參與學生行為表現評定和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幾種形式來實現。

以上僅是筆者的一己之見,供各位同仁參考。德育工作任重道遠,希望在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能探索出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們的德育之花綻放。

參考文獻:

[1]張培.淺談德育價值與高校德育功能[J].華章.2013

[2]李智鋒.自調節機制作用下德育工作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

猜你喜歡
習慣培養德育教育
給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
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芻議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